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对援鄂夫妻,这样善意的互相“欺骗”
2020-05-15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

折哲是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呼吸科的骨干医生,在疫情来袭之时,她和同为医生的丈夫龚亚斌时刻关注着疫情,也牵挂着疫情之下的武汉同胞。他们不顾家里有十岁的儿子和多病的老人需要看护照顾,没有提前商量,同时报名参加了国家中医医疗队驰援湖北武汉。直到出征时,才被人发现是夫妻同赴抗疫一线,成为这场抗疫行动中罕见的“火线夫妻。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并肩抗疫”。2020年2月15日,他们来到武汉雷神山医院开展一线救治工作。虽说是并肩作战,但在武汉的46天里,他们也难得一见。折哲先后独立接治负责20余位新冠患者,面对复杂的病情,她主动向前辈和老师求教,拿出了中医疗法方案,在其负责的病区,没有一例死亡的病例。而丈夫龚亚斌擅长中西医结合,主导确定了“上海雷神1号方”,所在的岳阳医疗队中西医结合综合抗疫治疗方案,有效率达100%。

 ◆ 临阵点将 ◆ 

她义无反顾赴前线,在机场邂逅丈夫

2月14日下午4点,上海市中医医院接到有关组派第四批国家中医医疗队援助湖北的特急通知,召开紧急会议商定出征人选。重症、呼吸、感染科的医护人员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重要力量,39岁的呼吸科折哲主治医师被医院临阵点将。早在新冠疫情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她就报名了医院组建的100人应急医疗队,当得知自己确认入选第四批国家中医医疗队的消息后,她坚定服从组织安排,做好出发前的各种准备。

能够作为中医医生到新冠疫情中心的武汉参加抗疫,折哲很是自豪:“以前遇到重大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都是西医的顶级专家们冲上去救治,我们只有羡慕的份儿。这次国家给了中医药参与救治的机会,我们一定要加把劲!”

2月15日下午14点,在出发的机场上大家才发现折哲的丈夫、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肿瘤科副主任龚亚斌也在这批出征的国家中医医疗队中。原来夫妻两人在没有商量的情况下分别在各自医院报名,入选同一批医疗队,双双奔赴前线抗疫。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并肩战疫。”在机场面对媒体的追问,折哲有些腼腆,她认为疫情当前正是履行医者天职的时候,夫妻同时出征纯属巧合。为了不让父母担心,折哲夫妇“瞒报”驰援武汉的事实,谎称“在上海被隔离观察”,将10岁的儿子交给父母照看,企图“瞒天过海”。

上海市中医医院党政领导和工会在折哲出征后的第一时间上门探望、慰问了折哲的父母和孩子。折哲母亲告诉大家,2月15日一大清早折哲就把儿子和替换衣物送到父母家,连家门都没进就匆忙走了。

“她说他们夫妻两人由于职业暴露要在虹桥机场附近的宾馆被隔离,我当时就将信将疑。”虽然有些许担心,但折哲母亲仍旧还是支持女儿、女婿的决定,“去了武汉就要多救治一些患者,不要辜负大家的期望和重托!”

 ◆ 后顾无忧 ◆ 

她化身拼命三娘,全身心投入战斗

上海市中医医院、所在社区居委会和儿子学校经常关心折哲的父母和孩子,让她后顾无忧,全身心投入抗击新冠疫情的战斗中。

折哲从上海中医药大学呼吸专业毕业后进入上海市中医医院已工作11年,但在雷神山医院C5病区,折哲还是第一次穿上防护隔离服。在这场战疫中,她用实际行动履行“大医精诚”这四个字的含义。

在40多天的病房工作中,折哲每天看片子、查体、作医嘱处理,忙里忙外,被称为病区里的“拼命三娘”。她独立接治的20余位新冠患者中,有的本身肺炎病情较重,有的合并有冠心病、肾功能衰竭、先天性心脏病、肝脏移植以及神经、血液系统方面的疾病,病情复杂程度不一而同。她主动求助上海医院的专家和前辈,梳理出不同病人的病症、病机、舌质、舌苔和用药侧重点,总结实施独特的中医药治疗方案。

雷神山医院主要收治转运病人,患者已经过一个阶段的治疗,病程长,有些还因转运与家属失去了联系,需要想办法找到、沟通。一些上了年纪的病人方言口音重,问诊时听不懂,折哲就写在纸上。这样的查体速度比平时慢得多,时间总是不知不觉就过去。负压病房事务繁琐,如果有空,折哲还会帮助值班护士们一起为病人换补液、发放餐食、收拾垃圾、打扫病房。忙忙碌碌中,防护服里总会汗湿,武汉最热的几天,连裤子都湿到膝盖以下,脱下防护服时汗水都会冲流下来。

3月31日下午医疗队顺利完成救治任务凯旋回沪,援鄂期间实现医护人员零感染、患者零死亡、出院患者零回头的目标。“我们手上没有死亡病例!事实证明,中西医结合是挺有效的。”折哲为中医参与救治而自豪。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