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红的心中蓝蓝的天
2020-03-29 生活

文/秦梳

本期主题:别致心境

别致心境是什么样子?

是夜晚林间风起,看星如萤,手可摘星。

是橄榄庄园梦圆,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是驾驭外界之变,如变色龙,欣然应变。

是点亮星星之火,乘燎原势,照亮世界。

是自我建立契约,容受万物,而难自弃。

……

我心里的别致,没有固定的名字或是色彩,但是必有一抹明亮的撞色,平常而不平凡。就像罗大佑歌词《追梦人》唱的那样:“红红心中蓝蓝的天,是个生命的开始。”但愿此生贞如初,坚持别致,别无二致。

《生活的故事》 

作者:[俄]康·帕乌斯托夫斯基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7

夜里树梢仿佛消失在空中,

如果起了风,

星星宛如萤火虫在树枝间飞来飞去。

帕乌斯托夫斯基的作品清新自然,如阳光般明媚,其中蓄满凝缩了的青春能量。书中文字神采飞扬,激动人心,没有颓唐的情绪,有的是对往昔岁月的追溯回望、对创作历程的思考探索、对大自然空灵淡远的诗化描绘。作者还艺术化地书写了与之同时代的作家,诸如布尔加科夫、巴别尔、谢维里亚宁等人的生平轶事,此外还着力刻画了船夫、马车夫等普通人物群像,行文间流溢着生活的厚重感和纯美诗意。

读的过程中,你将收获到南方大海带着咸味的气息以及耀眼炙热正午时分的光芒。你会发现,他不是一个像安徒生和格林那样的童话讲述者,他是一个故事讲述者,他用他的故事减轻了善的难度,减轻了人们用新目光看世界的难度。

《普罗旺斯的别致生活》

作者:[英]卡萝尔·郡克沃特 

出版社:南方日报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12

自懂事以来,我一直梦想拥有一座能眺望大海的屋子,哪怕是破旧的也好,只要别致就行。

橄榄庄园是地中海的传奇,从一个废弃的老旧庄园变成了“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梦想庄园,变成了蜜糖和牛奶肆意流淌且处处散发着橄榄清香的乌托邦。作者的笔触细腻,无论是可爱的动物,抑或花草树木与人,都让人觉得如此鲜活。读的过程中,忍不住会把自己想象成作者,和认识的、不认识的各种新友旧知一同享受着法国南部阳光的照晒,呼吸着地中海的气息,吃着泳池边上新鲜水果,大口喝着自制的美酒,在爵士乐美妙的旋律中彻底放松,天边的星星闪烁至黎明。

这样的生活怎能不别致呢?有人说,如果将此书拍成电影的话应该不会比《托斯卡纳艳阳下》差。为了理想的生活努力奋斗,幸福的同时当然会交织着辛酸。虽然艰苦的工作和坚定的意志并不能改变命运,但问题在于坚持。坚持与一个美好的信念一路同行,最终你会发现所有的美丽都在这个坚持的过程里。

《罗马阳台 世间的每一个清晨》

作者:[法]帕斯卡·基尼亚尔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10

每个人都带来他自己那小小的火把,汇集在照亮世界的大火把中。

这是两部小说的合集,是关于艺术家的故事。《罗马阳台》用类似诗歌的形式讲述了一位版画家的艺术生涯。《世间的每一个清晨》描写一位伟大而低调的大提琴艺术家的一生,后被拍成电影《悲伤在日出时终结》。

作者的叙事手法很有欧洲文艺工作者的风格,绕过对关键事件的正面描写,或细细碎碎由一个又一个角度、在各种各样的视野中说给你听,或从其他人其他事中由你自己推导而出。正如作者自己写的那样,人在走向衰老时,越来越难聚精会神于他所穿越的景色的绚烂,于是不如就遮掩着欲语还休,细腻着一带而过。因为终有一天,人会被周遭的景色穿透。

《大河湾》

作者:[英]V.S.奈保尔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14-8

世界如其所是。那些无足轻重的人,那些听任自己变得无足轻重的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位置。

《大河湾》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奈保尔的代表作之一,它的主题不是只有非洲,而是与每个人都相关的,更为宏大的东西,那就是变化,以及面对变化时的身份焦虑与角色扮演。书中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主人公萨林姆是在非洲东海岸生活多年的穆斯林家族后裔,冷眼旁观的观察力使得萨林姆发现自己所在的群体已经落伍。变化来临,他选择“不听任自己变得无足轻重”,自己驾驭自己的命运,接受未来岳父在非洲内陆河湾小镇转让给他的小店,欣然出逃。除了描绘环境之变引起的人心之变,本书的另一个特点就是着力表现了主人公对人对事态度的不断摇摆变换。

在读的过程中,你会发现主人公的目光如同一只变色龙,接受现代教育的非洲新人、领地的新生活、总统的亲信、欧洲的荣光,在他变换的目光下都现出了原形。变色龙的目光也是本书的叙事节奏,正是靠着对所遇之人、所感之事不断变化,步步深入,层层递进,抽丝剥茧地消解式描绘,使得事物的意义得到全方位深刻呈现。

《人各有异》 

作者:[美]E.B.怀特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7

我揣了事关一段天机的密函,

在世间行走。

《人各有异》是怀特最著名的随笔集,自1942年初版以来从未绝版。写作背景是在1938年冬,怀特正在《纽约客》事业顺遂之际,突然坚决转身,跑到缅因州去当农民,由春到夏,由秋入冬,亲手操持了一个农场。他要建立的,是一种简朴的、审美的生活,虽然这种简朴的生活有时也需要惨淡经营,忙个焦头烂额。

我们因此得见这一本书是一本慢书,不妨慢慢去读。作者以和缓但真诚的语调,将“我们”如何,改换为“我”如何,特此表达一种心境、一种态度。虽然在“便捷高效”的现代生活中,态度似乎不太重要,心境亦无以谓,但生活的简陋化却是致命的,再进一步,你就与乏味沆瀣一气了。所以作者提醒我们:人与自己订有极其重要的契约,必须保持自我,又能容受万物,独立自强,凭借与此一星球的偶然遇合,随机应变,又像猎犬一般执着,不离不弃。

​文/秦梳

来源: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