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弹传人拿起吉他,七夕她要玩一次“花头很浓”的演出
2020-08-19 文体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评弹女演员一向是弹琵琶的,但是在陆锦花却拿起吉他唱起吴语歌曲《西湖春》。这位评弹“丽调”传人近年一直致力于评弹艺术的革新,而在即将举行的七夕评弹音乐剧场《锦行花间》之《穿越银河遇见你》中,她评弹变革的步子又迈出了一大步。

在评弹界,陆锦花一直属于“不安分”的那一类。身为85后,刚当选全国青联委员的陆锦花,有感于古老的评弹艺术通过变革以吸引青年人的迫切性,这几年她从录制爵士评弹专辑、改编《泰坦尼克号》到如今推出音乐剧场,虽万变不离评弹,但那呈现方式的不断翻新,已足以让观众眼花缭乱了。

“许多评弹观众都跟我说,花花你的评弹很有花头的,我就一直在想如何做出更多新意,评弹艺术家只要肯动脑筋,就能做出无限可能。”陆锦花对记者说。既然被观众说成“花头浓”,又是合了自己的名字,陆锦花干脆将自己的评弹革新称为“花式海派评弹”。

从陆锦花现场演绎的几个片段来看,此次七夕专场《穿越银河遇见你》的革新步子确实迈得很大。整场演出,陆锦花集编、导、演于一身。就创新而言,弹吉他唱评弹是其一,与西北民谣红人张尕怂在剧中合作一场《谈恋爱》是其二,更难能可贵的是,创新加入钢琴、吉他、笙、打击乐等配器,甚至部分电子乐元素。这已经完全是一个跨界演出。

上海音乐学院副教授纪冬泳担任现场伴奏,上海音乐学院教师李渊清担任钢琴伴奏,而音乐总监、著名音乐人张梦则负责电子音乐和笙伴奏。这些评弹界之外的音乐人与陆锦花合作,这才促成了这样的“花式海派评弹”。

不过陆锦花否认自己是离经叛道,作为评弹“丽调”的传人,她一方面也会演一些传统剧目,另一方面也会将自己的丽调的一些特质融入到自己的革新之中。陆锦花笑言,对她而言,“为了创新而创新”是毫无意义的,江南音乐、传统评弹始终是评弹人的根基,“任何丢了根的创新都是‘耍流氓’。”

此次《穿越银河遇见你》七夕专场8月25日、26日将在1862时尚艺术中心上演。这也是“花式海派评弹”的初试啼声。陆锦花透露,“花式海派评弹”之后还计划推出“红色”系列、“张爱玲”系列、“江南评弹民谣”系列、“少儿评弹”系列等一系列各有侧重的表演主题,在创新中继续推广评弹艺术。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