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频共生”、微信“坐诊”,这些退休的心理咨询志愿者为青少年“玩”出了花样
2020-02-26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陈嘉音

青少年有了心理问题,很少有人会向家中的长辈倾诉,但在12355“青小聊”网络咨询服务平台,孙子辈的咨询者和退休后的咨询师却产生了良好的“化学反应”。疫情来临,一群“爷爷奶奶”辈的心理专家们奋战在12355心理咨询的第一线。他们有的掏出老花镜,有的自学打字,为疫情防控和青少年心理疏导贡献力量,为疫情中的青少年点亮一盏盏温暖的心灯。

与青少年“同频共生”

  咨询师也在咨询中成长  

“我已是花甲之年,来咨询的青少年大多是我的孙子辈。”一个月前刚退休的心理专家颜苏勤从事心理辅导工作多年。早在两年前,她就加入了青小聊志愿者团队,成为了一名心理咨询志愿者。疫情爆发后,在热线恢复的第一天,她的身影便出现在12355的值班岗位上。

刚一上线,第一通咨询电话就来了。听筒里传来了一位年轻咨询者无助的声音。“我好担心疫情之后找工作会很难,找到感兴趣的岗位会更难,现在好迷茫。”面对年轻人低落的情绪,她首先共情道:“每个人都喜欢做感兴趣的事,这会让我们有幸福感。”此话一出,马上引起了对方的认同。接着,她与他讨论职业需求、自身条件等主客观条件外,还引导他看到自身的优势、努力的方向。经过一番引导,咨询者感到茅塞顿开:“老师谢谢您,我感觉有动力了。”

向咨询者道别后,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的颜苏勤继续着她的工作。“当事人自身有无限的潜力,咨询师与当事人的会话是生命与生命的互动,是助力当事人更好地看见,而不是代替他思考。咨询的过程也是咨询师自身成长的过程。”她告诉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颜苏勤认为,与青少年“同频共生”是青少年辅导最大的困难,即了解青少年的兴趣与爱好,走进青少年的心灵世界。她说:“最好的解决办法是:与青少年交朋友,了解青少年的需求和特点。”

颜苏勤曾经是上海市商业学校颜苏勤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室主任,她全身心投入热爱的心理教育事业中,荣获上海市教书育人楷模(提名)奖。退休后,她继续从事着上海市教委“双名工程”攻关计划主持人等多项培育年轻教师的工作。在这次抗击疫情的战役中,她还尽自己所能,参加了教育部华中师范大学心理援助热线志愿者。

颜苏勤告诉记者,她还是依然喜欢奋战在青少年心理辅导一线:“因为只有扎根一线,才能了解青少年的需求,更好地为青少年服务。”

在微信群里“坐诊”

  她是心理咨询志愿者的明灯  

常常有人问宋娅茹这个问题:“心理咨询师天天和有心理疾病的人在一块,自己会不会也受到影响呢?”她每次都答道:“是的,我们也会受到影响。”

在进行心理疏导过程中,咨询师也在不断学习,觉察自身的局限性和参与成长督导;面 突发疫情,心理咨询师要能冲进求助者恐慌情绪的漩涡,同时也有能力保护和调节好自己的身心。

宋娅茹是团市委青春在线心理咨询师督导,上海压力管理中心专家顾问。她早年毕业于临床医疗,是中科院心身健康博士。长期从事心理教育和心理治疗工作,在心理咨询领域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及亲和力,积累多年临床经验和成功个案。除开在12355上为青少年提供心理咨询外,宋娅茹还有一项工作,那就是为心理咨询志愿者提供专业支持和咨询督导。   

在宋娅茹眼里,年轻咨询师有三心:热心,爱心,真心,他们很愿意付出。他们会产生失败感,也会怀疑自己,需要有人来帮他们把握三个“度”:专业度,伦理度和关系度。

宋娅茹告诉记者,志愿者们有一个微信群。最初,建立群是为了方便交流案例分析疫情。慢慢的,宋娅茹发现,有一些志愿者在接受大量的负面信息后,也产生了“替代性”创伤。

“我为什么解决不了他的问题,是不是我太无能了?”、“为什么会这样呢?我感觉好累?我有被抽干的感觉。”……面对心理咨询师们的困扰,平时略显低调的她便开始了微信“坐诊”,为志愿者们提供线上讨论和支持,提醒大家别将负面情绪咽下去,“不要把自己当救世主,不然很容易陷入情绪的漩涡。”她曾经花了一个多小时,与一位有“替代性”创伤的心理咨询师探讨和交流。

目前,宋娅茹平均每天会花3到5个小时在心理疏导工作上。为了线上交流,她还开始自学打字。由于咨询时间主要集中在晚上,她有时会工作到深夜,但她自己却毫不在意:“不怎么累,我心态比较好,最主要对人生有目标,对未来有憧憬。”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陈嘉音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