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排队、任性混搭,新技术缔造上海白领早餐这些“名场面”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陈嘉音/文 周紫薇/图、视频
在上海,活力是与早餐一同出炉的。8月10日,上海市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我市早餐工程建设的意见》,明确支持各种创新早餐供应方式,搭建早餐品种共享平台。对于上班族们来说,一顿热气腾腾、营养健康的早餐不再是“奢侈品”。
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新零售”应运而生。“互联网+早餐服务”“新零售+早餐服务”的出现,让这座城市每天在食物的香气中醒来。
新速度|便利店早餐不用排队
一个工作日的早上,在徐汇万科中心工作的小徐像往常一样来到公司楼下的便利蜂。向店员出示了一下二维码,就拿到了在手机上预定的早餐,从进门到出门的时间不超过一分钟。
到便利店买早餐,已成为越来越多上班族的习惯。在恒温箱里,5元一个的黑胡椒牛肉饼汁水鲜甜、6.9元的炸鸡排色泽金黄、松软可人……一排琳琅满目的早餐隔着玻璃也能闻到香味。
小徐告诉记者,便利店种类繁多的小食算得上只是早餐的“加分项”。在速度、口味、营养这几个要素中,速度无疑是排在第一个的。
“线上预定好就不用排队了,而且还能用优惠劵,挺方便的。”她说。便利蜂的小程序节省了她很多时间。
“每天早上八点半到九点是店里人最多的时候。”店员小谭说,为了应对早上的小高峰,三个店员一直严阵以待。“现在,有很多顾客在小程序上直接下单,选择自提或者外卖,相对来说也更有效率了。”
记者在微信小程序上体验了一下,在“外卖/自提”选项中,包含了包子、关东煮、粥品以及烙馅饼、炸品。基本上店里所有早餐都能在小程序上下单。如果不想自提,便利蜂同样也有外卖服务,只要多加5元配送费。
早餐速度,得益于“互联网+早餐服务”“新零售+早餐服务”的新概念。而这些新概念的背后,其实需要数据系统、供应链、物流体系的高度灵敏和一体化。
早在2011年,上海就被商务部列为“全国早餐示范工程试点城市”,此后,市政府连续7年将“早餐工程”列入实施项目。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一批早餐供应点正在铺开,形成一张覆盖全市的早餐网络。
新选择|老字号喊你来吃早餐
一说起早餐,就不得不提上海白领的早餐“名场面”——穿着西装,昂首走在CBD里,左手是冒着热气的包子,右手是一杯恰到好处的咖啡,对着蓝牙耳机问“Hey,你们这个team的presentation都准备好了吗?”
除了速度,上海白领们同样注重早餐质量和新意。上面这幅上海白领早餐“名场面”就来自百年老字号乔家栅。
去年12月 27日,主打咖啡与糕点融合概念的乔家栅新店——乔家栅•乔咖啡,在百年老建筑淮海大楼正式开业。老字号跨界融合上海传统早点与年轻人喜爱的手冲咖啡,非常有话题度。烧卖配拿铁、菜包配美式……一份充满“海派风情”的混搭早餐无疑是常熟路附近白领们的最爱。
老字号做起早餐来,绝对是有腔调的。单一个肉包,里面的名堂就多得不得了:菜馅和皮的比例是一半一半,保证包子冷的时候照样好吃。叶子和根茎同样是五五比例,保证了嚼劲,还加入了新鲜的香菇、上海人特别喜欢的豆腐衣。
乔家栅这样的老字号是今年徐汇设立的9个早餐便民点之一。同时,政府也在鼓励老字号在传统早餐基础上继续创新开发受市民喜爱的各类特色点心,丰富爱心平价早餐供应品种最近,乔家栅在原有三丁烧麦+豆浆、三丁烧麦+小白奶、菜包+肉包+豆浆等早餐套餐的基础上,推出粽子+牛奶、乔咖啡+叉烧酥、乔咖啡+蟹壳黄等新早餐品种组合。加上国营老字号的实惠价格,周边居民和上班族从此多了一个放心的早餐选项。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陈嘉音/文 周紫薇/图、视频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