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奶油味的”非遗跨界”,上海“老字号”参与遵义赤水的精准扶贫
2020-05-25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吴缵超

有奶油味的”非遗跨界”,你要不要来一份?对于上海人来说,上海哈尔滨食品厂虽然以”哈尔滨”为名,却是名副其实的“上海味道”,当年助力中国登山运动员攀登珠穆朗玛峰,为攀登者定制的登山蛋糕成了一时佳话。如今 “老字号”变成“新国潮”, 创新非遗跨界“竹报平安”糕点礼盒亮相“五五购物节”,6月将推向市场,记者获悉,非遗跨界的背后,还有上海对口帮扶遵义,老字号积极参与到遵义赤水精准扶贫中的故事。

 ★ 上海贵州两大非遗项目牵手 ★ 

“当非遗走入当代生活,不仅是为哈式糕点增添了一份人文情怀,更是精神与传统的传承”,哈尔滨食品厂副总经理邵萍透露,哈尔滨食品厂此次与赤水竹编牵手合作,源于上海东浩兰生集团和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的一个老字号跨界项目。赤水竹编是贵州省级非遗保护项目,哈氏糕点海派制作技艺是上海市黄浦区非遗项目,通过两大非遗项目的结合,让竹编技艺走出大山,与哈氏糕点一同开创一条”国潮复兴“之路。

赤水竹编选用的是海拔800米以上深山中生长两年左右的慈竹,通过刮青、破竹、起篾、染色、煮蔑、拉丝等20多道工序,一厘米宽的竹片被分成20根竹丝,在竹编工艺师的匠心编制下,这一次成为了精美的礼盒。

据了解,合作中竹编工艺师为哈尔滨食品厂制作了不同样式的竹编礼盒,一度想选用一个高高瘦瘦的篮子,最后几经考虑改为如今的扁篮子。而赤水竹编也是上海大学传统工艺工作站的重点帮扶项目,记者看到,这款礼盒还有一个亮点,手工竹编篮配上外盒贴纸和配套明信片更显新意,插画的设计是由上大美院师生团队共同完成的,配色很复古,并且未来还将做成冰箱贴来推广上海的特色糕点。

 ★ 造型别致,口感老少咸宜 ★ 

邵萍对记者说,“竹报平安”糕点礼盒中选取的四款明星产品杏桃排、小蝴蝶酥、蟹香锅巴和松仁奶片也很有讲究,哈尔滨食品厂的杏桃排、小蝴蝶酥一直排在销量的第1位和第2位,杏桃排口感奶香酥脆,蝴蝶酥也是上海人特别喜欢吃的,今年还推出了巧克力蝴蝶酥、抹茶蝴蝶酥等新品上市,都受到不少消费者的热捧。

“吃了嘎嘣脆”,哈尔滨食品厂去年才推出的蟹香锅巴,推出之后就变成单品销量的第3名,现在成为了年轻人的网红产品,当然也被选入了礼盒中。另外,“竹报平安”糕点礼盒中还放了一款松仁奶片,奶油味很浓,小朋友特别喜欢吃,邵萍说,“精挑的这4款产品放在礼盒里面,组合既有明星产品,又老少咸宜”。

有意思的是,这款“赤水竹编”的篮子本身不仅小巧美观,还可以重复利用,放在家里可以作为水果篮摆设,出门购物还是拍照凹造型,拎着它立刻变身复古时尚达人。邵萍表示,“其实合作的时候就希望这不仅只是一个非遗礼盒,应该更符合年轻人的需求,要让传统工艺传承走入当代人的生活。接下来还会尝试更多的跨界创新,探索非遗跨界合作的商业模式,把扶贫这件事情持续下去。”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吴缵超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