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回归社区打造3D效果墙,新年助力老社区换新颜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
新年佳节将至,又到了新春拜访亲友的时节。如果您来到宝山区淞南十村,一定会被这里的3D效果墙绘吸引住眼球。一扇厚重的历史之门背后,以八十年代淞南农业为背景的丰收图、被网友称为“上海最美樱花路”——淞南十村新二路的樱花绽放图、折射了淞南转型发展成就的都市咖啡馆内景、寄托对“都市小镇·文创淞南”美好发展期望的未来画卷,五幅生动的3D彩绘逐一呈现了淞南的历史变迁。
如果您以为这是居委或街镇有关部门的手笔,那您可错了。事实上这些墙绘活动设计和制作的参与主体全是年轻一代,包括了社区本地的青少年、儿童,还有在社区周边工作的青年人。据了解,类似的社区营造还同时出现在宝山吴淞街道的海滨二村、庙行镇的九英里和大场镇的丰宝苑中。
当地社区青年积极参与社区活力楼组和公共空间设计建设,丰宝苑的青年们清除堆积杂物、张贴年味春联、在楼内布置花、画、饰品、门牌等, 让楼道变得温馨人文起来。海滨二村的青年们将闲置垃圾房涂鸦变身成了可爱的垃圾分类科普宣传驿站、为失修的老旧凉亭披上亮丽“绿色”外衣、将“呆板”变电箱变身为可爱的仙人掌形象。“原本回家的路灰蒙蒙的,现在回家的路更有温度了,感觉小区就像自己家一样!”居民们如此感慨道。
暮气沉沉的灰色是老旧小区给人的古板印象,现如今的旧貌换新颜都得益于宝山团区委发起的“青爱家”——宝山青春社区微更新项目。“随着社会的发展,青年需求越来越多元化,作为8小时工作以外的生活空间,社区却离青年人越来越远,很多社区中只看见中老年人的身影,鲜见青年人,青年人在社区中找不到认同感和归属感,社区融入也就无从谈起。”该项目承接方上海阳光微爱社工师事务所理事长范惠娟一针见血地直击项目目标。“如何吸引社区青年在工作学习之余融入到社区中,参与到社区事务中,为社区的改造、建设发挥自己的力量是这个项目所要达到的目标之一。” “青爱家”——宝山青春社区微更新项目将提供平台,把社区青年聚集起来,让他们在社区里实现各自的需求,与基层团组织以及各类社会组织进行互动,自己动手共同创建属于青年自己的富有朝气,充满活力的青春社区。
宝山团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这为基层社区工作指明了方向。但如何调动居民参与的积极性,构建参与广泛、功能完善、和谐高效的社区管理新体制,是基层政府部门在社区建设中面临的一个重大而又不能回避的现实课题。结合青年工作、生活都在社区空间这一区位优势,以回应青年生活品质需求为抓手,鼓励吸引青年回归社区共建共治共享,实现共青团服务青年的有形化、身边化、日常化,把社区打造成新形势下扩大组织覆盖、联系广大青年、提升影响力的青春团聚地。团区委交出了厚重的阶段性答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