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生活,有为青年|从不足500名到如今2000余名,这些有为青年是如何被发动起来的?
2020-08-03 青年

青年报资料图。记者 吴恺/摄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2018年,全市40周岁以下青年业委会委员仅467名,到今年5月底,已经上升到2297名,覆盖全市1426个住宅小区。共青团上海市委带领全市各级团组织坚定不移往社区走,大力推进的这一“团青骨干参与业委会建设”工作,正让更多有为青年从“社区隐形人”转变为活跃在社区治理中的生力军。

小区业委会年轻面孔越来越多

小区停车难?闵行阳光神州苑业委会的5名年轻人,在小区内挖潜,“神奇”地为居民们增加了200个停车位;违章搭建取证难?宝山城投世纪名城的青年业委会委员用航拍无人机飞上了楼顶,成功拍到了照片;居民物业报修不方便?嘉定布鲁斯郡的青年业委会委员自主开发了“微信报修小程序”,为整个修缮过程留下痕迹;老旧小区改造更新缺点子?“创意进社区”大赛吸引了480组青年设计团队、1000多名青年设计师报名,目前2个更新点已经落地,还有近10个更新点在进一步方案深化中……

从两年前开始,全市不少小区居民就有了切身感受——业委会“管事”的年轻面孔多了起来,一些老大难问题有了新的解决方式。

2018年,团市委开始展开团青骨干参与业主委员会建设工作。在各区,各级团组织积极与房管部门、街镇居村对接,了解本区域内住宅小区业委会基本信息,排摸符合成立业主大会条件的小区清单、当年任期即将届满的业委会清单以及业委会委员人数不足即将进行增补的业委会清单。“三张清单”与团青骨干清单进行匹配筛选,鼓励团青骨干依法依规进入业委会。

两年来,全市40周岁以下青年业委会委员人数从2018年的467名上升到目前的2297名。还形成了一群“后备军”——暂不具备加入业委会的团青骨干,鼓励以执行秘书、专业顾问、志愿者等其他身份参与业委会工作,多种身份参与业委会的青年人数从2018年的不足2000人,上升到目前的1万余人。

在这些青年人中,党员占了4成多,多为80后、90后。职业分布广泛,有公务员,居民区社工、来自两新企业的白领、专业律师,甚至还有全职太太(先生)。有别于居委会委员中多数都是女性,业委会中任职的年轻人中男性略多,占56.12%。

“后援团”支持青年人在社区干实事

原本在社区里像个“隐形人”的青年人,如今开始越来越活跃,也愿意为社区事务出力出主意,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

“不少青年开始会觉得有孤独感,社区工作很繁琐,需要大量协调,青年业委会成员大部分是上班族,对这块工作不熟悉,也没有机会交流。”团市委副书记邬斌告诉记者,为了让加入到业委会中的青年人能踏实做事,团市委使了不少劲。

针对陌生感、孤独感,团市委牵头成立了上海青年业委会委员联谊会。“市级联谊会最初有77位青年业委会成员,现在各区也正在相继成立区级青年业委会联谊会,大家相互交流互助。”邬斌介绍说,这些平台成立之后,每月邀请绿化管理、工程审价、维修资金管理、物业管理条例解读等职能部门的专业人士举办讲座,在全市的青年中心开展“物业选聘”“停车位改造”“业委会换届”等线下主题沙龙,至今吸引逾万人次青年参与,不少长三角地区业委会委员都慕名要来参与。

除了搭建平台,还提供智力支持。12支来自公用事业、建设施工、银行审计、法律服务等专业领域的358名青年志愿者组建“青春社区顾问团”,为社区提供专业服务,成为了业委会青年的“后援团”。团市委编撰了一系列的“攻略”,如《团青骨干参与业委会建设攻略》《业委会知识54问》《业委会审判案例选编》等,制作了停车位改造、楼道堆物治理等解决方案的“工具包”,贴心解决实际问题。建立“青年业委会委员线上服务平台”,由相关专家顾问团在线实时回答问题,平台稳定、活跃会员保持在3000人以上。

青年在社区工作的“阵地”也在加紧建设中。全市已建立407个“社区型青年中心”,为青年参与社区治理提供空间条件。搭建“综合项目资源平台”,积极整合各级团组织、社会组织、青年中心等资源优势,形成亲子教育、助老敬老、科技创新、垃圾分类、安全防范、医疗保健、创业就业等支持板块。青年集聚也能拉来“流量”,超过约500项的资源服务社区项目正以灵活多样的方式服务社区。

对话团市委副书记邬斌 

社区是共青团和青年工作的一座富矿

记者:开展团青骨干参与业委会这项工作的契机是什么?

