打造家门口的“政务便利店”,未来“随申办”APP将实现在线申办
2020-01-09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文、图(除署名外)

全市220家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哪家最好?经过八个月的激烈角逐,今天,市民政局首次公布了“2017—2019年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第三方评估”结果,全市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平均81.4分,临汾路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与静安区天目西路街道并列第一。据市民政局透露,未来“随申办”APP将实现在线申办,这意味着市民不用跑腿,就可以在线办理部分事务;而随着长三角一体化的推进,上海民政部门将牵头各有关部门,积极参与推动长三角地区个人政务服务“跨省通办”。

 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第三方评估出炉 

今天上午,记者走进刚刚夺冠的临汾路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有一位刘老伯想要办理工会的补贴。在前台,工作人员预审了他的资料。“这样可以避免市民在领了号后,出现材料没带齐,白排队的现象。”

在服务中心大厅里,还摆放了一台“超级自助服务终端”。工作人员介绍说,自2019年6月以来,根据市政府要求,在市大数据中心的支持下,服务中心启动“超级自助服务终端”试点。由于超级自助服务终端的通用性、拓展性十分强大,目前已可办理部分个人事项和涉企事项。未来,该终端还将整合受理中心现有各类自助终端,为市民带来更好的办事体验。

“光有硬件是不够的,接待人员的绩效管理也很重要,中心根据接待用时量,每天都有分数出来,给予相应的考核。提高接待人员的积极性,让市民感受到人性化的服务。”静安民政局副局长黄蓓华介绍说。

今天,上海市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第三方评估结果发布,此次第三方评估自2019年5月开始至去年年底结束,历时八个月,全市220家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全部参评,得分均超过60,合格率100%。其中,48家获“5A”(优秀,90—100分)考评,静安区天目西路街道和静安区临汾路街道以99.5的高分,并列全市第一。同时,有83家获“4A”(良好,80—89.5分)考评,61家获“3A”(中等,70—79.5分)考评,另有28家获“2A”(合格,60—69.5分)考评。

据了解,此次第三方评估设有“服务规范”“管理规范”“专项评估”等3大类45项指标,评估时所有指标必须“逐一过堂”。更重要的是,评估不仅将“一网通办”和“全市通办”服务效能纳入指标体系,而且还设置了后台数据评测指标,可精准反映受理中心人员能力建设、综合窗口设置等情况,以及“一网通办”“收受分离”等工作要求的落实情况,从而更贴近日常工作状态。

受访者/图

 未来“随申办”APP将实现在线申办 

据悉,上海还将推出更多便民新招。经市民政部门牵头,上海各个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已经依托“随申办”APP,开通了社区政务服务的在线预约、电子亮证等功能,在线申办不久也将实现。市民政局基政处处长王晓虹表示,通过对接市“电子证照库”,在线下受理大厅推行“电子亮证”后,市民群众前往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身份证、户口簿、居住证、结婚证等20余种证照,都不用再带原件了。

来自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市(县级市)的赵女士在上海工作,原本办理“就医登记备案”事项要回户籍地吴江,往返奔波,费时费力。“长三角一网通办专窗”开通后,她前往就近的专窗,很快完成了办理。市民政局副局长曾群介绍说,为贯彻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实施,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上海民政部门牵头各有关部门,积极参与推动长三角地区个人政务服务“跨省通办”。

目前,有关部门正在认真梳理上海的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事项清单,协助上海大数据中心完成“三省一市”个人政务服务事项清单的梳理;积极研发信息系统,实现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受理系统的升级改造,开发长三角“一网通办”信息传输模块。同时,市民政部门已指导各区在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试点开设“长三角通办”专窗,规范日常运行,并逐步扩大专窗范围。目前,16个区共开设54个社区事务受理长三角个人政务“一网通办”线下专窗,市民可跨省办理21个自然人事项,包括办理跨省异地就医登记备案相关手续、社保咨询和参保情况查询打印、敬老卡申领及发放、婚姻登记档案查询等项目。21个事项中,上海提供20项、浙江4城提供11项、江苏1城提供9项、安徽8城提供7项。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文、图(除署名外)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