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新春!这群特殊的孩子带着非遗文化,走进了敬老院
2020-01-19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幕布前是一个个活灵活现的人像,幕布后是一双双灵巧的手。当非遗皮影戏《武松打虎》选段表演结束后,表演者们从幕后走到幕前时,现场顿时响起了老人们的阵阵掌声。

新春佳节即将来临,黄浦区南京东路街道敬老院的老人们提前感受到了节日的温暖,一群特殊的孩子带着非遗文化走进敬老院。他们中,有的是自闭症患儿、有的是唐氏宝宝。

申城的冬天,有些阴冷,但是南京东路街道敬老院内却充满着温暖。在孩子们灵巧的双手下,一个个栩栩如生的皮影在幕布上跳跃。举手投足间,这些皮影仿佛被赋予了生命,述说着生动的故事。传统的皮影戏内容风趣幽默,数十位老人们看得津津有味,仿佛回到了他们的小时候。

然而,让老人们不曾想到的是,表演者竟是一群特殊的儿童。他们中,有的是自闭症患儿、有的是唐氏宝宝,他们的智商都在60-70以下。由于自身先天身体的缺陷,再加上父母经济能力不足导致无法融入社会,造成心理的自闭、自信的不足。

此次活动发起人、上海心晴社区服务发展中心的负责人曹丽娟告诉记者,和普通孩子一样,残疾儿童也有想学艺术的愿望,但是没有太多机构愿意接受孩子入学。为了帮助这些不幸的家庭,在区民政局和街道领导的重视下,社工们决定根据残疾儿童的特殊性,用非遗文化助力残疾儿童,鼓励残疾儿童融入社会。

“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皮影戏、陶笛、古筝等,结合古典与现代多种文化艺术的才艺表演,来促进残疾儿童身心障碍的康复,提高手脑协调能力。”曹丽娟说,特别是皮影戏的学习,既可以通过几个人集体互动表达,又能提高他们的肢体锻炼,让孩子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从而走向社会、融入社会。在学习中,孩子们喜欢上了这项表演,有些不开口的孩子竟然慢慢话多了起来。

“太精彩了,很感谢这些孩子带来的节目,给我们带来了节日的气氛。也希望这些孩子能走进更多的敬老院,给大家带去快乐。”82岁的李老伯说。

和这些孩子一起走进敬老院的,还有一群热心人士。凛冬时节,老年人的健康防护和起居安全也格外重要。为了让老人们安全愉快地迎新春,有热心人士向敬老院的老人们捐赠了净化器和防霾口罩。还有的热心人士则专门准备了一场爱心消防讲座,由教官为老人们讲授消防知识,结合案例,让老人们了解如何树立消防意识、如何预防火灾、如何扑灭火灾、火灾现场如何逃生等内容。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