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时评|让“新时尚”升级,任重道远,却也信心满满
2020-07-02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评论员 刘晶晶

生活垃圾分类,今天起正式步入了第二年。

去年一年,市绿化市容局局长邓建平将上海在垃圾分类上的进步概括为一道算术题——“加、减、乘、除”。“加”,体现在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实现增量;“减”,体现在干垃圾处置量减量;“乘”体现在垃圾分类社会效益倍增;“除”体现在环境污染点大幅减少。

数据最能说明一切。截至今年5月,全市可回收物回收量6266吨/日,同比增长了89.2%,湿垃圾分出量9796吨/日,同比增长了58.9%,有害垃圾分出量3.1吨/日,同比增长18倍,资源化利用效率提高,资源回收利用率达到35%。而干垃圾处置量减量为15351吨/日,同比下降25.4%,垃圾填埋处置比例下降,从41%下降到20%。一升一降,昭示的是社会习惯的基本养成。

这一年,生活垃圾分类也成为坊间最“热”的词。从最初的志愿者苦口婆心,到现在的“破袋”“定时”已成习惯,从一开始的各种分不清到现在人人都是分类“大师”,从“不会分”到“我要分”,从“被迫”到“自律”。居住区垃圾分类达标率从2018年的15%倍增到90%,这其中,昭示了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公民的高度自治,也凝聚了上海社区工作者、城市管理者的集体智慧。

走入第二年,垃圾分类将从攻坚战转入持久战,从15%到90%,是一大步,而从90%到100%,也并不会是想象中的一小步。从分类到“精准”分类,从全民普及到专攻“难啃”的点,从目标为“做到”到让人能更便捷、舒适、科学地“做到”。未来一年,这都将更加考验人们生活习惯的主动养成,考验城市治理的精细化,考验基层“神经末梢”的活力。

一年的总结结果很可喜,但也要看到,还有很多被忽视的角落,垃圾分类工作任务依然艰巨。针对流动人口的垃圾分类宣传还不够,单位分类达标率远低于居住区,垃圾清运车辆还存在“跑冒滴漏”,超大城市的垃圾末端处置挑战巨大,资源化和能源化是否能有效利用等,都仍是未解决的短板。

就在我们每个人身边,也不时会碰到大大小小的问题,琐碎却也烦人。天热了,垃圾禁不住放;节假日和工作日投放时段一模一样;志愿者渐渐撤离了,没有了“他律”究竟能不能做到绝对“自律”……

对个人来说,以前只是“意识到”,以后要达到“无意识做到”,需要责任感和主动性的提升,倡导简单生活、拒绝过度包装,当我们的视线和理念前移,源头才会减量。

对管理者来说,从追求量的完成到保证质的飞跃,需要更多科学的思维和“将心比心”的人性化操作。一顶雨棚、一个自动水龙头、对上班族更友好的“精细错时”,小举措,却能收获大感动。

社会习惯的养成从来不是一蹴而就。一年的实践之前,上海的垃圾分类曾经经历过10多年的调研。要长效化,不能缺少时间的考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城市是我们的,让她变得更美好,我们的生活才能更美好。上海是全国第一个立法推进垃圾分类的省级行政区,敢为先向来是上海的城市精神,让“新时尚”升级,任重道远,却也信心满满。

​青年报·青春上海评论员 刘晶晶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