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韶华,时不我待!上海创新创业青年热议市长“金句”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
今天举行的2020年上海创新创业青年50人论坛开幕式上,市委副书记、代市长龚正根据自己生活、学习40多年的经历,送给广大青年朋友们五句“金句”,在与会青年中引发热议。
这5句金句是——
每个阶段要努力完成每个阶段的任务,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世界上什么东西都有得卖,有得买,但是就是没有卖后悔药的。
要做一件想做的事,就要做若干件自己不想做但是必须要做的事。
我们往往不能改变客观,不能改变别人,但是我们可以调整自己。改变自己工作学习的方式和角度。调整自己就等于改变了客观,改变了别人。
始终要处理好雪中送炭和锦上添花的关系,实现综合效益最佳。
要朝着最优方案去设想、去努力,但是我们很多情况下要实施的是次优方案甚至是第三方案。这件事情要不要做并不是说这个方案是不是最优,而是说只要朝着最优方案前进。要只争朝夕,抓住机遇,转危为机。
华润雪花啤酒行政副总裁朱江柳对“要做一件想做的事,就要做若干件自己不想做但是必须要做的事”印象深刻。
“这些年我身边有很多创业的朋友,其中有不少是因为感性的驱使去投资创业。曾有一位朋友,他在第一家店关闭后筹备开第二家店,我们问他,你这家店如果要做到收支平衡的话平均每天需要卖出多少杯产品?他说他还没算过,而这已经是他的第二次创业。大家应该可以猜出第二家店后来的故事了:它也消失了。”
朱江柳认为,坚守创业最初理想的纯粹性,和企业需要生存壮大、实现商业拓展蓝图的过程中不得不做出的各种修正和妥协,几乎是所有创业企业需要长期面对的抉择。“在这块平衡木上走好走稳,是青年企业家的必修课。回到个人来说,也许你对技术、对营销充满热情,但对财务完全提不起兴趣,但若要经营好一个企业,你就必须逼自己学习基本的财务管理知识,逼自己习惯于和财务报表打交道。”
今年才38岁,却已经当了23年程序员的上海泽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TO张元刚对于最后一句“转危为机”感触颇深:“2012年,迫于公司成本上涨的压力,摆在我们面前的就两条路,一是将研发部转移到武汉、西安、成都,来降低人员和房租成本,二是研发新的开发工具来提高生产效率。我们选了后者——开发新工具UCC。”于是,几个合伙人边挣钱养活公司边小额投入,中间因为销售缺陷和管理缺陷,一度两次快发不出工资,加上外部的嘲讽和内部的不解,公司人员流失,开发几度快要停止。
“2015年,我们让几个普通本科毕业生,用3个月掌握技术并自己开发软件。2016年,我们再次提出‘人人会编程’的战略愿景。2018年,在工业制造、金融设备和节能环保领域,公司实现了业务收入的突破,2019年建设线上社区。”到了2020年,国家人社部和教育部明确人工智能和物联网人才的巨大缺口,张元刚的辛苦积累成了机遇——公司分别在上海和云南创建人工智能与物联网学院。
“龚市长说‘明天再早也是晚’,正是‘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时代紧迫感,创新创业的确是不负韶华,时不我待。尤其是当下,全球疫情背景下的创新创业,更需要主动作为,树立信心,抓住机遇。”爱迪实验室创始合伙人胡冬觉得每句金句都让他很受启发,“做好一件事情,需要有很多的投入,也需要有很多的忍耐,是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的战略定力;不能改变客观,但可以调整自己。创新创业不能使用蛮力,需要讲究方法论和科学性;把握事情轻重缓急,创新创业不能做伪需求的事情,要聚焦刚需痛点,把握和营销亮点之间的关系;做最好设想和最坏打算,恰恰是每一个创新者,每一个企业家的必修课。”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