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代表王宇: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少儿艺术之都|青听两会
2020-01-18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文 常鑫/图 

上海要打造国际文化大都市,青少年文化是一张鲜明的形象名片。在此次两会期间,市人大代表、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书记王宇也提出建议,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少儿艺术之都。

 ▼ 现状 ▼ 

青少年文化艺术教育缺乏“塔尖”项目

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学生的情操,完善其人格及其人文精神的养成,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据了解,目前有关部门研究制订了《关于加强本市中小学体育艺术工作的指导意见》及相关管理暂行办法,初步形成了校内素质教育工作新局面。但由于市场准入门槛低,各类少儿艺术培训、比赛项目良莠不齐,主办机构大小不一,软硬件实力水平不一,教学质量参差不齐,整个青少年艺术教育市场仍然亟待加强规范。

而从另一方面说,青少年群体对文化市场有着旺盛的需求,青少年文化消费也日益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上海拥有较好的青少年文化市场基础,但是在青少年文化特别是高端领域的开拓力度仍显不足,缺乏塔尖项目拉动。

“如果我们有优秀的项目品牌,可以吸引全国乃至世界范围的青少年和家长群体来沪参与,同样也有助于带动文化旅游等周边领域的消费,对于发展新型消费方式,打响上海文化、上海消费品牌,都具有积极作用。”王宇代表表示。

当前,上海正全力打造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匹配的国际文化大都市,而青少年是城市最鲜明的文化名片。王宇代表表示,需要进一步整合力量擦亮这张名片,共同打造海内外的青少年交流平台,通过“请进来”“走出去”,增强上海文化的集聚力和辐射力,形成与本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教育综合改革全局相协调,与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和塑造上海文化品牌相匹配的工作新格局。

代表们在审议现场。

 ▼ 建议 ▼  

打造知名品牌、搭建国际交流平台

对此,王宇代表也提出建议,上海应打造国际少儿艺术的知名品牌。“比如说举办上海国际少儿艺术大典。”他表示,这也需要教育、文化、共青团、少先队等与青少年发展密切相关的部门进一步完善顶层构架,整合资源,形成合力。

上海国际少儿艺术大典可以以聚焦儿童音乐教育,推动国际儿童音乐文化发展,展示上海在国际儿童音乐文化领域的阶段性成果与国际号召力,通过展演、展览、讲座、名师指导、音乐会等多样化活动,为长三角、全国乃至世界范围的青少年提供展示交流的舞台。

打造品牌的同时,也应搭建平台。他建议搭建上海国际少儿艺术文化交流统一平台,建议教育、外事、文化、共青团等部门进一步梳理国内、国际的青少年文化交流渠道,以上海文化、上海品牌为依托将上海打造成一个汇聚世界少儿艺术文化的交流平台,进而实现国内国际少儿艺术资源的融合、资源共享,促进上海少儿文化艺术产业发展,推动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提升整个城市的文化风貌。

王宇代表也建议政府部门要加大对少儿艺术发展及教育的支持。首先需规范少儿艺术培训机构,将上海艺术教育机构的整体工作纳入综合管理,建立标准化机构,设置完整的规章考核制度,规范上海少儿艺术培训行业的发展;加大对少儿艺术发展及教育的资金投入,完善少儿艺术教育基础设施的建设,增加对少儿艺术文化场馆的运行支持,制定发展少儿艺术事业奖励的办法,设立奖励基金;加大对少儿艺术文化事业发展政策的支持,让政策成为少儿艺术产业发展的一大助力。

 == 代表热议 == 

徐仁彬

电竞和艺术能融合,孩子的未来有无限可能

图右为徐仁彬

“我是做网络游戏的,我很高兴上海要打造电竞之都;我也是个家长,上海要是能打造成少儿艺术之都,我更加赞成。这两者说不定还可以相互融合。”对于打造国际少儿艺术之都这个建议,市人大代表、上海波克城市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徐仁彬一听就表示很有“同感”。

这位80后代表已是两个孩子的父亲,小学五年级的女儿就在学拉丁舞。“舞蹈对她的成长帮助很大。”说到女儿的舞蹈,做爸爸的颇为自豪。“一年大大小小的赛事,可能每两个月就有一场,很多都要到其他城市去参加,我很鼓励她。我觉得我的孩子肯定不属于学霸,但艺术学习让她与众不同。”徐仁彬毫不讳言地告诉记者,自己的女儿不是一个学习成绩特别好、特别有学习天赋的孩子,但在他看来,学习不应该是评价孩子的唯一标准。

他表示,青少年需要方方面面的发展,他们的优势不一定显现在成绩上,但不意味着就没有其他适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道路。“就比如说我女儿,我觉得会跳舞让她变得更为自信,因为跳舞获得了认同,自信就会上来,通过舞蹈,参加比赛等等,她也会结识更多朋友。”

“我女儿的老师就是以舞蹈培训为职业,而且做得非常好,学生经常拿各类奖项。”徐仁彬认为,对于这些孩子来说,这也可能成为他们未来的一个职业选择。“在未来的职业规划上,他们的选择其实变得更宽。”

所以,在徐仁彬看来,无论是家长还是青少年本身,对于少儿艺术的需求,其实是非常大的。“传统教育可能更多的是以学习为依据,而现代教育更在乎全面的素质,包括像我们这样的家长都希望看到孩子能够是多元化的发展。”

