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武康大楼新空间,历史建筑与现代生活在此碰撞
2020-07-11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周紫薇/文、剪辑  常鑫/图、视频

一个地标可以代表一座城市,而一个城市地标的背后,则是历史积淀的文化底蕴和市民参与的都市生活融合共生。

在“上海城市名片”武康大楼,多元文化空间“城市交集 Urbancross Gallery”全新开放,带领市民走近徐汇区衡复风貌区,感受历史建筑与现代生活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

空间 | 螺狮壳里做道场

端午小长假的前一天,武康大楼的外廊下熙熙攘攘,恰巧路过的李先生有些疑惑,他左右看看,附近街道的阿姨爷叔们正聚集在一处全新开放的纯白空间门口,织城网络(Urban Network Office)的团队成员们站在门口,介绍着身后的刚刚落成的展厅空间——“这里是Urbancross Gallery,欢迎进来转转。”

去年,武康大楼洗去一身灰尘重新亮相,而大楼底层的商业店面也陆续空置出来,试图邀请更多新兴文化业态入驻。在此契机下,织城网络团队接手了武康大楼底层的新空间,准备将其打造功能复合、空间开放的多元城市文化交集空间。

“我们从2014年就开始参与衡复风貌区的一些城市更新项目。”织城网络团队成员、梓耘斋建筑的建筑师黄潇颖回忆道,“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断挖掘出城市里零零碎碎的小空间,也在思考怎么把这些空间转化为对城市生活有积极贡献的文化场所。”

“城市交集 Urbancross Gallery”所在的位置原为一家药房,经历了近2个月的实地勘察和设计改造,团队拆除了多余的隔断和装饰,重新对平面进行了设计布局,把墙面改造为白色展墙,将空间从杂乱拥挤中解放了出来。

纯白色开放性的设计让空间能够容纳更多元的文化展览、承担更多样的公共活动功能,黄潇颖介绍说,“我们会根据每次的展览和活动重新灵活布局。”

内里宽敞,外在也开放透亮。设计团队为武康大楼的沿街立面增加了一处“留白”—— 整面落地玻璃窗、一扇以45度角开放的落地玻璃旋转门,模糊了室内和室外的边界,似乎随时在迎接客人的到来。

有了这处窗口,像李先生这样的来往行人便能直接看到空间的丰富内容,“好奇心”促使他们不仅“打卡”拍摄武康大楼的外观,也亲身走进这幢历史建筑,参与丰富的文化活动,感受街区里的别样风景。

文创 | 鼻尖触达建筑气味

走进“城市交集 Urbancross Gallery”,一墙文创纪念品引人驻足。闭上眼,空气中飘来阵阵幽香,闻起来就像夏日清晨行走在武康路上,清风拂过胸前的一串白兰花瓣。

“因为展厅位于武康大楼,我们想要寻找可以代表这栋上海地标建筑的味道作为展厅的衍生品和伴手礼。”于是团队与香氛品牌荒核NuWilds合作,设计了“武康清晨”和“武康日落”两款香氛。

除了香氛,团队还立足于自身的建筑专业,推出了一系列以衡复风貌区历史建筑为主题的文创品。

印着“淮海大楼”细部设计的手账、绘有“罗密欧阳台”的明信片和建筑印章、甚至是代表各个历史建筑“味道”的挂耳咖啡包……小而精致的文创纪念品,不仅能让游客“带走一些味道”,更能让大家在欣赏中领略历史建筑的文化价值。

“我们想通过文创纪念品引起大家对历史建筑的兴趣,它不仅是城市里的一个地标,更是城市文化的一部分。”

活动 | 多元内容激发市民兴趣

走过被文创纪念品装饰的“客厅”区,拉开帷幕,眼前是一片展览空间,三个实验性的影像装置探讨着“建筑”这个古老学科的“前方”。

这是空间开放后的首展——“构造未来”。参展作品分别是来自建筑师柳亦春和艺术家殷漪的合作作品《美术馆》、建筑师童明的《马赛克乌托邦》和建筑师袁烽的《生产游离》。三个作品,从“废墟”“碎片”“数字”三个角度,诠释对未来建筑的无限畅想。

此外,团队还设置了一面高2米、宽3米的互动分享墙,邀请观众共同回答关于“未来”的5个问题:2000年的时候,你是如何理解“建筑”的?与2020年的今天相比,区别大吗?是否可以分享一个你对未来的想象或者描绘?……

分享区的书架上摆放着建筑师们的答案,装订成册,供观众取阅。书架对面的桌上则摆放着答题纸、记号笔,让观众在看展休憩之余,写下自己对于城市建筑和未来生活的想象。

“现在越来越多这样的微更新,以点带面,用小小空间来给大众提供这样的体验。”周女士坐在长椅上,和6岁的儿子一起读着分享区的问题,“这里可以休闲、放松、看展览。真的挺好的!”

首展结束后,团队也准备在这个空间内不断地填充内容。“9月份,我们会联合哈佛大学文理学院中国艺术实验室CAMLab,做一个沉浸式的影像展。目前展览正在制作中,非常精彩!”

跨界展览之外,织城网络也将联合艺术家和文化机构开展讲座和活动,引导更多人参与到城市文化生活中来。

“我们会把比较专业深奥的建筑内容转换成有趣的行走活动,或是建筑摄影的小课堂。”黄潇颖介绍说,“这样从兴趣出发,你一旦有了兴趣,就有了参与的可能,然后一步一步地吸引更多人加入进来。”

持续 | 公益售卖回馈社区

事实上,这是织城网络在上海发起的第三个微型城市文化空间,他们从有限的公共建筑空间里挖潜力,把城市里碎片化的小空间,变成能够交汇城市文化、艺术和建筑的空间。

2017年底,团队来到东湖路37号。这个本应可以让人放慢脚步的城市转角,却被一家已经关闭的轮胎店占据,导致周边环境拥塞紊乱。

经过空间改造和持续运营,这个转角被更新为一个19平方米的小型展示空间——“衡复微空间”,在1年多的时间里持续举办了街角戏剧演出、街角读书会、《重返摩登》历史建筑展等15场展览、30余场活动,汇聚和展示了多元的城市文化。

2019年,织城网络将经验带到贵州路109号的运营中。“当时我们也在思考如何把这种大家看起来比较遥远的艺术和文化活动,与接地气的社区生活更好地关联起来。”

在“相//遇贵州路”展览期间,织城网络和写生上海共同组织了“贵州路街区写生”活动:艺术家们用不同的笔触记录下贵州路街区的大街小巷,策展团队对近40件画作及其衍生品进行了公益售卖,所得的8000多元公益款项回馈到贵州路社区,为老年居民购买“安全性手杖”。

“这对于居民的日常生活来说可能杯水车薪,但我们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能够持续循环下去的机制”,织城网络团队希望能够通过文化艺术,为城市和社区更新作出更多的贡献与回馈,并从中滋养出可持续的文化活力。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周紫薇/文、剪辑 常鑫/图、视频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