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生在家用A3纸贴墙上当黑板视频录课,成功收获母校Offer
2020-05-01 青年

第一次参加线上面试。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五一之际,华东师范大学2020届孟宪承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毕业生刘斯琪在银川一中官网公示栏上“拟被银川一中录用”的公示信息顺利结束。怀揣着早日正式签约的期待,她向记者回顾自己在疫情期间的“非常规”求职历程。部分插曲至今看来依然显得有那么点“一波三折”,但她相信,机会总是垂青有所准备的人。

 坚守初心  回家乡续写教育梦想 

早在去年11月份秋招时节,一心想当数学老师的刘斯琪其实在求职路上已有不错的斩获。

专业成绩过硬,拿过国家奖学金,也是校级优秀学生,让刘斯琪在秋招时就有机会签约。因为家乡宁夏公费师范生双选会比较晚,去年12月份,她开始在上海和杭州参与了一些招聘会积累求职经验,没想到有3所学校抛出了橄榄枝,但最终她都放弃了。

刘斯琪告诉记者,在一次应聘中,她碰到了一位复旦毕业返回家乡武汉当老师的小姐姐,她的一句“上海这边有很多优秀的人,可能并不缺你这样一个优秀的人,但是你回到你的家乡之后,一定会有更大的作用。因为那里的教育事业更薄弱,更需要年轻的血液补给和贡献”,让刘斯琪的回家乡从教的决心更加坚定。

作为从宁夏走出来的公费师范生,刘斯琪的初心就是“反哺家乡”,为建设家乡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青春之力。于是,她更加坚定自己未来的选择,回到宁夏,争取进银川一中,这不仅是宁夏最好的高中之一,也是刘斯琪的母校。因而,当去年12月底回到家乡时,刘斯琪已经做出了重新求职的决定。

 宅家刷题录课  为求职积蓄力量 

今年1月份,为原本定在2月份的宁夏生源地公费师范毕生双选会做准备,侧重刷高考题和教学设计,累计刷高考题20份,备课侧重必修五本书准备了35节的教学设计;1-2月份,对重点课程进行模拟授课,讲课、录课、调整改进,一共录了18节……这是刘斯琪在专业上的自我准备。

由于教师岗位的应聘,需要笔试和面试,因此,刘斯琪还要刷一些高考题来证明自己的做题能力,也需要通过讲课来表现自己上课水平。“每天基本上就是早上刷题,下午开始备课。”刘斯琪一般录制视频再通过回看的方式纠正自己的教姿教态。“我觉得,这个过程里,我的教师专业技能提升了很多。”刘斯琪说,因疫情关系,实习、面试有所耽搁,很多实战中磨练的机会相应减少。通过不断自我训练,避免生疏。

印象最为深刻的一次面试经历发生在2月中旬。当时是一次在家里的线上面试。学校当天早上9点通知学生们,要在12点之前准备15分钟的模拟授课视频以及详细的教学设计。“因为家里没有黑板,于是,我们家就赶紧用A3纸贴在墙上,拼成一块黑斑,让我来试讲,我用马克笔写着板书,请父母帮忙拍下了视频。”

除了小黑板准备上略有不足外,刘斯琪对于讲课已经有了之前充分的准备。因此,经过那次有惊无险的面试后,刘斯琪家人问熟人借了小黑板,这样就可以让她在家里练习,为之后可能再出现的线上面试做好充分的应对。在她心中,有了黑板好像也因此有了一个真实的舞台一样,各方面的模拟都更接近现实了。通过后来的训练,刘斯琪让自己的语速与手写板书也变得更加同频。

借到黑板以后录课。

 录视频纠正不足  拿到offer了 

对于师范生来说,求职前期的讲课准备是必不可少的。刘斯琪觉得,不管是讲课能力还是做题能力,其实应该从大三就开始去着手准备事情,这样对于后面面试就会有很好的铺垫。同时,自己提前录视频纠正不足被证明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方法。

“这也是我们老师传授的一个方法。通过录制视频,回看自己的讲课过程,以便直观发现自己表情、语言、动作上的瑕疵。”刘斯琪说,她就从视频中发现自己在语句衔接中特别喜欢用“那么”两字,而且自己语音语调易“平铺直叙”而没有起伏。在发现这些问题后,她就慢慢地通过改变重音,稍事强化抑扬顿挫之感,同时提醒自己尽力回避口头语。在点点滴滴的积累中,刘斯琪正呈现出一个更为优秀的自己。

最终,刘斯琪接收了银川一中的橄榄枝,这是省内数一数二的高中,也是她的高中母校,是她最中意的一份Offer。能将自己四年所学用到家乡的教育事业,刘斯琪很是期待。

另据记者从孟宪承书院获悉,大学通过与省厅精准对接,“打包式”帮助学生就业。其中,原定于春节后2月中旬即启动的宁夏公费师范生双选工作,也不得不推迟到4月初才进行。特别是双选公告发布后,就一些同学应聘材料不齐全,大学与省厅迅速达成共识,根据疫情特殊情况,采取了先参加“双选”,再补齐材料的人性化做法,给学生顺利求职吃下了“定心丸”。

与此同时,华东师范大学一年一度的“就业服务月”活动也转战线上,助力毕业生在疫情背景下,继续增强就业能力和效果。目前,孟宪承书院推出了八个系列活动,涵盖公费师范生就业政策解读、就业形势分析、求职技能指导、朋辈经验分享等多样化内容,与学生在云端亲切互动交流。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