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运动避险攻略之极限运动|量力、守规,极限运动容不得半点侥幸
2020-06-26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蔡娴

据中国极限运动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全球约有一亿四千万人参与极限运动,且仍不断在持续成长中。极限运动族群的年龄分布在12岁至30岁之间为主,85%为男性,15%为女性。

自1999年开始,极限运动在国内迅速发展,是经过整合部分新兴运动项目而形成的独具特色的一项体育运动,它是多项目集合式竞技活动。主体分为四大类:都市时尚极限运动、水上极限运动、极限户外探险、冬季极限运动。目前共有16项极限运动得到官方认可和推广,包括攀爬、冲浪、漂流、极限轮滑等。这16项极限运动都有规范要求,并有安全保障。

然而,无论是专业运动员还是普通爱好者,进行极限运动,都需要做好周密的行前准备计划。不要为了追求刺激而盲目行动,酿成无法挽回的悲剧。前段时间,95后女生翼装飞行意外身亡事件又引发了热议,对于如何在极限运动中降低致命风险的话题,记者特别邀请了拥有20年户外探险经验的闪米特,来分享他的心得和经验。 

  如何入门?    扎实学好基本功  

闪米特曾独自驾驶独木舟创造了诸多奇迹:他被称为中国纯人力无后援皮划艇横渡琼州海峡第一人,是中国海洋独木舟探险纪录保持者,同时也是世界首例单人黄河全程漂流者,还曾入选美国《国家地理》全球十大探险家之一。

从闪米特丰富的经验来看,不论是户外探险还是极限运动,入门是最关键的。“很多专业的技能,表面看起来很容易,但实际上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简单。而好的入门是成功的一半。”

闪米特劝诫新手在学习一项新的运动项目时,不要只把目光集中在该领域的高手,“这样容易让自己有一种错觉,以为做什么都非常简单”。另外,找专业的教练进行培训是非常重要的,不要认为自己可以“自学成才”。

然而,闪米特发现,目前,国内存在一种现象叫做“达尔文式登山”,很多新手没有进过专业的训练,没有对自己的体能进行科学评估,就贸然尝试登山运动。结果,没过多久膝盖就受到了损伤,他们就认为“登山伤膝盖”,再也不登山了。据闪米特介绍,所谓的“达尔文式登山”,简单来说,就是没有经验的人不把专业当专业,随意尝试后被自然淘汰。

“基础才是最核心的。”闪米特认为,这也不仅仅是针对于登山项目而言,对所有的领域都是同样的,“当你拥有了足够的经验和技术之后,你的体能会随之提升,你也会慢慢明白自己适合怎样的强度,应该如何进阶。其实,基础打扎实了,后面反而比较简单”。

  如何规避风险?    不能心存侥幸  

在闪米特看来,准备工作是极限活动中最重要的事。

作为世界首个单人黄河全程漂流者,闪米特在漂流黄河前准备了一年,除了日常体能训练,还要详细了解黄河地形、海拔高度、水流速度、水电站建站情况、气候变化等。

“有些时候,我只是坐在那里思考,如果翻船,失温、碰到野兽,我该如何自救?”在准备过程中,他的脑海里预演了无数次漂流过程,而当他真正下水,所做的仅仅是执行而已。“虽然别人看着惊心动魄,但于我而言,只是手脚按部就班地挥动。”闪米特认为,极限运动爱好者,要学会敬畏自然,这并不会让人变得胆怯,相反,准备不充分、能力不足才会。

“很多意外的发生,是因为准备工作没做到位。”在闪米特看来,在极限运动中,发生意外有99%的原因都源于准备的疏忽,可能只有1%才是真正不可抗力的原因。

“每一次都要仔细检查装备,反复检查!”闪米特强调,“三次检查”是必不可少的:出发之前要检查一次,准备出发之前再检查一次,出发途中还要检查一次。

除了仔细检查,还要对装备器具做科学管理,闪米特以攀岩中要用到的绳索举例:“我在进行攀岩、速降等运动的时候,我用同一根绳索绝对不会超过三年,哪怕是看起来状态再好,我也一定会把它换掉。”

闪米特介绍,按照国际标准,用绳索进行冲坠有使用次数限制,“如果你使用的绳索,冲坠次数限制只有10次,那么就不要尝试用它去做第11次冲坠,因为从理论上来说,它已经不安全了”。

即便你从表面上,完全看不出这些用具有任何损伤、任何隐患,但很有可能它内部某些部分已经疲劳。

“这根绳子也不能借给别人使用,你必须对它的使用情况非常了解,要对绳索进行科学管理,记录下它每次的使用情况,超过使用限制就果断将其废弃。”据闪米特分析,这样一来,在使用的过程中,绳索突然发生断裂的可能性就几乎为零。

不过,这些专业运动装备往往价格不菲。比如上面提到的绳索,动辄上千元,很多人嫌贵舍得更换,往往会报侥幸心理。闪米特希望极限运动爱好者们都要想清楚,极限运动是容不得任何侥幸心理的,“一次意外,它可能就意味着死亡,没有后悔的机会”。

  如何自我保护?    量力而为,谨遵规则  

在极限运动中,闪米特的自我保护原则是:首先要量力而为,其次是按游戏规则行事。

有些人会认为,极限运动的游戏规则有时候看起来既不合理,又很保守。对此,闪米特表示:“其实,每一项规则的背后,都是前人用血淋淋的生命换来的,因为极限运动的规则都是从无到有慢慢探索出来的。经由一次次的意外事故,规则才得以不断被修正,来防止那些意外再次重演。”

我们一直在讨论,如何规避运动风险,但让极限运动完全不发生意外却又是不可能的。闪米特说,所谓“极限”就是“做从前没人做过的事情”,所以每一次做新的挑战都是非常危险的。闪米特指出,其实,大部分人所接触的极限运动,都不会突破极限,“那些危险都已经通过游戏规则帮助你‘排了雷’。所以,只要我们严格遵守这些游戏规则,很多意外都是可以避免的。”

有些人觉得极限运动就是“作死”,是有钱人的玩意。对此,闪米特认为,这是对极限运动的污名化。“我珍惜身体,想尽量去开发自身潜能;我珍惜有限生命,想体验一种跃动而非宁静的生活;我敬畏自然,想在充分准备之后,去感受大自然的刺激和危险。”

热爱极限运动和户外运动,对闪米特而言,只是一种生活的态度,享受这些运动让他觉得生命很充实,很有意义,“这并非是不爱惜生命,而是想用另外一种方式尊重生命”。

  相关链接  ═ 

极限运动或引发公共安全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危机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唐钧曾在受访时表示,极限运动坠亡不仅是其个人的安全问题,也可能引发更大的公共安全问题。如果坠亡现场有行人经过,就可能导致无辜者的伤亡。如果人多的话,后果更加不堪设想。

此外,如果因为极限运动行为人不幸坠落,导致建筑物或者其他公共设施坠落,造成高空坠物,那么还有可能出现群死群伤的局面。

对于类似极限运动的潜在危害性,一定要高度重视,因为这样的事件往往发生在公共场合。从风险评估的角度来看,极限运动不仅有个体风险,而且还存在社会风险。法律上有危害公共安全罪,极限运动就存在这个问题。


青春上海U选来咯

快快get起来!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蔡娴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