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读|蒋蓝式悖论的七种暗器
2020-08-02 生活

周毅

为了撬开历史的罅隙,呈现人性的隐秘,蒋蓝在《蜀地笔记》《成都笔记》《踪迹史》之后,新近推出了非虚构力作《黄虎张献忠》。该著不仅如邱华栋所言,“首次厘定了多处从未被相关研究者所留意的重大事件”,更值得关注的是,作者蒋蓝突破了传记写作、非虚构写作的惯常模式,探索性、系统性地采用了独具一格的悖论书写技法。因悖论书写所激变的词语张力与语义龌龊,精准、微妙、反讽地呈现深入宏阔时代复杂传主的诡谲灵魂,在审美效果上,达到了李敬泽激赏的“风暴与深渊的体验”。从非虚构文体实验取得的成绩来说,《黄虎张献忠》可能算得上近年来我国历史散文的又一座高峰。

修辞学上的悖论又被称为诡论,指的是表面上矛盾、荒谬,悖于逻辑或常理,但实际上所言非所指,另有深意,并具有讽刺性或喜剧效果的语言关系。赵毅衡认为,狭义的悖论“只是反讽的一种,而广义的悖论与反讽是一回事”。《黄虎张献忠》借助悖论书写精彩,呈现了黄虎内在生命的畸变和精神支柱的倒塌。这种悖论书写的特质在于,并不借助外在形式的神秘、混乱或悖谬,而是凭借传主自身的行为、言谈、惯常之处,但行文上往往具有离奇、诡谲、狡黠的特征,风格标识度较为明显,因此,我称之为“蒋蓝式悖论书写”。

蒋蓝自称他在《黄虎张献忠》里发明的“蒋式悖论”为“大词写作”。所谓“大词写作”,其实就是服从于制式思维的强力指引,采用习惯性行话、意识形态术语,叠加众多形容词、副词来增加“克里斯玛类型”人物的魅力,就像军事上的佯攻,是一种消灭多元、凸显个人,消灭细节、凸显乌托邦的写作。但悄然运行其中的反讽原则与理性精神,不断消解着初衷与初心,将矛盾的对立推到极至就成为佯谬。在意涵的相反向度上,让语象与语义互相冲突、互相排斥、互相抵消,最后过渡成一种终极意义上的悖论书写。

为了穿透明末清初混沌错综的悖论情景,刻画张献忠癫狂无常的悖论人格,以《黄虎张献忠》为代表的“蒋式悖论”至少采用了克制陈述、夸大陈述、正话反说、适得其反、强盗逻辑、大词小用、新语古用等七种悖论模式。

第一种,克制陈述。这种类型“故意把话说轻,但使听者知其重”。蒋蓝本欲描写张献忠凶残、野蛮、暴烈的恶劣秉性,却故意采用“静如锦江春波”“像书生掏出毛笔那样”“两袖清风”“踏雪无痕”“飘然独行”“挥手致意”等正向的、美化的、诗意的、轻巧的语词。这些语词在与血海、脖子、手臂、城廓等语词对接时,显得突兀和诡异。两类语词被强扭在一起所形成的矛盾语境,以及用诗意化的语象表层和“远远没有达到少年时节那种雪刃劈柴的快感”的虚假遗憾潜藏着类似火山喷发前强压的愤怒,写出了张献忠嘲戏身体、轻蔑生命、践踏山河、不分善恶、不辨是非的变态人格。

第二种,夸大陈述。这种类型“假情假意地夸张,暗指相反性质”。蒋蓝在指出“以革命为职业的”张献忠“并非一窍不通”的基础上,故意进一步夸大其词,貌似赞扬他“不但睁眼看清了世界,而且还可以伸手抚摸宇宙”,“寻找上天入地的路径”,煞有介事地描写张献忠如何热衷“天文”。但是,大西皇帝“经常围绕铜球逡巡,忽然狂笑,忽然又陷入忧思,他反复摩搓,红铜越来越红,突然间,发出冲天血光”。思维突转、情绪突变的这个狂人其实陷入了对“天”的“极度痴迷与虔信”,试图缘木求鱼地在“天象”指掌图里看到“对于大西国运、个人气数的预兆”是多么虚妄滑稽。这样,蒋蓝参考“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关于张献忠以及大西政权的非虚构之书”《圣教入川记》,指出某些学者誉为“智识非凡”、洋人“岂能探知水深”的“好学上进”的张献忠“喜怒无常与歇斯底里”的性格特征和“民贼”的本质。

