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青年守护人|背着十几升药水走完地铁8节车厢,他要“让乘客坐得安心”
2020-02-01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文 常鑫/图、视频

晚上9点多,夜深人静,龙阳路地铁基地,第一班地铁列车回库,戴着口罩、背着沉重的消毒水箱的蒋军迈入运营了一天的列车车厢,开始了他的保洁工作。和以前不同,现在他的工作时间每天都要延长一个多小时,因为增加了一道每日升级消毒的程序。

  凌晨4点下班  

“保证每辆车都不留一个死角”

蒋军是负责上海地铁车辆保洁的工作人员,每天,让运营了一天的列车干干净净地迎接第二天的乘客,是他的工作职责。

“每天上班都要先测体温,这是第一个不同。”蒋军告诉记者。上车前,大家穿好保洁工作服,先排队一个个等着量体温,量完一个记录一个。“确保大家体温都正常才能开始作业。

装备也和往常不一样了。蒋军给记者介绍他的“必备武器”,腰上一边是干湿两块毛巾,一边是喷壶、除胶剂、清洁剂,挂着一块擦玻璃的擦板,另外还有拖把、水桶、扫把、铲刀。“最关键的是这个可以喷淋的消毒水箱,要提前配比好药水,带上车,全部的基础保洁工作做完后,再进行全车消毒。”         

所有的工具也都要进行提前消毒。这一切准备工作全完成后,戴着口罩、安全帽、手套,背着16升药水的蒋军全副武装进入了空荡荡的列车中。

一部车两个保洁人员,蒋军和同事王立贵分工合作,保洁程序从高处到低处。蒋军先擦起了车厢顶部的空调,将上面的浮灰擦掉,接着将两侧墙壁、上面的显示屏、座椅、玻璃全部擦拭一遍。收完车厢里的垃圾,再开始用尘推在地面“轻推”,然后再湿拖。“最难的是遇到小广告、口香糖,要用铲刀轻铲,有时候弄干净一块地方都要几十分钟。”蒋军告诉记者。

而这只是基础保洁工作,这个春节以来,每天还要增加一道全车升级消毒的过程。“我们本来清洁剂中就含有抑菌的消毒液,现在针对疫情,又升级了消毒等级,在以往保洁消毒的基础上,再每天人工喷一次84消毒液,保证每辆车都不留一个死角。”

16升的消毒水箱,装满了精确配比过的药水,蒋军要背着这个箱子走完全车。上上下下,他仔细地对每个角落进行全方位消毒,眼神认真。每消毒完一节车厢,都要在车厢上贴上标有消毒日期的“今日已消毒”的标签,这才能证明他的工作已完成。

往常蒋军晚上9点上班,最晚也就是凌晨3点下班,现在,他都要到4点多才能下班。

  疫情下的坚守  

   “让乘客坐得安心就值得”

每年春节本来是上海地铁人流量较少的时候,也是像蒋军这样的外地务工者能够难得回家团聚的时候。“今年出现突发疫情,他们也是一声令下,就在各自的岗位上坚守到现在。”上海地铁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质安部经理余守民告诉记者,80后的蒋军在保洁岗位上属于“年轻人”,也是公司青年突击队的一员,哪里有需要了,这支突击队的成员就会被调配到哪里进行支援,保证上海地铁的列车消毒工作全覆盖无死角。

2002年刚进公司时,蒋军还未满20岁,第二年他就遇到了非典,还有些慌张和紧张。今年,已经为人父的他变得淡定不少。“已经经历过一次,就不那么害怕了。”虽然每天要进入的车厢运送过天南海北的乘客,有不少不确定性,但蒋军并不害怕:“公司也给我们做好了保障,口罩手套戴好,没在怕的。”他说。

在他看来,抗击疫情是一件众志成城的事。“我们每天把自己的工作做好,为地铁车厢做好清洁消毒,就算辛苦一点,但只要给乘客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乘车环境,让乘客坐得安心,我觉得都是值得的,也是我们为抗击疫情做出的一点小小贡献。”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文 常鑫/图、视频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