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战疫|隔离不隔爱,他是医生也是“心理辅导员”
2020-02-12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陈泳均

一位9岁的小男孩,看到作文题《我的理想》后,没有丝毫犹豫,一笔一画地写道:我想像父亲那样成为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

他的父亲,是松江区中心医院急诊危重病科的一名主治医师沈华,也是新冠肺炎疫情下,该院第一批进入隔离病房的医师。身为党员又是青年突击队的一名队员,他在朋友圈写道:我本良医多壮志,为有疾苦救苍生。

护目眼罩里凝结的水珠

走进隔离病房,狭小、压抑,沈华和病人道了个早,唤了声名字,病人的精神有点萎靡。病区收治的都是待排查的患者,有位患者孙老伯病情比较重,医护团队决定复查一个血气分析,评估氧合情况,决定下一步是否使用呼吸机治疗。

面罩吸氧下,呼吸还是有点促,也就“嗯”了一声。沈华一边看监护仪上的参数,一边询问一些情况,胸闷、咳嗽、睡眠、饮食、大小便等。走到床旁,让病人张开嘴,看了看舌头,再咳口痰。

这是极危险的事儿,尽管许多人都告诫沈华尽可能不要去做,但他觉得这有助临床思维和判断。查体结束后,便要抽动脉血。平日看似简单的操作,穿上防护设备后显得没那么容易。穿戴好护目镜、防护服、脚套、双层手套、双层口罩,整个人最难受的就是“闷”,上海的黄梅天也没这份光景。

几层手套让手指的灵敏度下降,加上危重病人动脉搏动弱。沈华两个耳朵里面都是自己呼吸的立体声,护目眼罩里开始凝结水珠,闷热感在升级,防护服的笨拙越来越明显。思维开始在穿刺点上塌陷。

突然,他看到一滴水掉了下来,便斜过身体看了看天花板,“诶呀,这房子漏水了”。旁边汪医生笑道,“这是你护目眼罩里滴下来的”。这时,病人也笑了。通过几次尝试,成功抽取了动脉血,“这血看着挺鲜艳的”,他看着汪医生,却是说给病人听的。

专业知识缓解病人情绪

“隔离、封闭、疾病,很快会让人产生心理上的恶化,恐慌、悲观、抑郁、极端,之前甚至有病人通过沉默、绝食、拒绝用药要求自动出院。”沈华也是名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他告诉记者,面对患者的情绪变化,需要及时沟通,解答他们心中的疑问和困扰。

令沈华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35岁的男性,途径湖北,回沪有发烧症状。因为焦虑和担心,情绪最激烈的几天他绝食,要求自动出院。“我是不是感染了新冠肺炎病毒?家中的老人怎么办?小孩怎么样?”在沟通中,沈华发现了患者的忧虑点,一方面通过专业知识向隔离者科普,发烧并不一定代表感染新冠肺炎病毒。另外,鼓励他和家人沟通,通过亲情的力量帮助他缓解顾虑。最后,这位隔离者14天后无恙出院。

在压迫患者穿刺点的三分钟时,沈华习惯与病人“闲聊”。“有没有给家里人打电话?”“家人有什么不舒服?”“有什么困难需要我们帮助”。待准备离开的时候,他又安抚道,“我们有许多人就在这道门的后面,一直在忙碌,一直在想办法。有事情,记得按铃,我们都在。”合上门,似乎还能听见病人松了一口气。

瞒着妻子父母悄悄报名

“我能理解隔离者担心家人的心情。”沈华告诉记者,因为不想让妻子担心,他1月23日先悄悄报名驰援武汉的医疗队。回到家,他轻描淡写地说道:“我报了名去武汉,可能除夕夜就要动身出发。”

妻子先没作声,过了会儿,眼睛有些湿润,眼角泛红地问:“能不去吗?武汉那边很危险。”他安慰妻子道,不用担心,自己会做好防护措施。虽然沈华最终没去武汉,但他从年初五,就进入重症病房,一日都没有归家。“怕父母担心,没跟他们说我去隔离病房,就说是医院这几天很忙。”提及家人,沈华的语气中带有丝歉意。

“我儿子倒是很支持我,他每天都看新冠肺炎相关的新闻,关心隔离出院的病人。”沈华的语气明显愉悦了些。当问及疫情结束想做的事情时,沈华笑着摇了摇头,“想做的事情很多。比如因为最近实在没时间,我的抖音号‘全科华仔’很久没更新了。之后,想再录几个科普短视频。”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陈泳均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