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唯一市级少年宫竟是全国“最迷你”,市政协委员:对优质校外教育的需求亟待解决
2020-01-13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文 周紫薇/视频 施培琦/图

“我们这一代人从小是在中福会少年宫长大的,少年宫的艺术教育是陪伴人的一生的。但目前其硬件已远远不能满足上海乃至周边小朋友的艺术培训的需求。”在今天的上海两会现场,“眼镜哥哥”金炜忍不住发声,和另外两名市政协委员方玥、程蔚蔚联名提交了一份《关于建设“宋庆龄国际青少年中心”》的提案。“目前上海就一家市级层面的少年宫,即中福会少年宫,中福会很感谢我们的提案。今天我刚刚交了提案,坐等相关部门回应。”

“1953年,宋庆龄在上海创办中国福利会少年宫,毛主席亲笔题写宫名。在上海市民心中,少年宫是几代人向往的课外学习首选之地,是全国校外教育的第一品牌。然而,中福会少年宫作为全国第一宫,66年来,场地规模不仅没有增加,反而因为延安高架路建设缩小了占地面积,至今已经成为省级校外教育机构中面积最小的机构之一。”金炜告诉记者,因为硬件比较局限,软件也达不到适应潮流的要求。现在无非能提供原有的舞蹈、合唱、话剧、影视等课程。要知道,现在的小朋友更喜欢现代化的电竞、电脑、设计等,还有更适合男生的课程,以前少年宫的课程可能更偏向于女生,推出舞蹈,歌唱类的课程。对于家长来说,其实更希望孩子接受跨界的,适应国际性的课程。

“现在,中福会少年宫的很多课程都是秒杀,极大的原因是因为地域和空间的局限性,招生人数不能过多。”也因此,金炜建议,在原本的中福会少年宫外增加一个全新的宋庆龄国际青少年中心(简称中福会少年宫东宫)。

“对于政协委员来说,有政治责任、履职责任、社会责任。一直都说,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希望这件事能得到市委市政府的关心。”金炜认为,自己和另外两位委员提交这份提案并非毫无根据。上海是中国校外教育的诞生地。当下,少年宫的供给能力与广大市民日益增长的对优质校外教育的需求之间形成了严峻的供需矛盾,亟待解决。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加强少年宫、实践基地等场馆建设”。因此,在分析国家相关政策及我市校外教育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异地选址建设中福会少年宫新宫,即建设“宋庆龄国际青少年中心”是符合需求的。他还透露说,此前已有很多市民多次通过市民热线反映中福会少年宫“报名难”问题。

金炜建议,把建设“宋庆龄国际青少年中心”列入“十四五规划”社会事业重点项目(公益性),使其成为全球瞩目、中国唯一、上海特色、引领未来五十年的青少年公共文化校外教育标杆。从中福会少年宫的历史积淀出发,打造一个突破传统、面向未来的新型青少年公共文化活动空间:成为全球青少年优质文化教育品牌的汇聚地、世界青少年文化艺术交流的主阵地、青少年科技创新创造实践区以及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的试验田,成为彰显上海国际性大都市文化软实力的标杆项目和引领中国校外教育未来发展的示范样本。

他还建议,将“宋庆龄国际青少年中心”选址于上海滨江沿线,体现城市气质、交通便捷、便于形成集聚效应和窗口效应。如可建于黄浦区浦江沿岸文化博览区E05地块,延续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初心,站在未来的视角,独具匠心地打造青少年未来城市生活新空间,可与地块内上海儿童艺术剧场交相辉映,并与周边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等公共文化体育设施互动联动,为黄浦滨江经济带注入生动色彩,催生新型服务生态链,留下新时代城市发展的温暖印记。

“我们还可以尝试构建PPP协同运营模式,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使其成为多元投入、共建共享、提质增效的公共服务模式创新探索的‘示范样本’。创设开放融合的协同运营模式,既坚持总体公益性,又具有自我运行能力,不增加财政额外负担,积极打造政府与社会资本共同支持青少年公共事业发展的‘上海案例’。”金炜建议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文 周紫薇/视频 施培琦/图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