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沪上创业女性的追梦路,三十而已,乘风波浪
2020-08-18 专题

青年报记者 明玉君

热播剧《三十而已》中,3位30岁女主人公都经历了生活、工作等不同程度的挫折和考验,但最终她们都找到了各自的定位和方向,拥有着“而已”的勇气。同样30岁的沪上女性创业者,又有哪些奋斗的心得、体会和感悟呢?本期,我们对话了这些创业巾帼们,了解她们在追梦路上的点滴心语。

  苏靖雯  

梦想的力量在发光

海归开启“时光记忆”事业

2016年,一个春暖花开阳光明媚的日子,苏靖雯从欧洲学成回国,回到上海,带领团队将“时记”情怀融入到AR技术的打磨和开发中。“我们尝试与文创相结合,生产出更多有趣的时空影像,动态记录下人们生活中那些难忘的美好时光。”

奋斗的过程充满了干劲和激情,苏靖雯和团队做了很多充满挑战又有意义的事情。他们去过南京大学做演讲,混入过ChinaJoy摆摊,还曾在星光闪耀的舞台上讲述过“时光记忆”的使命与初心。渐渐地,有些人开始知道他们的产品,AR卡片也受到了很多客户的喜爱。

然而,随着业务的拓展,他们遭受了逆境,产品不断改版,导致用户流失,其间同事也不断离职。“‘深夜不足以痛哭者,不足以语人生。’这句话特别适合那时候的我。”回忆往事,苏靖雯坦言,艰难时刻,是朋友、家人、客户的鼓励与帮助让她充满了力量,继续坚守在上海,追寻着创业梦想。

如今,在她的带领下,团队慢慢践行并实现了当初的设想,他们将AR技术应用在了文旅、教育等领域,深受用户认可。

“30而已,没有想过创立多大的事业,只想为了梦想而奋斗。”苏靖雯坦言,自己是个念旧的人,习惯了待在一个城市,开一家公司,做一件事情,完成一个心愿。对她而言,忙碌奔波的同时,还有三大未满心愿:一是还未遇见永恒的爱情,二是未让员工拥有更广阔的平台,三未常与亲人团聚温情。

“我们会遇见谁,谁会来到时记,谁会在这里创造专属的时光记忆?”对于未来,苏靖雯的内心充满了憧憬。她坦言,希望“时光记忆”可以延续,自己继续做当初那个任性的孩子,“帮助人们捕捉那些带不走的旧时光”。

  孙爱林  

6年在沪打拼路

充满了未知与梦想的味道

“我的家乡在内蒙古,那里很美。”2014年,刚刚从设计专业毕业的孙爱林,抱着追逐梦想的想法来到了上海。对她而言,相比家乡,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充满了未知和无限可能,也是自己“向往”和期待扎根的地方。

6年来,她内心坚定,始终朝着自己想要的方向努力和改变着。“我进过国企,也在外企工作过,不断积累着设计方面的经验和资源。”

2018年,她正式创业,成为了一名文创领域的创业者。然而,起步阶段非常艰难,单枪匹马的她就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打乱撞,找不到头绪。“第一年基本没有业务,生存都是问题,压力和煎熬之下,我的内心也开始动摇。”2018年的冬天,她开始了一边投简历找工作,一边深挖新的业务模式的艰难历程。

“好在,在这个关键点,我参加了创业培训班,还有幸获得了政府给予的创业基金,就这样‘活’了过来,继续‘赶路’。”回忆那段时光,孙爱林难掩感激之情。

如今,在逐步的探索创新中,她带领团队找到了合适的业务模式和方向,设计的产品也开始从单一的帆布包、T恤等发展到为客户提供整套的文创产品解决方案。业务量激增的同时,她也更加忙碌起来。“同时经手十几个项目,每天加班到深夜,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对我来说已是家常便饭。”

今年正值30岁的她,事业上走向正轨的同时,对于生活和情感,她的理解也更加深刻和成熟。“我也经历过‘被催婚’,自己也曾想着在30岁能够成立自己的家庭,实现圆满。”然而,现实教会了她:不要强求,追寻内心的真爱更加可贵;对待家人,要多一些耐心和责任感,更加关爱,多多陪伴。

“30岁,我收获了‘感恩’。”在沪打拼多年,孙爱林更加勇敢,心存感恩的她希望未来在文创领域继续深耕,做出更多有创意的产品。

  周晓岑  

越努力越幸运

30岁有着更丰富的可能性

“创业过程冷暖自知,以为等不来的阳光,一回头,可能已经熬过了漫漫的长夜。”上午参加完路演活动,下午便匆匆赶去外地出差的歆玺创始人周晓岑,在飞机上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了解她的人都知道,作为土生土长的上海人,她乐观、坚强,总是笑意盈盈,洋溢着青春范儿。其实,她还是个“爱折腾”的女孩,正如创业,只要认定了,就会坚持走下去。

五年前从企业毅然辞职,加入了创业大潮,带领团队致力于“以技术驱动消费商业升级”的新零售模式,通过智能货柜的媒体发布与新品体验系统为政府、企业提供公益宣传、精准发放及大数据分析服务。“我主要负责市场运营,那时候开拓点位、拜访客户,同时负责公司内部运营,组建团队,在了解市场需求的同时不断与技术团队沟通落地,经常自嘲自己是风雨夜归人。”回顾起最初起步阶段的艰难,周晓岑感慨万千。

除了公司创始人,她还是一名年轻妈妈,如何做好家庭与事业的平衡,是一大挑战和难题。“有次女儿生病,我还在外面见客户,忙完赶去医院,看见孩子就忍不住哭了。”尽管也有过质疑和彷徨的时候,但调整好心态,她又奔向了“创业战场”。

是家人无条件的支持,还有对团队的责任与使命,支撑着她走到了现在,越挫越勇,内心更加强大。如今,公司业务走向了正轨,持续优化发展中。让周晓岑欣慰的是,在忙碌工作的同时,她也未缺席女儿的成长。

“30岁了,我更喜欢现在的自己,更加坚定。”一路走来,她更坚信“越努力越幸运”。

青年报记者 明玉君

来源: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