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赏诗,道是无晴却有晴
2020-06-15 教育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太阳运行至黄经90°时为交节点,一般在公历6月21—22日交节。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对于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来说,夏至日也是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一天。这天北半球得到的太阳辐射最多,比南半球多了将近一倍。

《鄂州南楼书事》

宋·黄庭坚

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

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

赏析:这首诗是黄庭坚被贬官武昌之时所作。夏日夜晚,月近中天,清辉如洗。反射周遭山光与湖中水光相连相映,水波粼粼,碎玉融金;方圆十里盛开着芰(菱)花荷花,白天的酷暑已然褪去,凉爽的夜风中,随风扑面而来满满的轻柔芳香。此刻楼上的人凭栏遥望,习习清风,朗朗明月,似是无拘无束,全身心融入到美好的自然景观之中。先从外界景象来看:四面环山,十里芰荷,楼上清风,空中明月,天上地下,远近高低,宇宙间的层层景物以诗人所在的南楼为中心,相互烘托映照,构成一个极丰富的多层次审美图像。再从自身感受来说:闪烁的山光、水光、明亮柔和的月光,是眼睛的视觉所感到的;夏日温暖湿润的水气、菱花荷花的香气,是鼻子的嗅觉所感到的;习习清风,空气流动,是皮肤的触觉以及温度变化感知到的;诗人和读者的五感统统都被调动集中起来,仿佛身临其境,共同参与夏日南楼夜景的体验。此诗句法简易而大巧出焉,看似平淡而山高水深,更无斧凿痕迹。好个大诗人妙手写来的章句,真不愧为江西诗派的开山鼻祖。

《出郊》

明·杨慎

高田如楼梯,平田如棋局。

白鹭忽飞来,点破秧针绿。

赏析:这是一首明代的五言绝句。语意浅显,而诗意盎然,“高田如楼梯,平田如棋局。”这两句写眼前的田野,高高的梯田从上而下,一层一层沿着山势排列下来,齐整,壮阔,令人眼界大开,心情愉悦;平田就像是有棱有角的棋盘,拼图一样地镶嵌在大地上。水田里水稻刚刚移栽扎根,碧绿绿的,一片铺开去,一望可以望得很远。

“白鹭忽飞来,点破秧针绿。”突然飞来一只白瓷瓶一般的白鹭,静止的田野里有了动景,整首诗便有了活气。“点破”二字用得妙极,来的是一只白鹭,而非一群,所以只能是“点”;“破”字显得原来的水田平整如镜,美得普通,所以白鹭之飞,是破局,是拯救。白鹭白与秧苗绿搭配着便是典型的水田画。诗人观察得也仔细,据我个人观察,白鹭仿佛是喜欢独自出来的,绝少一群,仿佛它自己知道乌泱泱一片会毁了自身的遗世独立。

据考证,这首诗写于作者被贬云南时,所以看到梯田,他内心应该不快乐,不过看到南方如此美好的田野风光,应该是得到了不少慰藉了。田野一般都有这样治愈的力量。

《竹枝词》

唐·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赏析:竹枝词本是古代巴蜀间的民歌,刘禹锡把这种民歌变成文人的诗体,对后世文人有深远影响。刘禹锡经常收集民歌,进行诗歌创作,这样子的诗作散发出浓浓的生活气息,读起来朴素自然,轻快明丽。而刘禹锡创作的这首《竹枝词》在奉节有“天下第一情诗”的美誉。

这首诗应该创作于刘禹锡被贬到夔州(现在奉节)刺史时,他向巴人了解学习并创作了《竹枝词》诗体,传世作品共有11首。杨柳青青这首之所以被称为情诗,是因为这是一首描写情窦初开少女爱上一个少年,却不知对方是否也钟情于自己的既欢喜又忧愁的心情,点睛之句“道是无晴却有晴”,用“晴”同“情”一语谐音双关之意。此句也是被引用频率极高的名句。

名家点评《诗境浅说》:此首起二句,则以风韵摇曳见长。后二句言东西晴雨不同,以“晴”字借作“情”字,无情而有情,言郎踏歌之情费人猜想。双关巧语,妙手偶得之。

《怨歌行》

西汉·班婕妤

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

裁作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

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赏析:在没有现代化纳凉工具的古代,扇子是“举处随时消暑热,动来常伴有清风”的夏令必备物。由于班婕妤是成帝妃子身份,一直以来,这首诗被当成“宫廷怨诗”,借咏物叹命薄、佳人失宠,甚至扇子也成了文人笔下凄楚悲怨、怀才不遇的象征。

来源:学生导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