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战疫|大数据成社区排查“利器”,青年志愿者抗疫频现“金点子”!
2020-03-05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

将原本用于监测航天产品的热成像设备进行二次开发,成为监测进入大楼人员体温的“利器”;利用电力大数据研发“人员返居指数”,为社区排查“扫楼”大大减少工作量……为了给复工复产和社区抗疫助力,不少一线青年志愿者发挥聪明才智,拿起科技“武器”,频现“金点子”。

  手持测温枪不准且效率低,怎么办?  

  监测航天产品的设备“客串”测温员!  

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助力有序复工、迅速恢复科研生产,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的航天青年志愿者们积极行动,投身到疫情防控中。

31岁的许均江是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装调试验事业部的科研人员,2月初他作为志愿者在航天城园区开始志愿服务,工作内容之一是手持测温枪对进入园区的人员进行测温。

“测温过程中,我们发现测温枪不是很准,测的温度偏低,每次都要重复测量。”许均江说,当时各种防疫物资比较紧缺,一时也买不到更准确的测温仪,在网上看到铁路部门开始使用热成像仪对旅客测温后,他们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能不能把所里的热成像设备开发一下,用于人体测温?

于是,以前负责过类似项目的许均江主动承揽了这项开发任务。“我们的热成像设备是做航天产品热试验用的,通过监测产品的温度变化,验证产品的性能是否满足要求。”许均江说,航天用的热成像设备温度范围比较大,为±100℃,其监测精度也不像监测体温的热成像仪那么精确。

许均江(左一)。

在调研了热成像设备厂商后,许均江了解到铁路部门用的热成像设备是同一个型号的产品,但其配套软件是单独开发的。“我们的设备是用于监测产品的,没有对应的测人体体温的软件,所以只能自己进行二次开发。”许均江坦言,开发的过程并不简单,“我们平时的工作内容偏硬件多一些,软件开发方便接触和使用的不多,另外不同厂家的设备接口都不太一样,花了不少时间去和厂商沟通接口的数据。”

由于当时还有大量人员没有复工,人手不够,最初两天许均江一个人既要编写软件又要测试,效率比较慢。“后来同事陆续回来后,有同事和我配合,我改程序他同时测试,就快了很多。”许均江说。

经过一个星期的“奋战”,许均江“改造”后的热成像设备终于“出炉”,随后就在大楼入口处“上岗”测起了体温,而它的测温效果也让人刮目相看:只要人员体温超过报警点0.1℃,系统就会响铃报警,非常精确。

“测温枪只能测一个点,这个设备一张脸或整个人都可以测,测温准确率更高。”许均江表示,根据实际测温情况,随后他又对热成像设备进行了优化,比如,调整了测温距离,在0.5米-3米之内都可以测到;针对数据采集有1秒钟延时的情况,借鉴铁路部门的经验,设计了进楼路线,大大提高了测量效率。

这套热成像设备“上岗”后,既替代了测温人员的值守,也避免了人员近距接触,备受好评。而在“客串”了半个多月的“测温员”后,这款热成像设备本周已重返实验室,干起了监测产品的“老本行”。“它现在对产品的监测也更加准确了,而且报警功能还可以实时报警,算是‘升级换代’了。”许均江笑着说。

  每天“扫楼”工作量大效率低怎么办?  

  研发“人员返居指数”成社区排查“法宝”  

社区防控是疫情防控的落脚点和难点,为了排查外出返沪人员信息和隔离情况,社区工作人员每天都要深入社区“扫楼”。市北供电公司的党团员志愿者也兵分两路,到曹杨街道和芷江西路街道,配合社区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为了准确排查外出返沪人员信息和隔离情况,“红马甲”们在小区楼道上下反复,微信步数很快就突破2万步。

“光靠‘人海’战术不行啊,有没有方法可以做得更好?”面对每天社区“扫楼”中不时出现的“家里没人扑了空”、“信息收集不全不准”等问题,做了100多小时社区服务后,志愿者许鸣吉不禁感慨:“为什么不用沉睡的‘电力大数据’金矿,为防疫一线‘赋能减负’呢?”

于是,汇聚了青年创新技术骨干的市北“3108”研究室的青年志愿者们开始了头脑风暴。“我觉得可以提出社区人员的返居指数,通过对用户用电量的监测,判断小区居民是否实现14天的隔离以及有多少人正式参加了工作。”为了将社区防疫难度量化,研究室成员张希鹏首先提出了“返居指数”的新概念。

“居民能采集到的数据很少,只有零点的平谷信息”“这种做法可行,但可能主要限定在社区监管困难的小区”“上班族的用电特征早晚高峰比较明显”……对于这个新概念,大家积极讨论,很快就成立项目组,展开了《基于电力大数据的人员“返居指数”的研究及应用》课题研究。

从2月17日到21日,曹俊杰、周毅、卢霄依、陈莉等专业骨干提供最强“数据后台”,张希鹏、齐拯、汪诗怡、刘杰等新员工充当“智慧大脑”,大家立足相关电力数据,建立返居系数模型和用电行为特征值模型,合力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研究报告。2月21日,历经四版的《基于电力大数据的人员“返居指数”的研究及应用》报告正式出炉。

开发完“返居指数”的隔天,志愿者们迅速投入实际工作,参照正准备去“扫楼”的曹杨一村126号等两栋楼进行实例应用。工具准确显示,在春节期间共11家离沪,截至2月6日其中9家已返沪,返居后相关家庭未离沪。

实际检验显示,基于电力大数据的“人员返居指数”效果看得见、摸得着,原先每天去社区“扫楼”既耗费时间和人力,效果也不甚理想,而这一“神器”通过对社区居民的用电数据分析,将社区防疫难度和隔离情况数值化,提高了网格化监视管控的效率,为街道和社区提供更全面和可靠的防疫数据支撑。

“多亏了市北志愿者和电力大数据‘法宝’。”曹杨街道相关负责人感慨说:“我们社区工作者年纪比较大,要跟踪这么多返沪信息实在有难度,志愿者真是帮了大忙!”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