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日记|我们在武汉奋战,你们为我们守护上海!
2020-02-10 上海

编者按

除夕夜,上海136名医务人员组成的医疗队,紧急驰援武汉,全力支援武汉开展医疗救治工作!大年初四,本市第二批援鄂医疗队再次启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医疗队之一的查琼芳就是其中一位白衣战士。2020年2月10日,连续忙碌多天后,她从前线发来了战“疫”日记。

═  第十七天  

2月9日的武汉,阳光明媚。

今天是白班,是排班重新调整后的第一个10小时白班。早上八点交班时,蒋主任介绍了他所在的中山医院的“纽式面罩”。这是一款由中山医院纽善福教授设计的用于呼吸机病人的面罩,面罩更适合中国人的脸型,接触面部的部分目前采用硅胶材料,面罩下方还专门设计了胃管的孔道。这款面罩能让病人更舒适,从而增加病人的依从性。蒋主任一组的病人早已用上这款面罩,现在建议推行到我们整个病区。

另外,郑队经多方联系,终于从上海肺科医院调拨的一些鼻罩,两天后就能运到金银潭医院了。在无创呼吸机病人进食的时候,必须拿下面罩,换用鼻导管吸氧,但对于我们这里的危重症病人来说,缺氧意味着疾病可能会累及其他脏器功能,所以大家提出最好在病人吃饭时换用鼻罩,这样,既不影响病人进食,也不会造成病人缺氧时间太久。现在我们整个团队最想做的事就是提高危重症病人的抢救成功率,想病人所想,从一切的可能出发解决问题。

郑队最后表示,目前的工作已经稳定发展,病房也终于连续多日平安,接下来除了抢救病人,希望大家有时间能从现住院病人和之前死亡病例资料上,加强研究摸索规律,探索更好的救治方法。

中午,周新主任传达了金银潭医院的最新任务:每个楼面增加11个床位,准备接收新病人,加床就加在走廊里。一下午,护士们忙得不可开交,病床、被子、氧气罐、氧气表头……一样样东西都要准备起来。

下班时外面已是天黑,回到酒店,赶紧吃饭,晚饭只到晚上6:30。十几个小时我只吃了一顿早饭。我觉得自己就像一只骆驼,在食物充分的时候补充大量水分和食物,储存在身体里,在需要的时候就把这些储存的能量利用起来。

今天的朋友圈让上海出征的医疗队刷屏了,华山、瑞金医院的300多名医疗队今日也会赶来武汉,接管武汉的重症监护病房。朋友圈充满了对出征医护人员的敬佩和心疼。仁济医院也发出了紧急召集令,准备后续可能的出发事宜。很多同事作为准备援助武汉的新鲜血液,微信上纷纷询问我这个老队员。我把需要的物资,包括所需的防护用品和生活用品,列好清单一一发给各位,顺便接受几句咨询,也告诫几句。

刷着微信,看到了我们队里的一则乌龙笑话。休息的一位同事,看到群里消息发放生活物资,匆匆下去扛了一大盆的洗衣液上来,发现门卡失灵就把洗衣液放在门口,匆匆下去前台重新办理门卡。办好卡回到门口一看,物资不见了。就在群里呼唤,谁好心帮她保管了物资。没想到的是,原来是这位休息的同事跑错了楼层,把物资放在了别人的门口,所以刷不开门;而后者呢,看到门口有物资,还以为是哪个好心人帮忙领的。水落石出,大家嬉笑间减轻了压力。我们的工作充满了挑战和危险,绷紧的神经也需要生活中某些小插曲来调剂,我们要学会放松,坦然面对疫情。

2月10日上海复工,朋友圈刷屏,“共同战疫,守住上海”。留守在上海的同事们,我们在武汉奋战,你们为我们守护上海,守护家人,让我们没有后顾之忧。上海,一定要守住!

★ 个人档案  

45岁的查琼芳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队员、仁济医院呼吸科主治医师,中共党员。      

          执笔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