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居民和野生动物如何共处?不惊扰、不喂食
2020-07-21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 记者 刘晶晶

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野生动物与人类生活之间的距离不断拉近,本市一些绿化水平较高的小区出现了貉、黄鼬、松鼠等野生动物,引起了市民的好奇和关注。野保专家表示,对于城市中出现的野生动物,不惊扰、不喂食,及时寻求林业部门和民警的帮助,是目前最好的相处方式。

  城市中野生动物数量增加  

近期,上海动物园接连收容救护了4只貉,均在居民区附近出没,包括上海南站附近,虹桥镇某小区,青浦某小区居民家天井中。6月正值繁殖产仔期,貉爸爸貉妈妈频繁的外出觅食,由于食物紧缺,觅食范围逐渐扩大,对周边居民的生活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有小区居民反映,有些貉进入他们家中觅食,甚至与宠物狗宠物猫发生打斗。此外,正值疫情期间,部分群众对野生动物多了一份担忧与恐慌。接到举报后,在林业部门和民警的帮助下,有4只貉被上海动物园收容救助。动物园工作人员、饲养科、兽医院、检疫队共同配合,顺利完成4只处于检疫隔离期的貉,进行首次疫苗免疫及体检采血工作。

记者从本市野保部门获悉,近年来,随着城市环境的改善,越来越多原本的野生动物在城市中可以发现。比如貉,也叫“浣熊狗”。它们的鼻头尖尖的、面庞圆圆的、眼圈黑黑的、身子胖胖的、四脚短短的,除了不会浣洗食物,其他都像极了住在地球另一面的干脆面君浣熊。

貉是上海的土著居民,这两年随着民众对野生动物的关注越来越高,它们出镜频频,不是被当成小熊被警察收养了,就是跑到人家院子里偷东西吃被逮住了,还有的掉到了大学校园的下水道里被生物系学生救助起来。貉正在以惊人的速度适应着城市的快速变迁。在过去的一个月,复旦大学的保护生物学研究团队走访了上海近百个小区和绿地,发现伴随着城市生态的恢复,貉正在从上海的西部朝着东部扩散。这一扩散可以解读为城市生态的积极恢复。

除此之外,本市土著野生动物主要包括狗獾、貉、黄鼬、赤腹松鼠、金线侧褶蛙、獐、剌猬和蝙蝠等,它们其实与人类已经共同生活了上千年,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它们也在逐渐适应新的环境,并已经成为本市城市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打扰不喂食,顺其自然  

近日,有消息称某小区居民被貉咬伤,小区居民要求捕杀野生貉。对此,野保专家和学者观看了图片上的伤口后认为,伤口看不到齿痕,更像是擦伤,且林业部门、小区物业和业主始终无法找到传言中的伤者,所谓被貉咬伤的这一消息真实性仍有待商榷。

野保专家表示,从貉的习性上看,在东亚土生土长的貉,本质上是一种敏感、温和又羞怯的动物。貉的历史分布曾经非常广泛, 朝鲜半岛、云南、日本、东北和俄罗斯以及朝鲜半岛、再加上中国华北华中华东华南,分布着貉的5个亚种,还有一些貉被引入到欧洲形成了野生种群。在如此广阔的分布区域上,几乎查不到貉攻击人类的任何信息。仅有的“人貉冲突”信息,是欧洲的貉攻击过居民院子里面的宠物小羊,日本和上海的貉攻击过流浪猫和狗,但是主动攻击并且咬伤人,此前并没有过。

但是在现场调研的过程中,专家们则注意到,由于小区中存在大量投喂野生动物的行为,在这样的投喂诱导下,不排除野生貉行为发生改变的可能。

专家表示,长期投喂小区里的野生动物会削弱它们生存能力,高糖高热量的食物也会让城市动物出现脂肪肝和高血脂,还会让它们的数量不受控制的增加。因此需要提醒市民的是,若发现小区中有貉、刺猬、黄鼠狼或其他野生动物出没,可顺其自然,不打扰、不喂食。若影响正常生活,可寻求林业部门和民警的帮助。 

  上海已建立野生动物长期监测网络  

随着中国城市环境的不断改善,城市生态也会越来越多样,也带来了更为复杂的城市管理问题。人和野生动物究竟该以何种方式共存?

一方面,市民对于一些野生动物增多会有所担忧。另一方面,缺乏专业训练的市民若是自发组织起来清除野生动物不仅违法,捕杀驱赶过程中的人为冲突加剧还可能引起更大风险。

专家表示,不投喂是我们目前能做的最直接的事情,而解决这个问题的长远关键是长期监测,通过了解城市野生动物的数量来找到不同解决方案,数量太大就迁地管理,太少甚至消失就开展保护行动。同时通过突然的增加和减少来进行预警,并对可能产生的疫病进行监控。同时,在未来还可以在规划和设计上提前考虑,如建设城市生态廊道和关键保护小区,从景观设计上减少动物和人的直接冲突。目前,上海已经建立了这样的野生动物监测网络。

“人类和野生动物,不是敌人也不是朋友,而是需要保持距离的邻居。”野保专家表示,今后,多个管理机构共同探讨解决方案的局面将会是城市生态建设之中的新常态。

青年报·青春上海 记者 刘晶晶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