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和责任
文 |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张逸麟 图 | 由受访者提供
作为一名90后的党员,朱蕾与许多同僚一样义无反顾地踏上了援鄂之路。一个多月的坚守,对她来说既是一种磨练,也是一次沉淀,更是一份收获,“来到武汉之前,我们都怀着一腔热血,想证明我们这一代年轻人一样有勇气、有担当;来到这里之后,反而渐渐把心沉了下来,把自己的工作做到最好,就是我们的目标。”
三月份,随着疫情的不断好转,上海援鄂医疗队的伙伴们不断返沪,朱蕾和其他依旧留守在武汉的同事们打心眼里高兴。“这几天我们的微信平台上时常就有伙伴们发来‘我们先撤了’‘我们上海见’这样的消息,每次看到心里都甜甜的,说明武汉正在慢慢地变好,全国也在慢慢地变好。”
1994年出生的朱蕾在大学时就已经成为了预备党员,201 6年来到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后转正,在今年疫情暴发后,她进一步感受到作为一名党员在困难面前身先士卒的勇气和担当,“当我决定递交入党申请书时,我就有‘有困难,党员先上’的思想准备,可有时候会感觉这更像是一句口号。但是今年遇到了疫情,才真真切切地发现这不是一句口号,这是一份担当。”
朱蕾在上海支援发热门诊时,父母还有些担心,“后来张文宏主任在电视里说了‘党员必须上’那番话,父母也觉得女儿是党员,这个时候就应该上,所以他们一直很支持我。当医院发出赶赴武汉的号召后,我们都积极地响应,这次来到武汉有许多年轻的党员,我们就是要用实际行动证明我们这一代人也有那份责任感和担当。”
保持这一腔热血当然重要,可来到了武汉前线,更需要有一份面对困难时的沉着,“人们给了我们前线医护人员很多的支持与鼓励,我们很感动。但是来到岗位上,我们需要冷静,需要沉下心来,医院的领导们不断地和我们强调,不管到哪里,我们都是医护人员,每个人要做的就是把自己的工作做到最好,每一次穿刺,每一次护理都要做细致。这次的经历对我未来的职业生涯是非常重要的经验,以后遇到其他困难,相信我们会变得更坚韧,更成熟。”朱蕾说。
文 |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张逸麟 图 | 由受访者提供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