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玄奘走一回丝绸之路,会发生哪些奇妙故事?来看看这群95后的毕业设计
2020-05-19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陈泳均

又到了一年的毕业季。每年的毕业设计作品都能折射出学生对于社会的思考和生活的洞察。

记者从上海建桥学院“20PLUS”优秀毕业设计作品联展中发现,国潮和上海情怀成为这届95后毕业设计的亮点。他们对社会的洞察和思考并非止步于中国文化的传播和上海本土文化的保留这类宏大主题,对于社会可能被忽视群体的关注和思考,在毕业设计中也可窥见一二。

 传承  国风与现代跨界融合 

中国经典传统艺术京剧如何邂逅现代手机APP,他们又会碰撞出何种火花?数字媒体艺术系的杜捷采用了蒙德里安红黄蓝三色与黑色,使得logo富有动感和节奏感,将普通脸谱的线条即使抽象化,也能感受到脸谱文化的韵味与力量。用户可随意挑选自己喜欢的脸谱角色,生旦净丑分别对应一个角色。

杜捷向记者说起了自己毕业设计的初衷:“在年轻人了解的新鲜事物基础上,融合京剧脸谱文化,这样会让他们带着另一种新奇的心情去看待京剧脸谱,并在潜移默化中主动去了解更深的内容。”

如果能穿梭千年,回到大唐盛世,与高僧玄奘走一回丝绸之路,会发生哪些奇妙故事?数字媒体艺术系的陈慧之同学在APP设计中,围绕“古今丝路风貌,大师穿越对话”为主题,以唐代高僧玄奘传法的历程为主剧情展开故事长卷。她说,“希望在软件的互动中,欣赏和感受中国古今丝绸之路上的风土人情、自然和人文景观。”

中国风不仅能与现代APP有机融合,也能成为让人定睛一亮的装饰物。在上海建桥学院线上参展的481件优秀作品中,也有不少珠宝与中国风结合的巧思妙计。在珠宝学院肖雨婷的设计中,弧型线条的鱼尾,让体态轻盈的鱼儿仿佛从历史的长河中穿梭而来,瓦片上简单的鱼鸟纹,彰显出汉代对万物认知的求真务实精神。

“仿古的汉代鱼鸟纹瓦片与现代金属材料大胆融合,以特别的方式重现了国粹新貌。”肖雨婷向记者介绍道。

 情怀  老上海滩的弄堂文化 

“如果一个人到了上海而没有去上海的弄堂走一走,应该觉得很遗憾。” 作家陈丹燕的文章《上海弄堂》开头如是说。 由此可见,弄堂文化为上海这座多元化的大城市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大白兔玩起弹珠和滚铁环,复古风格融合国潮,上海老唱片唤醒曾经的弄堂回忆......在上海建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杨丽丽的毕业设计中,这些都得以实现,从小物件如明信片、胸章,再到衬衫、帆布包和报纸书籍的封面,满满都是老上海的弄堂感觉。

每一座城市都有每一座城市的回忆,城市的历史是记忆的光影。那些具有代表性的上海文化正在消逝,很多新的事物也正在崛起。

海报中,杨丽丽将95后的语言和曾经在上海滩风靡一时的罐装饮料巧妙融合,“智力觉醒”“驱蠢驱傻”的加粗字体设计在瓶罐中,让人忍俊不禁。“我想把即将消逝的上海弄堂文化、逐渐兴起的民宿以及正受热捧的国潮风格三者结合在一起设计成上海本土国潮风主题民宿,并借助上海老字号“大白兔”品牌的力量进行联名,以国潮风格来演绎老上海记忆。”

 呼吁  改变对抑郁症的陈见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加重,“抑郁症”这个词早已不再陌生。

在上海建桥学院数字媒体艺术系朱笛的设计中,在以“关爱”为主的基础上,让人们更加了解抑郁症。通过光影与插画相结合的方式,用黄色的灯光与剪影营造出温暖的场景,让人们在一种温馨的环境下感受到对心情的治愈,也通过对绘本与插画的观看,让大众切身体会到抑郁症患者的痛苦。

谈及毕业设计为何会选择这个题材,朱迪说:“想通过视觉设计,改变大众对于抑郁症患者所持有的错误观念,希望人们能够更加关注到抑郁症患者,并形成一个良性的康复环境。”

记者从上海建桥学院获悉,自2019年首次由艺术设计学院、珠宝学院以及国际设计学院联袂向公众集中展示2019届毕业生优秀作品以来,今年是该校优秀毕业设计作品展“云上”联展的元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陈泳均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