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战疫|每天检查上百张小区出入证,她甚至练成“听音辨位”的本领
2020-02-22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陈泳均

刘振6天内协助海外采购500万只口罩,庄亦雯每天检查上百张小区出入证,甚至练出了“听音辨位”的本领。他们不同年龄,但他们有个共同的身份:学生志愿者。在此次疫情防控过程中,他们在不同的领域,身处不同的岗位,却都为防疫工作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协助采购500万只口罩 

2月8日,来自上海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的研究生刘振接到一通来自泰国好友的电话。“现在有很多中国朋友找我购买口罩,但是交流沟通方面有困难,你能帮忙对接吗?”刘振欣然答应。

然而,采购这批500万只口罩的过程却比预想中更加一波三折。先前对接人找了一个泰国翻译,但由于这个翻译在具体合同细节、发货时间及渠道等方面的翻译出现失误,导致双方的洽谈陷入僵局。“首先,需要确定的是口罩的规格,确定规格后就要看样品,如果样品规格不达标的话,海关是不允许进入的。我利用自己泰语优势确定好样品规格,确保口罩能够顺利进入国内,起到防护作用。”

国际运输周期相对国内较长,但国内疫情紧急,必须要保障口罩如期运达。“我就多次跟进,跟泰国朋友说明这批500万只口罩的急迫性和重要性,催促她尽快确定发货时间。”最终,双方敲定了发货时间。“运输路线、方式也经过数次协商和调整,原本确定在柬埔寨金边交货,而后再托运到金边机场运回国内,这样既费时又费力。”刘振反复与双方协调,最终运输路线调整成从印度发货直接送到广州白云机场,从而节约了时间和成本。

 检查上百张小区出入证 

中午12点,小区门口处拦下了一名身穿黑色羽绒服的小伙子。

“麻烦出示下出入证。”“出示啥?我就是这个小区的。”“你有出入证吗?”“没有。”“你是刚回来?”“嗯嗯。”在庄亦雯与工作人员的确认下,这名刚刚返沪的外来务工者承认,自己是年前临时租住在这里,想进去找同乡。

“没有出入证不能进小区,你有同乡的联系方式吗?”庄亦雯向他建议,等核实登记过信息再进入小区。来自上海建桥学院的学生志愿者庄亦雯告诉记者,每天检查小区出入证的数量太多,已经无从计算。“至少也有上百张。”

“这些天最大的收获大概是练成了‘听音辨位’的本事。”庄亦雯告诉记者,2月10日起她在浦东新区周浦镇吉祥里居委会,从上午八点半工作到下午三点半。每天会遇到来自不同地区、带有不同口音的居民,特别是上周末,简直是全国方言听力强化班。”庄亦雯笑道,都不用等出示身份证,对方一开口,心里基本上就有数。

她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小区出入证信息登记以及发放、第二批口罩发放、小区门口检查出入证和帮助隔离人员拿外卖。“因为信息内容需要对业主、租户以及还在隔离期的居民加以分类,并且为了避免二次人群聚集,我们选择挨家挨户上门分发。在第二批口罩分发的时候,为了减少聚集性疫情的可能性,我在空余时间会出来维持队伍‘北欧式’的队形。”庄亦雯说道。

偶尔,庄亦雯也会在小区门口遇到不配合检查的居民,她通过耐心地解读当前形势,希望对方能够理解并且更好的配合居委的工作。“疫情当前,要有强烈的防控意识,不能有侥幸心理,不仅是为自己负责、为家人负责,也是为社会负责。”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陈泳均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