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不懂中文也听不懂英文?上海“阿sir”3国语言随你挑
2020-07-17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蔡娴/文 警方/图、视频

之前看《派出所的故事》,很多人都对“马世奇”组合的散装英语,表示“有被笑到”。看来,作为国际大都市的“阿sir”,上海民警光是说好普通话和上海话还“摆不平”。不过,警察队伍里藏龙卧虎,几国语言说得溜的已经屡见不鲜。这不,长宁民警又用3国语言执法“秀了一波”。

  3国语言轮番上阵,外语沟通难不倒  

遇到听不懂中文,甚至还听不懂英语的外国人怎么办?是时候表演真正的技术了!6月20日下午,长宁分局交警支队机动一大队民警焦晋军在延安西路虹许路口执勤时,先后发现两名日籍男子在“上街沿”骑自行车,遂将二人拦下。

被拦下后,两位外籍男子表现得一脸茫然,其中一位男子用蹩脚的英语表示他们听不懂中文。于是,民警立即切换成英语模式,让两人将自行车靠边停放并出示护照,结果,该男子又将头一歪,面露不解。

见状,同在该路口执勤的勤务辅警吴俊,因为擅长日语就主动上前与日籍男子交流。吴俊用流利的日语告诉对方,根据中国的法律,两人因实施非机动车未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的违法行为,被处以罚款50元。并帮助民警核实两男子的身份,随后民警依法对当事人进行处罚。

  视频走红网络,民警辅警:只是日常  

这段执法视频被上传网络后迅速走红,网友纷纷为焦晋军和吴俊点赞。尤其是吴俊,视频中的他工作认真、态度严谨、日语流利,与民警配合默契,视频很快就收获了上百万次的点赞。还有网友评论:上海“阿sir”不但外语说得溜,还专治各种不服。

对此,吴俊表示很惊讶,压根没想到自己配合民警工作时使用日语,会成为大家讨论的焦点。因为,这对他来说,只是工作的日常。

与很多年轻人一样,吴俊很喜欢日本动漫,还前往日本学习了两年日语,这也是他能说一口流利日语的原因。2017年,回国后的吴俊通过了招考,先是在长宁分局仙霞路派出所开展警务辅助工作。平日里,他的日语特长就在协助民警为辖区内日籍居民翻译政策法规中,派上了不小的用场。

2019年,正式成为交通辅警后,吴俊就在延安西路虹许路路口执勤,协助交警焦晋军开展执法工作。由于这个路口交通流量大,吴俊的执勤节奏也非常快。遇到早班,需要7点到岗,而居住在青浦的吴俊天蒙蒙亮就得出门:“公安工作哪有不辛苦的。但是我非常喜欢,所以不管什么困难都愿意克服。”

  让特长为工作增色,涉外交通安全教育不落下  

曾经有朋友告诉吴俊,认为他从事公安辅警工作埋没了自己的语言特长,建议他应该去外企工作试试。但吴俊却通过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学习日语、使用日语,并能发挥作用而找到了乐趣:“学有所用,就没有白学。”

据吴俊介绍,由于长宁区外籍人员比例较大,除了对机动车通行进行疏导,诸如视频中所发生的,与民警一起对外籍人员交通违法行为开展执法的情况时有发生。其中,遇到最多的交通违法行为,就是非机动车在“上街沿”骑行。吴俊认为,这背后固然有文化背景和通行习惯差异的因素,“但既然选择生活在上海,就必须遵守中国的法律法规”。

说起好拍档吴俊,焦晋军的语调里满是欢快。他透露,在工作之余,两人不仅会交流交通执法管理的话题,因为他们都热衷于学习外语,还会互相分享学习经验,并灵活地运用到工作中。

“路口有醒目的中文禁令标志。发现外国人交通违法的,我们都是中、英、日三国语言轮流使用。绝大多数外籍违法人员都能认识到错误,现场接受处罚。”吴俊和焦晋军都希望,他们在使用外语执法的同时,也能做好安全宣传。最近,随着全国开展“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上海各区公安民警也积极投入到相关的交通安全教育和宣传工作中。这对默契拍档就把“一盔一带”的安全知识翻译成了英语和日语,在执法执勤中开展涉外交通安全教育。

对于这次的“走红”,吴俊调侃自己果然如自己的微信名“做什么都慢一拍”一样,“红”了也慢一拍才知道。说话不疾不徐,始终保持着微笑,偶尔也会流露出大男孩的害羞,虽然是个慢性子,吴俊却从没在岗位上慢下脚步。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蔡娴/文 警方/图、视频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