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日记|我们用DIY装置将病人从死神手里夺了回来
2020-02-20 青年

编者按

除夕夜,上海136名医务人员组成的医疗队,紧急驰援武汉,全力支援武汉开展医疗救治工作!大年初四,本市第二批援鄂医疗队再次启程。上海仁济医院宝山分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生冯波就是其中一位白衣战士。2020年2月20日,连续忙碌多天后,他从前线发来了战“疫”日记。

═  第二十七天  

今天是我来金银潭医院的第27天了,时间过得真快,在这里是医院和宾馆两点一线的生活,也不知道是星期几,甚至完全没有白天和黑夜的概念。

2月18日我上白班(8点到16点),主要负责查房、治疗和操作。我们负责的医院北三楼是重症监护室,住着的都是危重症病人,患者的病情变化非常快,也非常复杂。有时候病人各项指标都显示病情开始好转了,复查的血指标及影像学也提示病情好转,却突然出现高热,病情随之迅速恶化。突如其来的变故,往往让刚给家属打电话告知病人已经在康复中的我感到十分痛苦,“我们已竭尽全力,但眼睁睁看着这一情形却又无可奈何,此刻我多希望自己是神。”

2月18日那天,我负责的一名病人已经由无创呼吸机改用高流量吸氧3天了,前一天复查的胸片也提示炎症有好转。但那天查房时患者说自己胸闷气喘加重,心电监护显示指末氧下降。为什么患者会突然气喘加重、指末氧下降呢?我们立即会诊并考虑是否并发气胸。随即,我立即安排了床边胸片,胸片结果提示右侧气胸,压缩80%。“真凶”找到了,我们立即对症施救,予以胸腔闭室引流术。

此手术需要使用多个水封瓶,但当地医院只有单个水封瓶,怎么办?如果没有限压瓶,就无法接负压吸引。情急之下,我们当机立断决定自己组装改造。我们拿来了三个水封瓶,第一、第二个瓶很容易就连接好了,但连接第三个遇到了困难,因为水封瓶的盖子上只有两个孔,一个孔要连接第二个瓶,另一个要与大气相通(这个主要是防止负压过大,起到限压作用),还缺一个接负压吸引的孔,所以需要在盖子上再开一个孔。在隔离病房里,穿着防护服,戴着护目镜、面屏、手套,眼前我们的工具只有剪刀,若要改装其难度及风险可想而知,但病人危在旦夕,我们没有一丝犹豫,通力合作,很快一个可以接负压的水封瓶套装就做好了。我们迅速给病人接上,同时接上负压吸引,水封瓶中不断有泡泡冒出来,病人症状也很快得到了缓解,指末氧也恢复到正常。

合作成功,配合默契!我与同伴们相视而笑。我们明白就算困难再多、风险再大,我们也能克服,相信在这场无硝烟的战场中胜利终属于我们。

★ 个人档案 

冯波,1983年出生,主治医师,上海仁济医院宝山分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生,从事急救、呼吸科危重症专业13年,积累了丰富的急救及呼吸危重症患者救治的临床经验。

冯波与爱人同是医疗战线的医务工作者,平时两人都忙于工作,聚少离多。除夕夜正在陪伴妻儿的冯波突然接到援鄂的命令,他二话不说整理好行囊与家人匆匆告别赶赴机场。现在金银潭医院重症监护病房主要负责危重患者抢救工作。

执笔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