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者担当 | 短短24小时,崇明这一份倡议书,得到了760名青年医务工作者的响应
2020-01-26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 记者 刘晶晶 

“如果有需要,我志愿服从组织安排!”“职责所在,义不容辞!”“增援武汉,可能会是做护士以来最有意义的一件事,对得起身上的白大褂!” 疫情当前,崇明区卫健委团委向全区医务工作者发出的一份疫情防控志愿倡议书,在短短24小时内,得到了760多位青年医务志愿者的积极响应,特殊时期一句句无声的微信回复,却让人听到了铁骨柔肠的铮铮回响。

“如果需要,我愿意!”发出倡议书看着报名人数成百增加

“说实话我也没想到倡议书发出之后能有这么多回应。”崇明区卫健委团委书记苗正坦言。疫情爆发后,作为医务人员,总想做点什么,作为团组织,更应该做点什么。当得知上海要增援武汉抗击疫情第一线时,他决定先站出来。

在崇明区卫健委、崇明区团委的支持下,区卫健委团委向全区医务工作者发出了一份《崇明青年医务职工倡议书》:“如果需要,我愿意!我是崇明青年医务职工。值此时艰,如有需要,我志愿服从组织安排,奉献所学,服务国家!”

本有千言万语,落笔只字片语。“就是这么简单,不用多话。”苗正说。特殊时期,也没法做纸质版。1月24日上午9点,他通过基层团委的各大微信群发出了这份倡议书,到1月25日上午9点,短短12个小时内,就已得到全区537名青年医务工作者的举手响应。而到今天(26日)早上,这一数字增加到了760多位。  

“我真的没想到,很惊喜,也很欣慰。”苗正告诉记者,他曾经在脑海中打过问号,这份倡议发出去会不会得到青年人的响应,“毕竟现在大部分都是90后,甚至还有95后,团组织在他们这里到底有没有号召力?况且要直面的情况也是很危险的。”

但这些年轻人没让他失望。“屈晨,1994年出生,2011级预防医学专业”、“李超,1993年,2013级预防医学”、“徐弘,1994年出生,2017级预防医学专业”……报名的接龙队伍不断增加。

“前几个小时每个小时都是成百的增加,作为团干部,作为医务工作者,真的非常激动,也感到骄傲。我们好几个基层团干部,女孩,很感性,跟我说的时候都忍不住哭了。”苗正说,这也让他感到,即使现在的青年人思想、需求多元化,但到了关键时刻是能冲得出、顶得上。

备好纸尿裤随时待命,等待说出“武汉,我来了”的那一刻

这些“顶得上”的青年中,有今年刚刚进入市十院崇明分院感染控制科工作的赵宏建,因为防控任务紧,这位95后的年轻医生退了过年回家的机票,在医院迎接了鼠年到来。他的同事陆欢,是发热门诊的护士,已经连续两天坚守在岗位上,虽然很疲倦了,但她说:“没事,病人最重要。”

这些“冲得出”的青年人中,有两位新华医院崇明分院的护士,80后徐鸣丽和90后朱敏已经跟随第一批医疗队驰援武汉。也有正在随时待命,准备随第二批医疗援助“上前线”的的崇明第三人民医院检验科医师袁佐杰。

土生土长的崇明人袁佐杰曾经经历过2003年的非典,“当时主要是在关口做测量体温的工作。”袁佐杰告诉记者,那时才二十几岁的他刚刚结婚,还没孩子,现在女儿已经读初三,开学就面临中考了。

“知道我可能要去武汉抗击疫情的一线,我女儿昨天晚上抱着我痛哭了一场。”他笑说:“不过刚才我又跟她通了个电话,她情绪稳定多了。”女儿担心爸爸到第一线去有危险,袁佐杰给她做思想工作:“老爸是做医生的,帮助大家一起战胜病毒是应该的,老爸不去,可能会有更多人感染,危险的人会更多。老爸上前线,你应该为老爸感到骄傲。”

听说有后续赴武汉的需求时,袁佐杰是第一个报名的。“我老婆还怪我都没跟家里商量一下。”他觉得不用商量,这是“义不容辞”。“作为党员,在疾病面前,我首当其冲,肯定要冲在第一线,舍小家也是为了大家。”曾经战胜过SARS的经历也让他有了底气:“只要做好隔离,这些病毒都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肯定能扛过去。”

这个春节,在检验科工作的袁佐杰也一直在一线忙碌。“大年夜收到了一例武汉来的发热病人,当天也呆到了晚上12:00才回家。”从大年初一下午4点开始,他接到了随时待命、时刻准备出发的通知。“行李都打包好了,就在身边。”经验丰富的他准备了纸尿裤、暖宝宝,“工作起来就是几个小时,换防护服很费时,所以一定要少吃少喝少上厕所,纸尿裤是必须品。”

这个春节,也必定是个难忘的春节。“大过年的,我也不舍得离开家人,但作为医务人员,又的确很想到一线去帮助大家,证明自己。”袁佐杰说,他就抱着这样的心情等待着召唤,等待着说出“武汉,我来了”的那一刻。

青年报·青春上海 记者 刘晶晶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