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教英语,一边带货?东华这个老师的课,太魔性了!
2020-05-15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杨力佳/文 受访者/图、视频 周紫薇/剪辑

“我很开心,为什么?我扶贫了,良心安了。‘良心’英文叫什么,也很简单,就是‘吭科学’——Conscience。”最近,一则双语主播的带货视频,在东华大学的校园里热传,主播人不是别人,正是东华大学外语学院海外考试中心主任杨丹。老师当起主播带货,会玩出什么新花样?

 双语老师主播  教学带货两不误 

打开杨丹的带货视频,你一定会为他的“魔性”折服:只见他一边一本正经地教着英语单词,一边声情并茂地给玫瑰鲜花饼带货,还带出了一种天然的喜感,难怪这段充满魔性的视频受到大家的一致点赞。在因疫情而催生的直播热潮中,老师直播上网课早已经屡见不鲜,可当起带货主播的,还真是不多见。 

“我一直觉得课堂中的英语还是太少了,其实英语无处不在,通过这个方式,既可以扶贫又可以教学。”杨丹说道,“之前录过上课的视频,但这样的短视频还是第一次。一遍一遍,反复录了好多次,终于有了这个版本,其实还是有可以改进的地方。”短短两分多钟的视频里,从产品的颜值、口感、气味出发,关联到良心再联想到品牌代言人,十多个英文单词就这么自然而然地蹦了出来。

“我很开心,为什么?我扶贫了,良心安了。‘良心’英文叫什么,也很简单,就是‘吭科学’——Conscience。”“有同学说了,老师,你是不是商业代言人呢?我是一个介绍者和推荐者,那么可以学习一下商业代言人这个说法,叫Commercial Endorser,而不是许多人说的 Spokesman,那可是外交部发言人的说法。”一如杨丹平时气氛轻松又治学严谨的上课风格,通俗易懂,引人入胜。

主编过《英语高级口译岗位资格证书考试练习口译口语300题》《英语中级口译岗位资格证书考试练习口译口语300题》《中级口译辅导》等专业书籍的杨丹一直觉得,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之以渔不如与之同渔:“我教英文,就让大家时刻对英文加以关注。在课程中融入各种元素,而不只是英文。就像吃鲜花饼,就要想到色香味的英文,从而把英语学习和日常生活以及艺术结合起来,让英语成为一种兴趣陪伴在大家的左右,深入生活的点点滴滴。“

 化身意见领袖  全员扶贫直播 

其实,杨丹的这个视频,只是东华大学这一大波视频中的一个——东华大学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致力于精准扶贫,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不断努力。为了带动广大师生及全球东华校友参与到脱贫攻坚战中,今年针对e帮扶平台进行了一系列推广计划。此次带货策划主要采用推送、视频相结合的形式,依托于东华大学、DHU东小阳等关注者众多的学校官方微信平台,以及Bilibili弹幕视频网等有影响力且深受当代年轻人喜爱、关注度极高的视频网站,使用“意见领袖带货直播”这一新兴却最符合当代人消费习惯的方式,打造出“书记院长代言,教师带货,学生带热度,全员扶贫”的推广模式,层层落实,上级带动下级,下级主动参与,立志于让全校各个年龄阶段的老师、学生都自愿参与其中,在帮助盐津的同时收获快乐,为国家实现全面脱贫的目标贡献力量。

据校办负责扶贫工作的余思宏老师介绍,教师不仅要传业,更要授道。对自己最敬佩、最信服的老师,学生很可能会模仿老师的扶贫行为、跟随老师一起参与到精准扶贫中去,因此邀请了各个学院的人气老师来带货。为确保效果,出现的各院人气教师均是学生留言投票的结果,学生点赞数最高、呼声最高的教师均在其中,除了外语学院杨丹老师外,还有上海国际时尚创意学院丁哲老师、管理学院李嘉晨老师、体育部王喆老师等,风格或温情或搞笑,或贤惠或轻松,为了助力扶贫,各位老师都解放了天性,“豁出去了!”

教师带货具体产品的视频发布当天,e帮扶的东华贡献度增长迅速。为充分应用教师带货的效应,工作组改变了发布方式,由一期发布多个教师带货视频,改为每天发布一个教师带货视频,突出每个老师的个人特色与人格魅力,使关注度和销量最大程度得到带动。

对话东华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杨帅

全校齐上阵!扶贫,东华是认真的

记者:这次的策划主要分为六期是吗?可以具体介绍一下吗?

杨帅:是的。分别是活动预热、院长书记代言、人气教师带货、校友呼吁、辅导员带货和盐津学生专辑。每个部分都有不同的考量。比如院长书记代言部分,考虑的是各院院长、书记均为各大学院领路人,在我校老师、学生心中权威度、可信度、关注度都极高,适合作为首期代言以达到轰动的效果,让更多的师生关注到扶贫,且可以很好地展示出“扶贫,东华是认真的!”这一理念。同时,各院长、书记的榜样力量是不可忽视的,以他们作为扶贫推广的首席推荐管,可以最大程度地带动各个院系的老师、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响应号召。再比如辅导员带货部分,是考虑到辅导员是在校学生们最亲近、接触最多的老师群体,相较于令人敬佩的专业老师们,辅导员们在学生心中更像是学长学姐、前辈,是亦师亦友的存在,因此,该阶段便邀请了学生们最亲近的辅导员进行带货。通过或轻声细语、或逗笑欢乐的带货形式达到朋友间好物推荐的效果,安利学生们购买平台上的好物,进一步刺激购买需求。

记者:前五个阶段的带货分享,种类非常丰富,也都没有限定地区是吗?

杨帅:是的,为了使全校师生及校友能更大程度地自愿参与到扶贫当中来,前五个阶段的带货分享都没有限定地区,旨在能够为师生展示更丰富、更多样的产品种类,使其在扶贫的同时能满足自己的购物需求,达到双赢的效果。而之后的盐津学生专辑则着重介绍东华大学精准扶贫的对象——盐津当地的自然景观、人文历史、风俗文化和生活状况,并会邀请一些在东华就读的盐津学生围绕着某个盐津特色产品、小吃讲述自己与之相关的小故事、感想或当地相关的民间传说等等,在产品中融入情感,赋予其附加价值,在带领大家认识、了解盐津当地风景、文化的同时,引导大家购买,为扶贫进一步助力。

文字: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杨力佳

图、视频:受访者

剪辑: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周紫薇

策划:杨羡之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