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最后一支援鄂医疗队今返沪!1649位最美逆行者全部回家
2020-04-10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我们在一起,等花开疫散。”这是出发时,第六人民医院援鄂医疗队员每个行李箱上都贴着这句话。在武汉雷神山医院坚守了52天的他们今天终于回家了!4月10日,六院第三批援鄂医疗队51人从武汉启程回沪;而他们,也是上海市最后一支回沪的援鄂医疗队。   

“出征之日的景象仍历历在目,而今天,我们即将踏上归途。感谢橙色军团中每一个台前幕后的英雄们,感谢雷神山和武汉当地各界的关爱和支持,你们给了太多的爱和感动。”离开武汉雷神山医院,和每一位队员一样,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90后护士黄翠琴心中有着太多的不舍:今天的凯旋是大家齐心协力的结果,我们互相温暖的心似樱花般烂漫。   

 他们圆满顺利地交出这份“答卷” 

昨天是医疗队在雷神山的最后一天,黄翠琴感觉仿佛是一场梦。“我们如此短暂的相逢,一晚上梦里都交织着出发前与家人同事的依依不舍,与雷神山的惺惺相惜,醒来都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是上海还是武汉……”     

“上班路上,公交车摇摇晃晃,只希望车子开得慢一些,好让我再仔细看看这条每天迎着朝阳出发,再在夕阳余晖中踏上归程的道路。越是临近离别,越是舍不得……最后一班岗 必须站好。车厢里很寂静,大家都在看着窗外,忽然有小伙伴哼起了我和我的祖国,歌声在车厢里激情回荡,内心澎湃,此时此刻离别的伤感开始宣泄……”深夜,想到即将离开武汉,黄翠琴毫无睡意,她在日记中记下了这些。     

无畏出征,凯旋归来!黄翠琴说,在雷神山医院,队员们同心协力组建病房,科学管理,发挥各科护理特长,用生命守护生命,与武汉人民守望相助,护佑健康,共饮一江水,护鄂心连心。    

“我们的橙色军团将上海精细化的管理理念带到武汉,医疗队中既有资深专家教授,又有年富力强的青年骨干,涵盖数十个医学专科和护理专科,每一个人都怀着强烈使命感与热情投入抗疫前线。”黄翠琴说,疫情如同一场大考。经历了艰苦奋战,医疗队在雷神山医院圆满顺利地交出这份“答卷”。今天的凯旋是大家齐心协力的结果,我们互相温暖的心似樱花般烂漫。

 她用“大孝”告慰着逝去的亲人 

面对疫情,六院感染科医生李丹主动请缨。其实,她刚刚经历了亲人的离开,但驰援武汉的决心却丝毫没有动摇。“亲人的离开,让我更感受到生命的脆弱,深深体会到身为医者的使命与责任。我想去武汉,去帮助更多的家庭,让他们能够早日团聚。”李丹说。    

在武汉雷神山医院的每一天,李丹和队员们一起和新冠肺炎病毒作斗争。看着一位位患者治愈出院了,她从心里为他和他们的家人高兴。    

马上就要回上海了,回忆起着52天发生的点点滴滴,李丹更加坚定自己当初的决定是正确的。“没有上下级,只有队友,真心觉得被温柔以待,感谢这个集体。”    

作为一名白衣战士,李丹正是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战场中最美丽的“逆行者”。

 妈妈,就是重任在肩的雷神勇士 

两天前,武汉终于解封了!那一刻,急诊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周伟十分激动,这是所有人一起努力,才换来来之不易的曙光。“我们逆行武汉不负此生,值得纪念,但不能让它成为我们今后工作生活的光环。因为我们是白衣战士,驰援武汉只不过是换了一个地方工作。今后我们将继续轻装上阵,笑对人生。”     

在雷神山医院,周伟在ICU坚守了31天。病房里有一名姓钱的患者,是新冠肺炎的危重症患者,自ICU成立后收入,医护人员为他上呼吸机后,再上ECMO,在ECMO团队和医护人员的精心救治后,成功脱机。成功脱机的时候,患者竖起大拇指,令周伟十分感动,也很有成就感。患者后转于当地康复医院,目前恢复良好。周伟在结束ICU的工作后,又回到C2病区,继续战斗。   

知道妈妈马上就要回上海了,周伟的儿子特别兴奋,想去机场接妈妈回家。在儿子眼中,周伟就是“重任在肩的雷神勇士”,为自己的妈妈感到自豪!   

和周伟一样,离家的日子,肾脏内科护士徐邱婷最惦记的就是家中的孩子。“儿子上幼儿园要信息登记了,居住证的事情还没有搞定。我人不在上海,不太放心老公办事,心里还是有些着急的。现在听说10日要回去了,那就能赶上儿子入园信息登记了。”作为家里半个顶梁柱的徐邱婷也操心着孩子上学的事宜,她是白衣战士,同时也是一位平凡的母亲。

 我们随时可以再次投入新的防疫战斗中 

白衣执甲,带着责任和使命;驰援武汉,秉承救死扶伤的天职!他们坚守雷神山医院,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六院援鄂医疗队所负责的雷神山C2病区实现了患者“零死亡”、“零复阳”、医务人员“零感染”,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达到100%。     

“我们有幸见证了武汉人民的坚韧与勇敢,我们有幸看到了武汉这座英雄城市的重启,我们有幸亲历了雷神山医院最后一个普通重症病房的关闭。六院医疗队不负所托,圆满完成医疗救治工作,全部队员平安而归!” 出发前,六院援鄂医疗队领队范小红感慨万分,“最让我舍不得的是武汉的医生和患者。忘不了与武汉同行们的共克时艰;忘不了与武汉患者们的休戚与共。在艰难时刻,我们始终守望相助。”     

当前疫情肆虐,上海也面临境外输入的压力。领队范小红说,如有需要,他们随时可以再次投入新的防疫战斗中,毫不松懈做好境外疫情输入防控工作,抓细抓实疫情防控各项工作,用心用情为群众服务,为彻底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再立新功。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