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重的病人 我来看管!”
2020-04-20 青年


文 |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周胜洁 图 | 由受访者提供

“如果我来更早一些,会得再多一点,该多好。”这是自2月19日到达武汉,进驻雷神山医院后,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护士张盈最深的感触。这名90后党员,一进病房就主动要求:“最重的病人我来看管!”

此次出征武汉,张盈错过了儿子的2岁生日,但相比遗憾,她觉得援鄂的选择更正确,因为她用行动证明了,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有青春力量在助力。

进病房前的请缨“最重的病人我来看管!”

“我是党员,可以随叫随到,我可以去武汉支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张盈就跟护士长表了决心。

这名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护士,一开始也是从网络、电视渠道关注武汉的疫情。网络上那一声声武汉市民的求助,电视中那一幕幕需要救治的病人,常常让张盈看得泪流满面:“我应该去那里,他们需要帮助。”

2月17日,张盈刚出夜班,在交班时被通知,两天后,随上海第八批援鄂医疗队出发,支援武汉雷神山医院。她毫不犹豫地答应了,都没想过,出发后的第三天,是自己宝贝儿子2岁的生日。

此次他们接管的是雷神山医院感染三科一病区,她负责舱内患者的护理治疗。第一个班次是晚上8点至次日凌晨2点。进舱前,张盈主动提出了一个要求:“最重的病人我来看管!”

第一次进舱,从舱内走廊工作区域,一路拉开一道道门,走到缓冲区域时,她稍作停步,这道门后就是病房,那一刻,肃穆的气氛让她有了一丝紧张、害怕。深吸一口气,她拉开了那道门,走进了病房。

40余位病人,平均一位护士负责8人。打针、发药、测体温,此外要将饭菜送到病人床头,帮忙打水、倒垃圾等。     张盈照顾的病人中最重的一位患有尿毒症,氧饱和低,病情危重。张盈在岗时,一颗心一直悬着,如果手上事儿都完成了,她就会在舱内走廊不时巡回,查看病人情况,随时监测数据。她时刻守在病房门口,她希望所有人都好起来。

一句“谢谢侬”“眼泪差点夺眶而出!”

张盈逐渐习惯了防护服包裹下带来的闷热,在与病人逐渐熟悉的过程中,病房也显得不那么肃穆可怕。

没援鄂前,她听说武汉的病人对各地援鄂医疗队充满了感激之情,她往往被这些温暖所感动。当驰援武汉后,他们的好,她才真正感受到。

16床的阿姨,是张盈2月23日进舱后接触的第一批病人。阿姨是武汉人,有一位上海丈夫,当得知张盈他们是来自上海的医护人员时,顿感亲切,又心疼他们:“小张,你们不容易,跑那么远来救我们。”

一天,阿姨的发绳断了,想问医护人员要一根,张盈里里外外找寻了个遍,没有适合的发绳,只能先给阿姨几根办公用的橡皮筋“救急”。回酒店后,张盈找了几根自己带来的发绳,第二天上班带过去给16床阿姨。

阿姨怕张盈不够用,一直不肯收。“没事的阿姨,我够用。”在张盈一再保证下,阿姨收下了发绳。没想到的是,阿姨竟然眼中含着热泪,向她深深鞠了一躬,还用上海话说了一句:“谢谢侬!”

那一瞬间,张盈觉得自己根本担待不起,只是一根小小的发绳,阿姨却如此感谢,她的眼泪差点夺眶而出。

病人们也都惦记着医护人员。一次,25床阿姨看到张盈就激动地向她招手:“我看到你名字啦!你看是你吗?”说着还拿出手机,翻出微信上转发的链接,原来是那条刊登了上海全体援鄂医疗队队员名字的链接,阿姨特意找到了张盈的名字,指给她看。那一刻,她心中又涌起一股温暖。

防护服画樱花“想让病房变得更轻松!”

其实张盈是一名内向的姑娘,在生人面前话不多。但面对这些独自在病房里与病毒斗争的人,她觉得如果自己再沉闷少言,会让他们内心更沉重,让他们开心、拥有好心情特别重要。

属于90后的活泼,还体现在防护服上。张盈可是同事间的“灵魂画手”,而这个技能是在武汉被挖掘的。刚开始, 大家进舱前只在防护服上写名字。有一天,一位同事将手机递给张盈,说想把热干面的图片画在防护服上。张盈试着画了画,几分钟就搞定了。热气腾腾的热干面,病人们觉得有趣又好玩。

这以后,张盈就成了绘画达人,不但在防护服上画过武汉美丽的樱花、黄鹤楼,画过爱吃的炸鸡、汉堡,结合医院科室,她为消化内科的同事画过肠、胃,为神经科外的同事画过大脑结构,为泌尿科的同事画过肾结石,被公认画得特别像。

一些病人陆续出院,需要做防病毒宣教,她就在同事防护服上画上了洗手步骤,让防护服成为了“行走的黑板报”。

越画越熟练,张盈平均5分钟能完成一次创作,复杂的10分钟搞定。只是自己的防护服上朴实无华,除了名字,也写上她的心愿:大家都快快好,一起回家。张盈灵机一动:“阿姨,我们医院的心理科很有名,医生都很棒。你现在加个微信,免费咨询呢,不要挂号费也不需要医疗费,可划算了。”

“小张,来,你帮我加上。”刚听张盈讲完,阿姨就向她递来了手机。

23床和24床的阿姨看到张盈都会笑呵呵地说:“你又来上班啦!每次看到你笑嘻嘻的,我们的心情也好很多。”     错过儿子生日“有遗憾,但来武汉更重要”    没到武汉前,张盈觉得驰援武汉是一件光荣的事,而真正来到武汉后,她又觉得,自己只是换了个地方,继续做着本职工作,在武汉的每个人都很努力,她的付出不算什么。     有时听到病人们回忆得病初期的经历,那些无助与恐慌,也给张盈内心带来很大的波动,她一直感叹:“如果我来更早一些,会的再多一点,该多好。我就能救治更多的病人了。”

在武汉,她遇到了各路热心人。雷神山医院的维保师傅,给医护人员送来了自家种的草莓;武汉温暖的志愿者小哥哥,为医护人员带来了手冲咖啡,成为一天中的小确幸。大后方也时刻挂念着他们。几天前,张盈就收到了医院神经外科同事们寄来的明信片:“奶茶等着你,蛋糕等着你,我们等着你。”

此次要说有些遗憾,就是错过了儿子的2岁生日,出发匆忙,张盈也没给儿子准备礼物。2月22日儿子生日那天,张盈在做进舱前的准备,忙碌一整天,没时间和孩子视频。那晚,她在朋友圈发了儿子的萌照和自己进舱准备的照片,写下了祝福:“今天我们家小宝贝两岁啦!原谅麻麻不能陪你过生日~武汉加油!市一必胜!”虽然有点遗憾,但比起孩子的生日,张盈觉得来武汉更重要。

这一次,她为90后感到自豪,他们在国家需要的时候站了出来,撑起了这份责任。作为一名90后党员,她更自豪,她用行动证明了,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有青春力量在助力。

文 |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周胜洁 图 | 由受访者提供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