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战疫|隔离期间心灵“下雨”怎么办?他们用专业力量撑起“防疫伞”
2020-02-16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周琳琳

“都七八天了,我待在家里都快‘发霉’了!”“隔离期快要结束了,我能顺利解除隔离吗?”“去社区开展防疫工作,安全吗?”新冠肺炎疫情不仅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也带来了一定的心理冲击。这其中,具有心理疏导等专业力量的青年社工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为一线工作者、隔离者等人撑起了一把把“心灵防疫伞”。

 ★ 集中隔离第5天 ★ 

她收到了一通“特殊的”电话

2月5日是李阿姨(化名)被集中隔离的第5天。孑然一身来上海打拼的她,因在返沪途中经过湖北而被隔离。前几日,她如实在社区送来的《心理问卷调查表》上写下了自己的状况。这一天,她接到了社工服务团志愿者的电话,表示想要陪伴她渡过集中隔离期,而后提出了微信沟通。

打来电话的是上海阳光社区青少年事务中心的社工张海燕。除了中级社工师资质,她还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质。和像她一样的社工组成了志愿者团队后,张海燕多次和同伴商议如何为集中隔离者和居家隔离者做好心理干预和情绪疏导工作。通过问卷的发放,他们评估、筛选出了有需求的居民,由社工一一结对,提供线上辅导服务。李阿姨就是其中一位。

在第一次交流中,张海燕感受到李阿姨情绪的低落,她觉得隔离期很漫长、很难熬。“当时我的想法就是引导她感受到自己、家庭和社会的力量,激发她胜利抗疫的信心”。张海燕在知道李阿姨在沪独自打拼后直呼“不容易”,并肯定她具有较强的应对变化和解决困难的能力。通过生活回顾和思绪梳理,李阿姨对自己有了更加客观的认识。本次聊天中,张海燕察觉到她和李阿姨信任关系已经建立,而李阿姨也表示愿意接受志愿者的陪伴。

 ★ 每天通话一小时 ★ 

她让屏幕那头的人放下了焦虑

随后两天,为了及时给予李阿姨情绪上的支持和疏导,张海燕每天都会和她聊上一小时。在感觉到李阿姨的心态趋向平稳,并经过团队集体评估之后,大家认为李阿姨的个案辅导计划可以转变为“服务对象在有需求时及时和志愿者沟通”,但张海燕依然在关注着李阿姨。

李阿姨被集中隔离的第8天,恰好是元宵节。担心李阿姨有失落感,当晚张海燕依旧主动联系了李阿姨,得知她中午收到了街道工作人员送来的元宵。“李阿姨,我相信您也已经感受到了大家的贴心和细致!您已经度过了一大半的隔离期,继续加油!”

随着隔离期结束的临近,张海燕再次联系了李阿姨,察觉出李阿姨的焦虑:“我就快解除隔离了,我能顺利解除吗?我真的要‘发霉’了!”张海燕一方面对她的情绪进行了安抚,告诉她曙光即将到来;一方面又积极和有关部门联系,明确相关信息。一番讲解让李阿姨心里有了底。

2月15日,张海燕收到了李阿姨的信息:我已经解除集中隔离了,我的心都放飞了!非常感谢你!这些日子幸亏有你们志愿者的陪伴!看到这几句充满喜悦的话,张海燕也很替她开心,不忘叮嘱她要继续做好防护。

看着回复,张海燕舒了口气。那个她隔着屏幕了解、熟悉、陪伴的人,终于平安健康地结束了这段特殊时间。这10天,李阿姨对她的回应愈加积极,接受度和信任度非常高,这让她感受到志愿服务的价值和力量!

 ★ 到社区支援工作 ★ 

现在是为社会贡献的关键时期

自2月10日开始,上海市阳光社区青少年事务中心的许多一线社工都已被派去支援开展社区防疫工作,比如登记、统计信息,整理表格,线上排摸民宿等。社工队伍中也有“新人”,比如年轻的小王(化名)。她本打算回到办公室复工,接到了街道领导的电话,邀请她前往社区开展防疫工作。

当时小王有一些担忧,因为自己的口罩数量不多,也没有其他的防护用品。中心督导张秋蓉告诉记者,她很理解小王的想法和心情,于是“对症下药”,从其担忧的方面进行了解答。她表示,社区、居委会根据社工的防护条件,会安排他们担任风险较低的后勤工作。另外,小王上下班都开车,也能减少与外界的接触。“最重要的是,小王当初加入我们中心,就是想多做些志愿工作。我便告诉她,这就是关键时候,她要做的是真正意义上的志愿服务。”这样一分析,小王的主观能动性被调动起来,感受到了肩上的责任感,很快就答应了下来。

“第一天工作结束,她还激动地和我说一定要努力工作,决不能做得比别人差!我知道她意识到这份工作的重要性了,年轻人的干劲也有了,放心了许多。”后来几天,张秋蓉都很关注小王的状态,并给予肯定和鼓励。

 ★ 撑起心理防疫伞 ★ 

要随时关注社工的状态和情绪

由于近期气管炎发作、咳嗽不断,张秋蓉报名参加了社工协会组织的线上服务隔离人员的志愿者团队,为一线社工做心理疏导,舒缓他们不安的情绪。她每天早上、晚上都会通过电话和线上为他们提供情绪支持和专业督导支持。“我们也会关心他们家人的身体情况,提醒多吃点维生素C含量高的食品和保健品。”

“秋蓉姐,这几天公交地铁上的人多起来了,大家都复工了。”听出了社工语气中的担忧,张秋蓉立即开导起了这位需要换乘两趟地铁一辆公交、横跨上海的社工。“你可以自备一副手套和一些消毒用品,棉手套、84消毒液都可以。触摸物品时小心一些,到家就及时清洁消毒。”

无论是资深社工还是年轻社工,家人肯定会担心他们的工作。“其实社工们自己肯定也有担心,但我们仍选择冲锋在前,贡献力量。”张秋蓉坦言。做社工的这段时间,她还要做做好本职工作:引导、帮教触法青少年。看到她一直对着电脑手机工作、听到她伴着咳嗽声说出的真切话语,丈夫和孩子都很支持、认可她的这份工作,对她说“你辛苦了!”“我也希望社工们都可以和身边人说说自己的工作,它的社会责任是很有意义和价值的。”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周琳琳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