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战疫|她们用体贴和专业,吹散了隔离者心中的“疫”霾
2020-02-19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陈泳均

集中隔离点,是一个容易让人心情变化的地方。刚到这里的隔离者,第一感觉就是孤独和焦虑。彼时温暖的阳光,此时令人感到刺眼;彼时洁净的房间,此时令人感到压抑。但这里,还有一批医护人员不舍昼夜地守护着隔离点,用体贴、关心和专业知识,吹散隔离者心中的“疫”霾,融化他们心中的冰川。

 医护人员小张  最初吃安眠药入睡 

“爸,我现在特别忙,我在这里都挺好的。”说完,张鑫淼就匆匆挂了电话。

2月9日,90后的张鑫淼在松江某家快捷酒店忙碌到凌晨。随着上海高速公路启动“逢车必检”的防疫检查,这家快捷酒店临时作为“集中隔离点”,接收从G60枫泾道口转来的隔离者。

眯了四个小时后,凌晨五点张鑫淼又起床,准备登记新来隔离者的信息,开启隔离点上岗的第二天。而在此之前,她是松江区方松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保健科的防保医生,参与病人的随访工作和老年体检等。

“听到自己作为医护人员,将要第一批到隔离点工作时,我并没有感到紧张。因为我知道自己一定能做好这件事。”但是到了集中隔离点,张鑫淼还是感到了一丝措手不及。她参与的工作不仅与医护有关,更像是酒店的小管家。从安排隔离者的房间,到安排酒店设备如淋浴器、空调、电视机的维修,再到把隔离者点的外卖送到他们的房间门口。此外,她还需要收集隔离者的信息。

7点、11点、17点,是张鑫淼送餐到隔离者房间门口的时间。

9点、14点,是她收集隔离者体温的时间。她告诉记者,刚用完餐体温会偏高,过一段时间后再测体温会比较准确。

N95口罩、手术衣、手套、鞋套、酒精,体温计、消毒药片、医疗垃圾桶、医疗垃圾袋、护目镜……这是她每日需要清点的物资。隔离人员入住前,她和同事都会发消毒片并告知他们使用方式和使用量,便于隔离者进行每日卫生间的消毒。

“刚来隔离点的第三天,我不用值晚班。但我实在睡不着,就吃了粒安眠药。”张鑫淼原本在陌生的环境就很难入睡,再加上担心错过手机来电,很难入眠。随着她掌握好工作的节奏,逐渐习惯隔离点的环境。

“手机全天开机,音量调到最大。”张鑫淼告诉记者,因为不清楚隔离者何时到酒店,她和她的同事保持随时待命的状态。如果隔离者不愿意接受隔离,或者有逃跑的现象,进入酒店的时间就会比预计推迟数小时。有一次,她值夜班,等一位隔离者,从凌晨2点等到凌晨五点。采访的最后,她补充了一句:“我做的事情不算什么,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

 入沪打工者小林  起初觉得自己特别冤 

“我起初觉得自己特别冤,担心自己工作保不住了。”小林,20多岁,不是湖北籍,也没有途径湖北。他从嘉善到G60枫泾道口的时候,因为测出的体温偏高,被送往隔离点。因为车内空调高,自己体温也随之升高。

“我来上海只是打零工的,身上就带了几百块钱,也没有固定工作,你能让我离开隔离点吗?”刚到隔离点的小林,用手机拍了自己的车票,拍给隔离点的医护人员。又陆陆续续发了3条长微信,加起来有上百字。

他发完微信后,望着窗子,不知道自己能否找到活干。想到这,他皱着眉头,抓了抓头发,然后长叹了口气。

第二天,一位富有经验的心理专家来到隔离点的清洁区域,用电话连线的方式和小林做了半个多小时的心理疏导。“这位老师特别耐心地聆听完我的倾诉,然后告诉我,隔离不仅是为了别人也是为了我好。他说话特别有道理,也明白我的痛处,还帮我分析隔离结束后,我该怎么找工作。”

心理疏导之后,小林逐渐打开了心结。他每天按时测量体温,也非常配合医护人员的检查。在离开隔离点的前一天,他给隔离者的工作人员又发了一条很长的微信。不过这次,不再是抱怨,而是感谢。

 陈先生一家  只担心儿子住不惯 

晚上11点,张先生和妻子、7岁的儿子一起入住隔离点。张先生刚入住隔离点的时候很抵触,要求房间的被套、枕套、毛巾再次全部换新。提供全新的床上用品后,医护人员还耐心地补充道,房间的空气、地面、墙壁、衣服被褥等纺织品都进行过消毒。

“水龙头里没有纯净水?要我们喝自来水?”“我要叫外卖,我的儿子吃不惯这里的菜!”他告诉医护人员,我别的不担心,就担心儿子住不惯、吃不好。”虽然,隔离点的伙食每天都在变花样,盒饭里一个大荤,一个小荤,三个素菜。大荤有辣鸡腿、上校鸡块、酸菜鱼片等。但考虑到小孩的需要,医护人员同意张先生叫外卖,并帮忙送到房间门口。

快捷酒店的房间并不小,但在特殊的心情下,容易令人感到狭小、压抑和烦躁。随着与医护人员的沟通,张先生感受到这个快捷酒店虽谈不上高档,却因为这些热心的医护人员,而意外的温馨。

窗外的阳光斜斜洒下,透过玻璃照射进来,在地板上反射出光泽。经过最初三天的不适应和外卖采购后,张先生逐渐适应隔离点的环境。考虑到一家三口的食量,他向医护人员建议道,早餐的6个包子减到4个包子即可。他在微信中写道:“感谢你们每天送早餐到门口,因为不想浪费粮食,以后每天早上送4个包子就好,麻烦了。”

那天晚上7点,张先生的妻子向隔离点的医护人员发了条微信:请你们医护人员一定要招顾好自己,不能将身体累垮了。也要注意日常安全。中国加油!医护人员收到微信后,感到一阵暖意。他们明白,每个隔离者常常会经历一个适应的过程,自己能做的是在合理范围内,尽量满足他们的需求,帮助他们度过前期的适应期。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陈泳均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