而作为家长,在徐仁彬看来,现在的青少年艺术教育市场并不太规范。

“家长毕竟不是专业的,在选择培训机构的时候也没办法判断是不是正规,只能简单地从门面大不大、是不是一个品牌等比较表面的地方来选择,但背后是否合规,有没有猫腻,专业程度如何,我们都没办法深入地了解。”

包括艺术教育培训市场的收费问题,也比较混乱。徐仁彬就听其他代表说过,自己的朋友给孩子报名艺术培训班,一次性交了3年的预存费高达18万元,“这个家长说是怕当时不交,以后还会涨价。”谁知道不到半年,机构跑路,18万元打了水漂。徐仁彬表示,由此可见艺术教育市场有多混乱,而由于家长天然的“弱势”,又很容易上当受骗。

面对这种现状,政府出面主导对艺术教育培训市场进行规范就显得很必要。“比如说可以制定一些评判标准,或者有一些专家把关之类。”

徐仁彬代表表示,对于艺术教育市场的规范,不仅是对家长和青少年的一种实实在在的帮助,解决了家长的难题,同时对于上海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来说,也是有很大的裨益的。“上海在很多方面都先行先试,在全国都是排头兵,我认为不管是在艺术教育培训机构的规范上,青少年艺术教育的促进上,还是在建设国际化少儿艺术之都的定位上,我觉得都需要各方的一个很好的联动。”

市场有需求,同样也需要有好的平台。徐仁彬代表表示,上海是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在艺术这个层面一定是不可缺少的,“在文化上要有我们的上海品牌、上海文化,未来上海会成为中国的艺术中心,少儿艺术在其中不可缺少。而青少年艺术市场的繁荣对于拉动经济、拉动旅游都有巨大的帮助。”

徐仁彬代表也建议,要打造更多更好更知名的品牌,要形成一个更广的平台,“可以让这些参加艺术培训的青少年能够多交流,多认识一些朋友,然后多跟人家有一些技艺上的切磋。”

“我是做网络游戏的,电竞和艺术都是受青少年喜爱的,为什么电竞和艺术不能融合呢?”徐仁彬代表“脑洞大开”:“未来随着孩子们慢慢长大,他们真的可能会把电竞跟艺术结合起来,我们就可以相辅相成了。让上海既能成为艺术中心,也能成为电竞中心。”

在徐仁彬看来,这样高远的目标还是需要更大的支持。目前大部分艺术交流仍以民间行为为主,他认为政府参与的力度还是可以更大。“纯民间,很难发展到一个高度;纯政府,可能市场化程度不高、活力不够。”徐仁彬建议,可以搭建一个由政府主导、民间力量参与的平台,对上海的艺术之都有一个更清晰的定位,让那些愿意参与的市场化的民间资本或者是机构统筹参与进来,在更规范的基础上让路走得更宽。

施永雷

建设少儿艺术之都,上海有很好的基础

图左为施永雷

“建设少儿艺术之都,上海有很好的基础。” 市人大代表、上海来伊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施永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市场需求太大了。”

施永雷的另一个身份是父亲,他的孩子从小学二年级就开始学习画油画,到现在已经坚持5年了。“家里挂的都是孩子画的画。”做父亲的很骄傲,孩子前不久去考了英国一所知名的中学,也顺利被录取。“我觉得从小学习艺术,对小朋友各方面的帮助都很大。”施永雷说道。

施永雷早期也给孩子找过几家培训机构,后来还是选择请了个人的私教。“对社会上的这种教育培训机构信任感还是不足,尤其是后续的持续性,想要有更大的提高还是不够。”

他表示,让孩子学艺术也没有什么功利的想法,不是为了让她以此谋生,只是因为孩子喜欢,学习油画也是孩子自己的选择。作为家长,也觉得让孩子学习艺术有传承的作用,“我们孩子的老师也是一位老艺术家,就是很希望能把一些技艺传承下去。”

施永雷代表表示,上海大部分的家长让孩子学习艺术的目的应该都和他的想法是一样的,更看重的是交流。“所以我们还是应该打造一个更开放的平台,有更多的国际交流,上海也有这样的艺术环境。”他表示。

丁业荣

打造艺术之都应从青少年开始

“打造艺术之都,应该从青少年发展起来。”市人大代表、古大电子商务(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长丁业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世界上任何一个国际化的城市都会有艺术汇集,比如说美国有百老汇,法国有红磨坊,通过这种文化艺术的演出,可以促进整个城市的软实力和文化影响力。”丁业荣代表表示,中国尤其是上海也有打造这样的艺术地标的能力。

而要建成国际文化大都市,青少年的艺术教育在他看来就应该及早布局。“而且要有我们国家自己的特色。”他表示,可以从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来入手,“打造我们自己的这样一个文化艺术的殿堂,推出我们的文化品牌,来影响全球的友人,让他们来了解我们。”

他表示,中国有5000年的悠久文化,有足够的文化底蕴去把我们国家的文化传播到全世界。这样的平台包括无形的和有形的,艺术的传承需要青少年,这就首先要让青少年从小能够喜欢艺术,继而才能够从事、推广,因此一脉相承的艺术教育很重要。“从青少年的教育来讲的话,还是要把我们传统文化的精髓展现给他们,通过艺术的方式去传播、去宣传、去引导。”

他也建议上海要打造一个艺术汇聚的演出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创造出更多有民族特色的艺术表演,来宣扬和宣传传统文化,让更多人了解和喜欢中国文化。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文 常鑫/图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