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居变迁,学雷锋“民星”,奉贤西渡青年在红色寻访中学“四史”
2020-07-11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周胜洁

陈火培是奉贤区西渡街道的“民星”,这位新时代“活雷锋”说自己一辈子就干了一件事 —— 学雷锋。而他将成为街道红色文化寻访的寻访对象。

结合“四史”教育,这个街道的党员、团员、青少年将开展一次文化寻访之旅,挖掘具有奉贤特色、西渡特质的时代记忆、历史故事、典型人物等。

  青年红色寻访,汇集成“百个故事”  

以史鉴今,资政育人。在西渡街道,“四史”学习融入了“精品党课”项目和“文化寻访”项目。一场由青年社工、青年党员、团干部、大学生村官等参与的红色文化寻访即将上线。

五宅村经历了拆违,还拆除了一些村内低效益的企业,如今已经展示出新颜,村委会前原本杂乱的菜地也变身成为了美丽的小游园。结合村里的“老底子记忆”品牌建设,红色文化寻访会邀请驻守村内的大学生村官、青年社工等走访村庄,梳理村里的发展变迁史,了解身边的历史。

陈火培是奉贤区西渡街道的“民星”,这名一辈子学雷锋的老党员,家中收藏着 《雷锋日记》。当1992年,入党33年的陈火培退休时,他给自己定了一个规矩:给周围的村民讲雷锋故事,每天要做1-2件好事。如今他在农村、工厂、部队、学校及各大专院校义务宣讲革命故事超过了2000场次。

这样一位值得学习的老党员,也将成为青年的寻访对象,倾听他的故事,感悟精神。

奉贤区西渡街道团工委副书记于薇表示,红色文化寻访是想以青年视角收集时代记忆、挖掘红色故事、展现先进风采,也让青年以这种亲自体验、亲自采访的方式,激发他们参与“四史”学习教育的热情,“计划前期以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收集,汇集成 ‘百个故事’,通过青年宣讲,线上推送,保证学习教育成效。”

  “穿越时空”体验展,老物件中的历史  

算盘、老式座钟、梭子……老物件中有历史。早在6月初,街道已经发布征集令,征集能反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的老物件、老照片、旧书画等。

本月,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将会有“四史”主题展,划分“时光物语”老物件巡展、“渡口镜观”大事件图览等多个特色展区。

其中,“红色方舟”时间轴体验区还会设置挑扁担、搬砖头等小游戏,让党员体验老一辈人的艰辛,有参与感的同时追寻西渡发展的轨迹。

除了体验展,街道还充分挖掘区域内外资源,联合区域化共建单位西渡邮局等,开展邮票党课、电影党课,结合“红领书记工作室”“红领乐享会”等开展书记上党课、“四史”微党课评比等。

“四史”学习教育也需要见实效。街道表示,结合“我为奉贤奉献什么”大讨论大实践活动,掌握基层学习教育期间计划重点推进解决的问题、重点落实的工作项目共47项。

鸿宝第二居民区党总支还在学习过程中实施了“小象志愿者”项目,建立“欢乐币”激励机制,常态化开展文明城区创建志愿服务;关港村党总支将改革开放史学习课堂搬到农民相对集中居住的现场,争创市乡村振兴示范村。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周胜洁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