邬斌:这些年我们在基层工作中发现,青年和社区的疏离是一个客观现实,青年对社区的需求远不如社区对青年的需求。社区需要活力,社区的自治共治、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公共安全,很多方面都需要年轻人的参与。但反过来,青年人更多的生活工作和社交空间在社区之外,社区只具备休息功能。2018年初,市委向团市委提出了两个坚定不移的目标,其中一个就是“坚定不移往社区走”,如何走,我们需要一个突破口。

记者:选择让青年人参与业委会工作作为切入口的理由?

邬斌:共青团引导青年进社区可以做很多事,比如以往的社区志愿服务、社区文化活动等,但在经过大量调研后,我们觉得,社区治理的核心问题是居委会、业委会和物业公司“三驾马车”的关系协调问题,怎么样让青年人深入参与到这“三驾马车”的运行过程当中,我们从中找了业委会这样一个切入点,通过推动团青骨干参与业委会建设,成为共青团深度参与社区治理的一个有形有效的工作突破口,希望达到小切入大纵深的目标。

记者:开始推进这项工作时有哪些难点?

邬斌:2018年我们推了大半年的时间,只有不到500名青年顺利加入业委会。因为需要有加入的时机,比如正好有新小区成立业委会,业委会换届或是有增补业委会成员的时候。另一个难点在于,因为完全是业主自己选举的,如果对青年人不了解的话,居民是不会选的,所以需要青年人前期就要在社区中发出声音、发挥作用,在社区形成口碑影响,得到居民认可,这都需要时间,所以前期有一定难度。

记者:在青年逐渐参与之后,开展工作中又遇到过哪些问题?

邬斌:在和青年们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几个情况。一是大多数从事业委会工作的青年是上班族,利用下班空闲时间,担心不被家人、工作单位理解,包括社会上对于业委会偏负面的评价比较多,也容易成为矛盾焦点,所以这些青年特别需要一个互相倾诉交流的平台。第二个就是业委会工作比较专业,所以需要一些专业力量的支撑,同时也需要一些市区级资源的下沉。团组织也针对这些问题分别展开了工作。

记者:开展2年多以来,社区反响如何?

邬斌:我们感觉到,社区的问题在社区解决、靠社区自身的力量解决,是最有效的。不少社区就反映,通过这项工作,很多原先在社区当中“隐形”的青年,或是一些斜杠青年,如今被激活了,他们以社区为家、在社区当家,让社区因青年而活跃、让青年因社区而出彩,进而使得社区这一因素也能成为青年喜欢上海、选择上海、扎根上海的一个理由。人民城市人民建,在人民城市建设当中共青团就要组织引导好青年发挥特色作用。

记者:引导青年参与社区治理,在团组织的工作中又体现了怎样的价值?

邬斌:这项工作,除了服务了大局、助力了团建,很重要的价值还在于体现了共青团的育人价值。育人一直是共青团的主责主业。共青团做社区工作跟其他部门最大的区别在哪里?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在发现、凝聚和培育一批能在基层创造性地开展群众工作的青年骨干。很多青年告诉我们,他们干过业委会之后,才知道协调老百姓利益有多难,“不当家不知柴米贵”,更能体会到党和政府的不容易,对群众更有感情了,做群众工作更有方法了,对社区也更有担当了,这都是鲜活的实践教育,也是生动的思想引领。

记者:在青年参与基层社区治理方面还会有哪些新的推进措施?

邬斌:社区是共青团和青年工作的一座富矿,可以发掘的宝贵财富很多。社区是共青团深化改革的一块试验田,也是团干部提高群众工作能力的一个大课堂。坚定不移地深耕社区,让团的工作更加接地气、聚人气、有生气,都要求我们必须紧紧抓住社区这个重要阵地,把社区团青工作做实、把社区团青组织建强。下一步,在持续扎实做好青年骨干进社区、进业委会工作的同时,我们也在尝试探索引导青年社会组织、青年志愿服务组织走进社区,针对社区的一些痛点需求,由社区点单、青年社会组织接单,在社区建设中发挥作用。同时我们还会加强社区青年人才的培养,举办“社区青年先锋学院”,把社区中一些青年能人达人组织起来,为这些有意愿有能力有热情的青年人搭建参与平台。我们也会引导青年多多参与社区微更新,继续打造社区型青年中心和青春社区,研究青春社区指标体系,为青年参与社区工作提供更大的舞台、更好的阵地和更广阔的空间,真正使青年成为社区自治的拥护者、践行者,成为社区公共服务的生力军、突击队,成为社区活力和正能量的带动者和传播者。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