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宏:我们需要的是“做增量”的人工智能
2020-07-11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人不能什么事都不做,全让机器做,这不是什么好事。所以,大数据将来的发展,我个人认为一定要精准,哪些东西能给我们做增量,人工智能不是取代我们,取代毫无意义。”说这话的是张文宏。

今天举行的2020世界人工智能健康云峰会上,战疫双侠高峰对话环节备受关注。“疾控女侠”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吴凡副院长,“硬核医生”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张文宏教授共同探讨“AI如何应对突发全球公共卫生事件”,并就人工智能的发展提出观点。

人工智能在疫情防控上发挥了作用

在整个抗击新冠疫情的半年中,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在人群当中筑起了一道防火墙,挖了一条安全带。在吴凡看来,人工智能在上海早期的病例发现和诊断,以及后续的密切接触者追踪过程中都发挥了作用。

“应对传染病,‘快’很重要,否则会造成大量的传播。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的溯源,可以快速界定感染者,及时管理,在人群和感染者之间竖起一道防护墙。”吴凡介绍,每家医院发现传染病例后,诊断的是单个病人,如果没有大数据的智能分析、动态感知,A医院报一个病例,B医院报一个,两个病例之间无法进行关联。但有了人工智能大数据之后,不仅可以了解不同地方散在病例是否存在关联性,还可以通过大数据对病例发生的时间、环境等进行深入分析。

“出色的防控背后是医务人员的奉献,更重要的是科技支撑。”吴凡说。她表示,在疫情防控过程中,措施一定要走在疫情之前,而这靠的就是人工智能大数据加上专家。

吴凡认为,人工智能技术还能够帮助公共卫生决策者制定流行病发展的模型,预测未来流行病的发展趋势,从而帮助决策者精准施策。今后,在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当中,新技术的应用场景将更加广阔,不仅医疗方面,甚至包括气象数据、农业部门的数据和动植物的数据等,都会参与到公共卫生体系当中。

正确理解人与人工智能的关系

快人快语的张文宏直截了当地说:“人不能什么事都不做,全让机器做,这不是什么好事。所以,大数据将来的发展,我个人认为一定要精准,哪些东西能给我们做增量,人工智能不是取代我们,取代毫无意义。”在他看来,人类要充分地利用技术,但不能迷信技术。

张文宏说,虽然人工智能有了一定程度的运用,也帮助临床医生做了辅助诊断,但目前在临床一线,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运用依旧还存在较多的障碍,人工还是绝对主力。影像学是人工智能进入的第一个领域,但在最初,当人工智能遇到新冠这样的“新问题”时候,读片肯定是读不出来的,还是要靠人类通过经验和科学来应对新问题。

“医生肯定不会被取代,我们不能简单地依靠AI来看病做诊断。我们需要的是为人类工作‘做增量’的人工智能,而不是剥夺人类工作的人工智能。”张文宏强调,人工智能的发展有必要,但不能 “发展歪”。“大数据的发展必须跟人类的长远发展方向一致,这样是盈利的。如果大数据把人取代掉,来获取更低的成本,这是完全错的。”

因此,他期待看到的是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人类医生的结合,组成一个更完整的公共卫生体系。

张文宏和吴凡都认为,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同目标下,应该正确理解人的智慧与人工智能的关系。就此,吴凡也补充指出,机器要去做那些人的大脑不可及的地方。“人的大脑有很多边界,教育背景、知识体系、人的经验等等都是有限的,但机器可以把几辈人的智慧都集合在一起。机器不是一个医生,而是很多医生、很多聪明脑袋的集合,这时候就出现一种可能性,我解决不了,但是机器里很多无限的潜力可以帮助我完善诊断。”

“机器有学习功能,你要不断给它喂‘料’,这个‘料’就是数据,它自己可以变得越来越聪明。”因此,吴凡认为,不是机器取代人,也不是人利用机器,而是人和机器完美结合,人和大数据人工智能完美结合。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