同时,在“并非一无所知”的不可靠假设的基础上,作者进一步夸饰张献忠“舌灿莲花,出天文进算数,手挥五弦,目送飞鸿”,似乎“已经颇有心得”,甚至说他“分明是屈原‘天问’的函授弟子”。可是他却一会儿冒出中国“当有八百年之久”、一会儿插话“外国有无菩萨”。这样让传主通过前后言行自相矛盾,暴露其事实上真的“一无所知”,本来就“一窍不懂”,同时“函授”一词也就衍生出了调侃意味。

第三种,正话反说。这种类型“假作否定”或“假作疑问”。在《滔滔血海浮起了天地》部分,张献忠得知洋人需要看图识文后狂吼“真正野蛮”,但是,“言完,又索要天文书。”这里张献忠言与行的矛盾,说明他实际上还不如他鄙弃的对象。可接下来蒋蓝又假意肯定张献忠能够识别“野蛮”,所以足见其“良知未泯”。还引述《圣教入川记》中张献忠自言“剿灭此民,以惩其违天之罪”,貌似“替天行道,吊罪罚恶”,坚持认为自己与孔圣人是“同一个战壕”的战友。但是,会心的读者已经看出,张献忠这种有意误读孔子思想的选择和荼毒生灵的做法使其高谈宏论早已谬以千里。滑稽的是,读者早已看穿了真相,但张献忠还在继续自欺欺人并洋洋自得,“哦哦几声,抚掌大笑,看来真理在大西一边的”。这样矛盾重重、不断反转的悖论写法使得一个强词夺理、自欺欺人、杀人成性的恶魔形象跃然纸上。所以这里的“良知未泯”其实是“假作否定”,反讽了张献忠的丧尽天良。

“文官还怕没人做吗?”实际上反映出张献忠一点也不怕没有文人来做官。“孔圣人是不是不愿意咱们杀这些读书人哪?”的犹疑也马上被汪兆麟断然否定,所以其实都是假作疑问。

第四种,适得其反。这种类型的悖论,貌似程序极为公正,结果却事与愿违。例如,书中被秉承“真理,越辩越明”,奉行“民主选举”的大西皇帝委以重任的“天学国师”利类斯、安文思,“依葫芦画瓢”设计研制的“红夷大炮”,并没有“大展神威”,而是“连炮带骡子滚落下山沟”,成为一次“颇为丢脸的科学实验”。

第五种,强盗逻辑。这种悖论实质就是柏拉图《理想国》之中的色拉叙马霍斯提出的“正义即是强者的利益”,它是唯我独尊的强者的霸道逻辑。以《黄虎张献忠》“大西政权的科举考试”这部分为例,张献忠以“是蜀人负皇上,非皇上负蜀人”“又皆庸碌”“无一真才”并“谋不轨”为由对士子进行杀戮,就是典型的强盗逻辑。一方面他软硬兼施逼士子应考,貌似求贤若渴;另一方面,待士子赴考时他又百般戏弄、刁难、猜忌、鄙弃。首次考试中,已经60岁的陈珏被钦点为状元,“可见黄虎看重的是一心造福大西江山的真才实学,有志无所谓年高”。但是,出人意料的是,“求贤若渴”的“热心肠”竟以“恐有奸人混在中间”为由,“考后便叫你们回去”,回到哪里去呢?谁也难以预料,等待他们的居然是张献忠“过了一把老师瘾”就当即“宣布杀人”。而且令人不解的是,大西国第二次乡、会联试及制科考试中,考生皆因“不肯配合”而被集体性灭绝。

拨开纷纭传说的迷雾,蒋蓝对《滟滪囊》《蜀碧》《平寇志》《寄园寄所寄》《蜀乱》(即《蜀警录》《欧阳遗书》)等史料进行相互参照,还原了残酷的历史真相,也生动描摹了黄虎猜忌心重、锄奸心切、敏感自私、凶残狡诈的人性之恶,其引蛇出洞、威逼利诱的花招一旦得逞就一发而不可收,其振振有词的名言“文官还怕没人做吗”和“是蜀人负皇上”的口头禅暴露出其刚愎自用已经到了自我迷信、自我崇拜的程度。有道是伴君如伴虎,从戏弄、偏爱、激赏、喜欢得“一刻也离不得”到灭绝全家老小,状元的一切命运都只决定于黄虎的一念之间。伯乐的性格决定了千里马的命运,“中国武举史上最短命的状元”,其命运突转急变到了不合逻辑的荒谬程度。

