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战疫|志愿服务时遇难题怎么办?他们用外企式精细化管理化解“危机”
2020-03-01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

2月28日,上海的天气很冷。当天上午,外青协副会长、三井住友海上火灾保险(中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工会主席郑永强没有去上班,而是脱下西装,换上便装,驱车从黄浦的家赶到位于闵行郊区的仓库,和外青协的几位小伙伴聚首,组成10人志愿者小分队。

这10位群友均是上海外企青年人才协会的外企高管,因为响应团市委的志愿服务“集结号”走到了一起,火速组建了一个临时的迷你外企团队。

3个多小时,第五轮上海市防疫保障物资配发工作顺利完成,近50万只防护口罩等防疫保障物资在志愿者的帮助下有序交接,为上海企业的复工筑好抗疫“防火墙”。

 ▼ 意外频出 ▼ 

外企式精细化管理化解危机

柯尼卡美能达医疗人事总务部副部长严芳成从未想过自己有一天会变身成“保安队队员”。2月28日上午8点25分,比约定的时间提早了半个小时,10位队员便碰头了。

发放物资的场地地处闵行一处偏远的仓库。偌大的场地、一辆又一辆接踵而至的车辆、焦急的等待人群……显然,想要有序地发放物资,光凭体力远远不够。

现场10名外企高管,迅速进行了分工。6名女队员两两一组,分成确认号码组、发放号码组、协调进度组。而4名男生则分守四个通道,化身搬运队员。经众人反复推敲,在短短半小时内形成了一套缜密的方案:考虑到车辆较多,为防止秩序混乱,需对车辆进行排序,凭号依次领取物资。一旦有情况发生,协调组就出面向车主传达最新消息,安抚情绪。

原本按照既定方案,一切都进展顺利。但意外还是发生了,一辆车长达3.6米的大型集卡进场后,卡在了场地,无法倒车。严芳成回忆说,从未见过那么大的车辆,当时现场的宽度是4米,这辆车堵住了交通要塞,导致其他车辆也无法进出。

20分钟过去,车辆已排到了马路上,后面排队的车主有的迫不及待地涌进场地打探到底发生了何事。这时,协调组出面了,耐心向他们解释,有辆大卡车的提货量是普通车辆三倍的量。希望他们为了安全起见,不要下车,并保证12点前大家肯定能领到物资。同时,疏导现场的其他车辆,为这辆大车挪出足够的倒车空间,还派出工作人员协助卸货。最终,这场“危机”化解了。

“现在回想起来,现场的井然有序和一开始制订的方案无不关系。”严芳成表示,考虑到疫情期间,避免人员聚集,所以哪怕有的班车上坐了十几个人,每次也只允许一人下车去开票、确认货物,志愿者则会从闸道口,帮助把货物卸到平台上。现场执行严格的单行道式流程。“试想,那天上午共发放了33个号,现场停了58辆车,如果没有规章,大家纷纷下车抢物资的话,必然会一片混乱。”

在严芳成看来,协调组的存在也必不可少。由于排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所有人都急切地希望尽快领到物资,该组的队员需要实时了解信息,向其他组的队员、商务委、车主们进行共享,打消多方顾虑。

 ▼ 认准规则 ▼ 

无证总经理不能入场

外青协副秘书长、中智上海经济技术合作有限公司市场部政府关系经理吕敏是此次志愿者团队的领队,也是协调组的成员之一。

她回忆说,在发放物资的过程中,突然有位阿姨爆粗口,强硬地要求提前领取物资。“当时阿姨乘坐车辆的司机插队到了其他车辆前面,被火眼金睛的志愿者发现了。我们了解下来,这位阿姨没有上午的号。现场的外企高管守住了规则,为了保障每一位领取物资人员的权益,并没有松口。”

眼看着一场口角即将发生,擅长沟通的吕敏和另一位队员将阿姨拉到了一边。一番沟通后,阿姨的情绪慢慢平复下来。“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不如你们先叫个外卖,在车上先解决午饭的事,耐心等待。”

在吕敏看来,外企高管领会任务意图的能力和执行力都非常强。不少外企平时的日常分工很明确,员工严格执行规则。在当志愿者的过程中,场地方负责人、冷库的总经理因为没有带出入证也被拦在了外面,要求工作人员确认后方可放行。虽铁面无私,却博得了商务委的点赞。

 ▼ 冒着严寒 ▼ 

三个多小时未喝一口水

“这真是一次特别的体验。很多人都只有一面之缘,或者是群友,这次线下聚首,感觉像网友见面会。那天来的都是外企高管,他们的热情让人感动。”现场变身搬运工的外企副总郑永强表示,来当志愿者前,自己以为这只是一个体力活,没想到一件看似简单的事背后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当天来的车辆远远超出想象,马路上的车辆排起了长队,如果没有志愿者挺身而出,场面会很混乱。我们分工有序,男队员主要负责体力活,女队员主要负责解释、说明、登记、放号等。”

 当天天气降温,哆嗦着在户外忙活了3个多小时的郑永强也用冷热交替来形容这次志愿者体验:“大家的心很热,但体感很冷。”

从未当过搬运工的郑永强因为技术不娴熟,差点闪了腰,但他却觉得这次当志愿者的经历十分值得。“现场不少工厂、单位第二天就等着要复工,疫情特殊时期,能为这座城市出出力,即便个人要冒一些风险,也是应该的。”

在谈及这次临危受命的志愿者之行时,吕敏感慨颇深。“当前,上海作为一个超大型城市,随着人员陆续返城,企业陆续复工,全面防控新冠肺炎疫情进入关键时刻。2月27日下午,外青协接到紧急志愿服务需求,希望招募10名志愿者,协助上海市商务委开展第二天上午的第五轮上海市防疫保障物资配发工作,10名来自知名外企的高管会员火速报名。这样的效率,这样的热情,让人感动。现场还有一个女队员,花了2个小时的车程赶到仓库。大家顶着寒冷,站了三个多小时,全程没有喝过一口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