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时评|织好上海入境网,绣花针里见功夫
2020-03-06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评论员  尚青平

今天举行的上海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披露,3月6日0-12时,上海新增3例确诊病例,为境外输入型病例。疫情在全球蔓延,面对不断加大的输入性风险,上海作为国家重要对外口岸,当机立断,升级加码更为硬核,被称道为“多此一举”的守“门”措施。

上海此次虽然新增3例确诊病例,但并没有给城市带来任何慌张。3例均为海关移交,入关即被隔离观察,未去过其他场所,而浦东国际机场已严格落实相关消毒措施。一系列举措干脆利落,安定人心。

众所周知,上海作为我国联结世界的枢纽门户,一举一动,都影响深远。面对输入性风险,一方面,上海并没有向世界关闭城门,展现了上海作为全球大都市的开明大度;而另一方面,上海在口岸管理上细腻严格,显示了上海管控疫情风险的负责任担当精神。

上海已明确,凡是在进入上海之日前14天内,有过韩国、意大利、伊朗、日本等国家旅行或居住史的,一律实施居家或集中隔离健康观察14天。与此同时,海关在各出入境口岸采取严格的“三查、三排、一转运”措施。

如今,在延续前期严格入口、落地和场所管理的基础上,上海又“多此一举”,对中转、入境检查虽未见异常的外来人员,开出“直通车”,一管到底。

发热不是感染的唯一症状,体温检测不能作为入境者的唯一“健康通行证”。因此,专车接送,减少人员接触风险,这是一种科学而理性的态度,对于任何“轨迹”的可追溯、可管控,才可能在万一发现藏匿于其中的确诊病例时,我们还能有底气地说一句:入关即被隔离,在沪没有活动轨迹。

疫情防控有复杂性。从全国来说,各大城市入境管控,都要基于各自相应的形势背景和软硬件条件。上海,由于特大城市的特殊性,海关这道大门,不仅仅是为上海而守,也是为全国而守。因此,“凡入境中转即参与管控”,这样的硬核举措,是源自上海立足自身着眼全国大局的风险意识,也是上海城市治理的“绣花针”在下足功夫,为上海市民、也为全国疫情防控网,扎牢上海篱笆。

​青年报·青春上海评论员 尚青平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