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党员最美守护者|宁可缺席考博,也不缺席抗疫
2020-03-24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ECMO(体外膜肺氧合),被誉为危重症患者的“救命神器”。有人说,疫情战场上,医护人员在的地方就是火线,他们在最危险的地方组成防线守卫后方安全。在火线上还有这样一支ECMO医护团队,他们直面死亡,一次次从死神手下抢救生命。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组织了四批抗疫医护团队前往武汉——疫情最严重的地方,来自呼吸科的90后邹海很荣幸地成为了其中的一员。在一线战“疫”,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邹海说,作为一名“90后”党员,必须用实际行动践行入党誓言,宁可缺席考博,也不缺席抗疫,真正把青春绽放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虽有纠结    但救命远比考博重要  

“我不能选择自私,考试可以再考,但患者生命只有一次。”邹海仍然记得选择从医的初心使命,收到李圣青教授在科室微信群里发出的支援武汉信息后,虽然有过一丝纠结,但片刻后,他还是递交了请战书。

“我自愿加入援鄂医疗队!党和国家有需要,我理应冲锋在最前线;我27岁,还年轻,有体力有精力还能吃苦耐劳;我未婚,没有老人和孩子的牵挂,是最合适的人选……”

面对武汉疫情危险程度尚不明了、感染风险极高的情况,邹海并没有丝毫犹豫;只是纠结会错过复旦大学呼吸专业博士研究生的考试。从医以来,他始终没有放弃继续深造,充实自己为患者提供更精准有效的诊治,这是他的心愿。举棋不定之间,心中的天秤瞬间向对于武汉患者的牵挂倾斜,他下定决心加入逆行者的队伍,支援武汉!

来到同济医院光谷院区ICU病房,接受的全是新冠肺炎危重症病人。ICU病房设有30张床位,全部住满,基本上所有的患者都是危重症型新冠肺炎。“最严重时候,ICU病房内两位医生值班,说这边的患者‘不行了’,一位医生马上冲过去;但是,另一床的病人也不行了,又一名医生又飞快冲到那床去……有的患者前一秒还在吃包子,后一秒病情就突然急转直下,还没等我们反应过来,心电图就成直线了,确实让人感觉有些崩溃。”

领队李圣青教授是华山医院呼吸科主任,经历过SRAS。在这位专家看来,与新冠肺炎的惨烈程度相比,SARS算小巫见大巫。尤其是危重症患者,救治难度比SARS还大。

为了使救治效果达到最优,邹海主动要求冲在了最前面——采集咽拭子标本、调试呼吸机、深静脉置管、管理ECMO——这些工作内容常规操作起来就颇具难度,而如今身着密不透风的防护装备来进行,更是一种挑战,一个班次下来,全身被汗水浸透。

  24小时守护    机器一报警都会很紧张  

ECMO技术俗称“叶克膜”“人工肺”,其原理是将体内的静脉血引出体外,经过特殊材质人工心肺,旁路氧合后注入患者动脉或静脉系统,起到部分心肺替代作用。

然而,置管仅仅是第一步。ECMO从置管到拔管的这段时间,病人们必须由ECMO护理团队专班守护,每小时测定凝血时间、机器流量和观察转数,以及观察氧气瓶够不够。

“插管成功,并不意味着就能救活患者,ECMO的管理是个精细活儿,稍有不慎就不是救命而是致命。ECMO医护团队非常重要,只要机器一报警,大家都会很紧张。”邹海说,由于危重症患者治疗周期长,往往交班时都不能恢复正常,随时可能出现意外情况。因此ECMO的每位队员都会24小时绷紧神经,时刻保持警惕。这个“守”的过程很艰难,如果救不活,大家都会很受打击。   

“上了ECMO,队员们都时刻牵挂着。即便回到酒店,也很难入睡,手机一刻不敢离手。每一位患者的病情变化都让人揪心。”几天前的一个晚上,从晚上8点开始,邹海的微信群“ECMO护心小组”的信息就没停过,之前状态一直稳定的病人出现了血小板进行性降低,初步判断可能出现了肝素诱导性血小板减少症。

