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城防控|从武汉回沪第八天,我测了20多次体温,社区“白衣天使”解救了我
2020-02-18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

为了将八十岁的老母亲从武汉接回上海过年,家住静安区大宁社区的湖北武汉籍居民关晴鹭(化名)离开了上海一天。但就是这一天的离沪,换来了14天的提心吊胆。她原本以为自己捱不过去,担心、恐惧、焦虑……

有一天,她为自己测了20多次体温。社区医生的关爱,让她的紧张情绪渐渐平复下来。隔离期结束了,她长长地吁了一口气,内心充满感激。在这个注定寒冷的冬天,感到了社区送来的丝丝暖意。

  春节前    把妈妈从武汉接回上海过春节  

我妈妈今年80岁了,因为腿脚不灵便,时常要坐轮椅出行。平时,是我妹妹在老家照顾她。春节前,我和妹妹商量今年把妈妈接回上海过年。

我早早订好了回鄂的机票,机票很紧张,好不容易抢到了1月20日的票。那一天凌晨4点多,我就赶早班飞机回武汉。

在上海时我一直关注新闻,觉得当地的疫情很严重。为了防患于未然,一进家门,我就给妈妈戴上了一个口罩。老母亲似懂非懂,她欣然接受了这个白乎乎的玩意。

绝不能掉以轻心,我和妈妈全程几乎没摘口罩。为了节省吃饭时间,我特地带了点心和水果。整节车厢坐的人不多。我把位置调到了人少的座位上。

回沪后,没过几天,我就看到武汉封城的消息,内心不由得一惊。妈妈长期患有慢阻肺的老毛病。因为舟车劳顿,回沪第二天老人觉得有些头疼,幸好是虚惊一场。

  小年夜    一批人到我家,这阵仗让我有些担心  

很快,社区就排摸到我到“武汉一日游”的消息。1月23日,居委会干部、社区保安、民警、社区医生等一群人上门。这样的“阵仗”把我吓到了,我心里“咚咚咚”直打鼓。如果邻居知道了会不会对我家有意见呀?内心不免有些担心。但后来事实证明我的想法是多余的。

按照规定,我们家每个人每天要各自测量两次体温。但为了安全起见,我在标准建议下给自己“加戏”,一天要测六次。

  大年初四    那一天,我测了20多次体温  

说实话,回沪后我的咽炎愈发严重了。其实,回武汉前我就诊断得了会厌炎,开始干咳。起初,我没太在意。后来因为1月20日当天往返接妈妈回沪,我累坏了,之后几天,咳嗽加重了。看到新闻里说到新冠病毒的症状,我越发紧张。一想到我有一次回武汉的经历,我就生怕自己感染,殃及全家。

1月28日是年初四,那天晚上,我突然发现自己体温到了37.4℃,心中一惊,我以分钟计,频繁地测体量,不停地甩水银体温计。一旁的先生看不下去了,“你停一停”。

不知怎么地,我就是害怕自己发烧了。当看到体温计上显示“37.8℃”时,我快要崩溃了。脑子里一片空白,只想着快点离开这个家,保护好先生和妈妈。

此时已是晚上10点多,我完全没了睡意。抓起手机就打电话给大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翁医生。电话那头的她温柔地安慰我,“别慌。也许是你太紧张了。我马上联系车来接你去医院。”

“好的,好的……”慌张地挂完电话后,不多久,来接我的救护车就到了。翁医生将我带到楼下,把我交给了车内的工作人员。

后来我才得知,大宁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翁佳丽医生在完成流调工作后,深夜已经回到家中休息。接到我的电话后,便急得冲出了家门。为了我的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汤真深夜调度车辆,帮我解决送院的事。后来医院防保科长应臻愉和翁医生一起深夜送诊。

  三天三夜    终于排除疑似,我回到家  

有点好笑的是,到了闸北区中心医院发热门诊后,经多次测量我的体温都显示正常。我的情绪渐渐平复下来。

写病例、登记,值班医生对我何时到过武汉,这些天的情况等都询问得非常详细。测体温、拍片、验血等,折腾了一个晚上。我来到留观室,医生给我开了一些止咳药。

约莫凌晨4点半。一名工作人员将我领到二楼,我上了电梯后,才得知自己到了传说中的隔离病房。面前有三张床,靠窗的一张是留给我的,其余两张用消毒塑料袋包着。

检查结果如何?入院后,我内心忐忑不安。但医生安慰我,让我别紧张,再观察两天。看这情形,我心里有底了,立即给老公打电话,“可能没事。”

1月30日,我又做了相关检查。1月31日一早上我就排除疑似病例,被准许回家了。让我感动的是,医院派车一路护送,点对点把我送到房门口。当时在车上,我就和护送的医生和司机师傅说。“你们做的真的很到位。”

这里一定说要一个插曲。为了迎接妈妈到家过年,老公事先在家里囤了很多年货。我住院检查期间,有天突然接到居委会的电话,说要上门送米、油、糖、盐、酱油等生活物资。当时我心里觉得暖暖的。这也太贴心了吧。居委干部生怕我家里缺东西,叮嘱说,“你们有什么需求,尽管告诉我们。”

1月31日检查结果一出来,我就将这一好消息欢天喜地地告诉了社区医生。

  解除隔离    社区一如既往地做安全提醒  

在我全家隔离的14天中,社区医院上了两次门。当得知我安全回家后,第二天(2月1日),社区医生翁医生再次上门了,让我们再坚持一下。再坚持两天,隔离期就到了。

2月3日是我们的解禁日。2月4日,翁医生来送解禁的通知书,再次和我们宣传。虽然解禁了,但还是减少出门的次数,到公共场合记得佩戴口罩。

我真的超级感动。这14天,我经历了情绪的波动,所有碰到的医护人员、社区干部对我都关怀备至。和他们打交道时,他们微笑着回复你的提问,一直安慰我。

还有我的邻居,原以为贴上了“湖北人”的标签,大家会对我另眼相看。但解除隔离后,大家对我们还是一视同仁,见面了还会互相打招呼,和之前没有一丝一毫的区别。

大恩不言谢。感恩,铭记!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