甄别士子的大西国科举就像多棱镜,既照出乱世读书人“卡在历史的门缝里”、如甲虫般被“彻底夹扁”的窘境,也反射出最具“话语权”的黄虎本人的魔性、兽性。

第六种,大词小用。即故意将“大欢喜”“仁慈开恩”“大义凛然”“江湖美誉”等大词、褒义词,用于并无宗教关怀、政治智慧、高尚节操的黄虎身上。而在全书的整体叙述中,作者已经通过史料考辨、实地调研、现场对位,立体还原了对百姓、对下属,甚至对家人的生命毫无敬畏之心的极权典型。这些大词与野心难化、喜怒无常、人格分裂、兽性满满的奸雄格格不入,反而强化叙事的戏剧性,以期达到对极权主义的嘲讽。这种手法鲁迅先生曾在《纪念刘和珍君》中用过,反讽效果极强。

第七种,新语古用。这实际上是宗守云曾在《修辞学的多视角研究中》提到的“移时”修辞,就是用现代的词语表现古代事物的修辞方式。

受奥威尔《1984》的启发,蒋蓝发现“新语”的悖论效果,于是他故意挪用20世纪以后才产生并被刻意推广的一些词语。这些词语可能是本身切合时代发展需要,也可能是大而无当的。但是不论怎样,通过移植词句的时代色彩而把新语用来叙写几个世纪之前的人物,字面上就有一种满满的违和感、滑稽感、讽刺感,而对于其内在情理,读者却能心领神会。

《黄虎张献忠》之所以采用极具挑战性的悖论书写,主要由于写作者从“非虚构”立场出发,以踪迹史的方法窥视到历史情景的诡论性和传主人格的分裂性。

近年来,为了洞悉张献忠入川并建立大西国的历史真相,蒋蓝反复研阅出自欧阳直、彭遵泗、傅迪吉、吴梅村、利类思和安文思等人的史料以及任乃强等学者的学术成果。不仅如此,蒋蓝还像社会学家、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人类学家一样进行田野考察。在此过程中,他逐渐参悟到历史的悖论性和生命的复杂性。

正是张献忠这个书写对象的特殊性以及书写者本人作为诗人、思想者、散文家、田野考察者的多重身份决定他必须来一次突围,但是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书写者蒋蓝对非虚构写作立场的坚守,尤其是对“求真”的执念。

通过三重证据法,蒋蓝甄别了许多历史材料与现实传闻之间的关系,认识到F.施勒格尔所言的道理,“世界在本质上是诡论式的,一种模棱的态度才能抓住世界的矛盾整体性”。所以,蒋蓝坦诚地告诉笔者,“面对张献忠这个特别复杂多面、诡诈残暴的书写对象,以前的好多技法都已经显得左支右绌”。为了全面呈现这个特殊对象的诡异状态,他不得不借助辩证思维,采用悖论书写的特殊技法,撬开历史的罅隙与人性的隐秘,将曾经因为各种原因被“妖魔化”或者“神圣化”的张献忠层层剖析,还原一个在谣言与传说中被夸张、被遮蔽、被扭曲的历史人物的本来面目。

(长篇历史非虚构《黄虎张献忠》,蒋蓝著,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蒋蓝:著名诗人,散文家,思想随笔作家,田野考察者。人民文学奖、朱自清散文奖、四川文学奖、中国新闻奖副刊金奖、《黄河》文学奖、万松浦文学奖、中国西部文学奖、布老虎散文奖得主。已出版《黄虎张献忠》《成都笔记》《蜀地笔记》《至情笔记》《媚骨之书》,以及《豹典》《极端动物笔记——动物美学卷》《极端动物笔记——动物哲学卷》《踪迹史》《梼杌之书》《倒读与反写》《爱与欲望》等专著多部。周毅:评论家,文学博士,四川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周毅

来源: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