“尽快输血浆,暂停肝素泵。”“数字又显示缺钾了,尽快补钾”……治疗建议一条接一条发到群里,参与队员几乎都在群里在线支招。一直到晚上11点半左右,这位病人情况相对稳定了,微信群才开始静下来。

邹海说,这样危急的情况时有发生。有次半夜一点,某位病人心脏骤停,所有医生都在第一时间到齐了,包括不值班的。生命大于一切,没有人有怨言。

  神奇的话疗    熟悉的声音让她平静了下来  

然而,ICU病房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远远不止于抢救和护理。

10床是一位58岁的胡阿姨,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合并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专家讨论后决定进行ECMO+CRRT治疗。经过紧张的救治工作,胡阿姨的病情开始慢慢好转,3月19日顺利撤离ECMO。

然而,撤机之后的胡阿姨却非常消极,口口声声喊着“不想活了”。邹海告诉记者,在治疗过程中,ECMO两根很粗的管子会放在病人的身上,病人如果没配合好,管子就会自动报警,报警声常常让胡阿姨感觉到害怕。

当时胡阿姨说想自杀,她说的是湖北家乡话,队员们听不大懂,只能慢慢揣摩她的意思,后来终于懂了,原来她想给女儿打电话。队员们立刻帮她联系了女儿和她的姐妹,电话里听到熟悉的声音后,胡阿姨慢慢平静了下来。

“话疗,也就是心理干预,是很最关键的一步,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救治的成功率。”邹海告诉记者,在对胡阿姨的治疗中,他们不时地对她进行心理干预,加上这份来自家庭的温暖,让胡阿姨看到了希望。”

和胡阿姨一样,8床的李爷爷,刚送进ICU时,肺部感染非常严重。在ECMO结合CRRT之后,老人的生命体征慢慢平稳了下来。但是,和大多数危重症患者一样,在撤离呼吸机后,老爷爷的情绪极其烦躁。队员们发现,老人口中一直在念着孙女的名字,于是帮忙联系上了他的孙女。在视频里,孙女给老人拉了一首小提琴曲,优美的旋律,让老人紧皱的眉头慢慢舒展了开来。

“救人,也要救心”。邹海说,对于危重症患者而言,管子卡在喉咙里或者气管里,会让人极其难受。在镇痛药物的作用下,这些患者的活动能力降低了,但其实人还是清醒的,所以队员们会想各种办法,如通过语言的刺激等,给予他们生存下去的信心。

  武汉前线    很多老党员都争着进ICU病房  

3月22日,邹海在武汉火线入党了,成为了一名光荣的预备党员。那一刻的激动,他说会一辈子铭记在心。

“对我影响最大的老党员,是我们的队长李圣青教授,也是我们临时党总支的书记,她曾经是一名军人,也总是以军人的标准在严格要求着我们。她最朴实的言语中却时刻透露出在国家有危险的时候,我们必须挺身而出。”

说到身边的老党员,夏敬文副教授,这位曾参加过汶川地震等多次灾难救援的老党员,让邹海的感触也特别深。不久前,夏教授的父亲突发心脏骤停不幸去世。然而这位老党员并没有放弃,稍作调整之后,又很快返回到战场上。

邹海告诉记者,在武汉前线,很多老党员都争着进ICU病房,进ICU就意味着被感染的几率更大。虽然一批又一批危重症患者出院了,但是ICU病房的工作从来没有轻松过。

“在这场战斗中,我真正感受到了党的号召影响力如此之大,我也想成为一名党员,和那些老党员一样,用我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回报我们的人民,正如党章上所写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邹海说,无论是华山医院的张文宏教授、李圣青教授,还是夏敬文副教授……这些老党员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他,在武汉一线的他也迅速成长了。为人民服务,绝不仅仅是念念口号而已,必须要落在实处。

在武汉一线,不断攻克难题、创新救治模式已成为这些“90后”党员的抗疫常态,但他们丝毫不觉疲累,并且会经常因为一些小的突破而互相鼓劲,持续进步。前不久,习总书记在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的回信中提到: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邹海说,作为一名“90后”党员,也必将以此为基准,继续用实际行动践行入党誓言,宁可缺席考博,也不缺席抗疫,真正把青春绽放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