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驰援|“等我打赢这场战役回来就结婚!”上海第二批援鄂医疗队出发
2020-01-28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真没多想,疫情来了就是想去帮忙,不是想当英雄,但要配得上我们这身白衣战袍!和男朋友说好了,等我打赢这场战役回来就结婚。”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急诊医学科护师祁伊莉对于此次出征武汉,虽然感觉任务很重,但是坚信一定能打赢这场仗。 

今天,大年初四,接国家卫生健康委通知,本市第二批援鄂医疗队今天启程。他们来自上海51家医院的呼吸科、感染性疾病科、危重症医学科、护理专业等。

不是想当英雄,但要配得上身上这身白衣战袍

今天下午,上海市第二批援鄂医疗队出发。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唐欢、祁伊莉、倪溦三位护士成为上海第二批危重症患者救治医疗队成员,随队赴武汉支援当地医疗救治工作。此外,岳阳医院同时组建的第三批危重症患者救治医疗队队员,随时待命出发。

今年30岁的岳阳医院急诊医学科护师祁伊莉有着三年脑外科和五年急诊科工作经历,危急重症抢救护理经验比较丰富。“请允许我去武汉支援吧!”当接到报名通知时,她毫不犹豫就向组织提出了申请。问及她报名的想法,她淡淡地说到:“真没多想,疫情来了就是想去帮忙,不是想当英雄,但要配得上我们身上这身白衣战袍!和男朋友说好了,等我打赢这场战役回来就结婚。”

和祁伊莉一起的,还有唐欢、倪溦其她两名护士。ICU护士长唐欢自1997年毕业后,在岳阳医院的ICU工作了22年,有着非常丰富的急危重症救治护理能力。“看到倡议书后,内心很痛。虽然家里父母年迈,女儿也还小,三个月前,自己也还刚动了个小手术。内心有过一丝挣扎,但比起家庭责任,现在武汉更需要我们!这是我们的职责所在。作为一名党员护士,责无旁贷,义不容辞!”唐欢说服了哭泣的女儿,安慰好担心的父母和丈夫,踏上了征途。

他选择了医生这份工作,这就是他的责任

大年初四,上海的第二批医疗队再次踏上支援武汉开展医疗救治的征程。上海市肺科医院的刘一典副主任医师和徐静静护师就位列其中。

“从1月23日第一时间报名,成为我院支援湖北医疗队的一员后,我每天更加关注疫情,关注我们的同行,尤其是我们第一批战友在武汉一线的消息,做为一名感染科的副主任医师、一名共产党员,我随时准备上战场,面对严峻疫情,我们有信心战胜它。”刘一典坚定地表示。

鼠年的第一天,处于待命状态的刘一典家里,已经忙碌开了:爱人在尽量帮他往行李箱里塞吃的,而他一转身,又偷偷把吃的换成了防护用品……他知道,前线病人危重,病情复杂,物资紧缺,他要多带点物资,支援战友们,他想提前了解情况,尽可能第一时间投入工作;忙忙碌碌中,匆匆塞了几口速冻水饺,这就算是过年了。“已经比程克斌好多了,他是在飞机上吃的年夜饭”,看着爱人担忧的目光,他笑着劝解,“ 没事,吃的少带点,到时随便扒拉两口就能解决,把地方留给防护用品,那里急缺!” 

作为医院第五批援滇医疗队的队长,刘一典副主任知晓在艰苦环境中开展医疗工作的困难;作为一名感染科医师,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他更知道疾病的危险性。面对家里两位年幼的孩子以及年长的父母,他的爱人,曾是肺科医院感染科护师的刘燕华,完全理解丈夫这么做的原因,所以她默契地支持丈夫的决定,她知道,“他选择了医生这份工作,这就是他的责任。”这让他能够更加坚定地投入到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战役中去。

成为当年自己的偶像,我为自己感到自豪

今天下午,还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ICU当值的余跃天医生在接到出发调令后二话不说就准备出发了,备班在家的ICU医生也在第一时间赶往医院交接班。他说,“感谢领导支持和信任,将光荣的任务交给了我们。国家有难,挺身而出是我们共产党员和医务工作者不容推脱的义务。作为一名仁济人,我一定秉承“仁术济世”的精神,完成任务,凯旋归来!”据悉,余医生和他的爱人都战斗在第一线。

第二批出征的NICU的吉敏娇护士有一个3岁半的女儿,当妈妈跟孩子告别、得知妈妈要去很久的时候,孩子忍住眼泪,还是说,“妈妈去吧,我将来也要当医师。”当询问吉敏娇有什么想说的时候,她沉默片刻后说道,“使命在召唤,义无反顾”,短短几个字,却透露着医者的责任和担当!

仁济医院南院内科监护室护士李盼盼也在出征行列。1月23日晚上,她正在家里和父母吃晚饭。当她收到护士长在群里发的支援武汉的消息时,她放下碗筷,看了看正在吃饭的父母,试探性地问:“老爸,我们医院组织医务人员支援武汉,我能不能报名参加?”

原以为父亲一定会阻拦,没想到,盼盼的父亲竟毫不犹豫地点头了。盼盼红了眼眶,说:“老爸,我是怕你们担心。”父亲却很坚定:“哪有父母不担心孩子的?但这个时候是国家困难的时候,你们去了武汉,就能给多少家庭带去生的希望啊!家中不用挂念,我们会照顾好自己,等你光荣回家。”有了父亲的一番话,盼盼毅然请愿报名。临行前,盼盼说:“我最大的牵挂就是我的父母。谢谢爸妈对我的理解与支持,如今,我更能心无旁骛、安心出发!”

此行,盼盼其实还有一个小满足,“2008年汶川地震时,我和我弟弟都还在中学读书,看到电视报纸上解放军和医务人员前往一线救援的报道感动得流泪,所以我做了一名医务人员,弟弟当了一名军人。今天,我也有机会成为当年我敬仰的那些危难之时挺身而出的人物,我为自己感到自豪!”

集结启程的号角吹起,大家没有太多和家人告别的时间。她们早已准备就绪,拎起行囊便直奔了机场。疾病无常,真情永在,致敬最美逆行者,期待你们早日凯旋!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