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后的这栋石库门建筑,青春活力依旧喷涌
2020-08-21 青年

五四运动,如同一道闪电,划破夜空,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帷幕。此后,一批受此鼓舞的青年,汇聚到上海渔阳里,开始救亡图存的探索之路。如今,时光走过了一个世纪,那石库门里红砖黑瓦间传来的历史回响,依旧振聋发聩。2020年8月22日,渔阳里迎来百年纪念。这份属于渔阳里的荣光,从来都不曾黯淡。一代又一代的青年,成为国家建设、改革开放、创新发展的中坚力量,在奋斗中书写无悔的青春。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石库门里的报国之志

揭开100年前的时代幕布,风雨如晦,山河凋敝,社会动荡,满目疮痍。满腔的爱国热血,化为一群先进青年在石库门里的报国之志,也开启解救中华民族于危难之际的红色征途。

从先进青年齐聚上海到酝酿成立青年团组织,从外国语学社挂牌招生到一批批青年从这里走出去接受先进思想的洗礼,这是青年团的红色之源、初心之地。

渔阳里是有新老之分的。老渔阳里(南昌路100弄2号)是我们党的发起之地。现在,老渔阳里门口原先的铭牌“《新青年》编辑部旧址”已改为“中国共产党发起组成立地(《新青年》编辑部旧址)”字样。而新渔阳里6号(淮海中路567弄6号)则是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的诞生之所。

“其实,整个渔阳里6号的活动时间并不是太长,10个月左右,因当时被法租界当局注意,结束活动之后,这里恢复成了民居,也恢复了平静。”在修葺一新的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内,馆长洪颖哲强调,短短的10个月里,却是石破天惊,意义深远。

这里,诞生了中国第一个团的早期组织;创办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所干部学校外国语学社;建立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通讯社中俄通讯社。

“五四运动的领导人,也就是中国共产党最主要的两位创始人陈独秀和李大钊,他们继续借助所创办的《新青年》不断传播马克思主义,越来越多的青年在思想上不断重视与升华。1920年春天,陈独秀将他的革命重心从北京转移到上海,当时住进了环龙路老渔阳里2号,也就是今天南昌路100弄2号。”

指着纪念馆的“沙盘置景”,洪颖哲介绍,以《新青年》编辑部陈独秀寓所为中心,除了新渔阳里6号,在其周围还有不少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的活动场所。

俞秀松、施存统、陈望道、李汉俊、袁振英、叶天底、沈玄庐、金家凤等8名当时平均年龄24.5岁的年轻人,在中国共产党发起组的领导下,在这里发起成立了中国第一个社会主义青年团——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俞秀松被任命为第一任书记,而建团的初衷其实就是为党做好助手和后备军。次年3月,还是在这里,成立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临时中央执行委员会,俞秀松又被任命为书记。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920年9月,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后的一个月,外国语学社也在这里创办,这是中国共产党发起组和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创办的中国第一所培养干部的学校,初衷就是以公开办学的方式掩护革命活动。表面上学员是对外招募的,但实际都是党团领导推荐和介绍的。杨明斋,他担任着外国语学社的校长,并主要负责中俄通讯社的各项工作。

“刘少奇、任弼时等,也都是渔阳里培育的青年!”洪颖哲介绍,据不完全统计,有确定图文资料的33位学员均在此上过课。1921年春,外国语学社的学员中先后又有二三十人分三批去莫斯科学习。

随着青年团组织队伍不断壮大,在正式的团的“一大”召开之前,上海又成立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临时的中央执行委员会,主要的目的就是领导、引领全国各地的地方性团组织,起到领头羊的作用。

洪颖哲提醒,在上海,在中国各地纷纷响应党的号召的时候,还有一支远在欧洲的青年力量在崛起。他们得知国内纷纷建立青年团组织之后,在1922年初在巴黎建立了旅欧青年团组织,周恩来担任支部书记。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经过两年多时间的积累与成长,在1922年5月5日至5月10日,团的“一大”顺利在在广州东园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25人,团员已经达到了5000多人,大会选举产生高尚德(君宇)、施存统、张太雷、蔡和森、俞秀松5人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施存统任团中央书记。

可以说,百年前90后坚持信念坚守信仰,才开启了中国共青团发展的崭新篇章。

历史选择上海

这是上海的骄傲。在市中共党史学会会长忻平看来,曾经联通着新老渔阳里之间的那条冠以“马克思主义小道”的弄堂小道,既是党团之间的联系通道,亦是了解百年前先驱们坚定信仰、为国为民那份初心的承载地。

“新渔阳里6号,诞生了中国第一个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上海的中国共产党发起组直接领导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两者间有着深厚的渊源。”忻平指出,上海团组织建立以后,影响力是巨大的。

“之后,党的很多事情都是通过青年团去做的,早期很多中国共产党员也到团员里面去选拔。团员里,很多人迅速转为党员,双重身份兼而有之,所以,这里面都是有千丝万缕关系的。”忻平认为,这首先要从建党精神谈起。“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当时的梦主要是‘救国梦’,救亡是时代主题。时光跨越百年,从当时的‘救国’到今天的‘强国’,这是一个一脉相承的中国梦。”

然而,从龚自珍、林则徐、魏源到孙中山,各种西方思潮、各种救国方案和救国手段,都没有能够救中国。直到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革命成为一种共识,中国必须要革命。

“加上马克思主义火种的点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选择苏联模式,在年轻的先进知识分子心中形成共识。”忻平强调,这其中很多人是毅然放弃优越的社会地位和安逸的生活条件,心甘情愿选择艰苦和危险的革命事业的,他们全身心投入到革命运动中去,宣传马克思主义真理,逐步实现知行结合,在艰难困苦的探索中坚定革命理想信念,其中很多人为之付出生命的代价。据统计,从1921年到1949年有名有姓的牺牲者达370多万人,一万多天,平均每天370名左右。

至于历史选择上海,忻平认为,近代上海有华界、公共租界和法租界,呈现特殊的政治地理格局和复杂多元的性质。上海虽不是政治中心,但很多政治大事都先在上海发生。人才汇聚、交通便利、信息畅通、人口流动性等,环视20世纪初,上海为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创建活动提供了所有有利条件。

同时,这里也是中外民族矛盾、社会阶级矛盾最为集中的地方。1919年,上海工人51万,占全国四分之一强,其中产业工人有18万。工人阶级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和最进步的阶级,受压迫最深,反抗性最强。作为无产阶级先锋队,中国共产党及其早期组织在工人阶级的大本营孕育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符合历史的逻辑,有其必然性。

忻平说:“新老渔阳里,有共同之处,那就是发起建党、建团,都是发起地和初步建设之地。而1921年7月的中共一大,则是党的正式成立标志。”

革命文物承载初心印迹

去年五四前夕,新渔阳里6号作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重新开馆,实物展品进行了更新、充实。馆长洪颖哲一直坚信,红色文物不但增强展览的生动性、参与性和体验性,也因为承载着初心印迹,做到“见人见物见精神”,可以让共青团的精神更好地传播。

在纪念馆二楼俞秀松的卧室兼办公室里,一张跨越千山万水、从新疆辗转多地带回上海的单人铁床,很是显眼,这是由俞秀松的继子俞敏和继女俞雁捐赠的。俞秀松曾在1935年前往新疆,这张铁床就是他当年在新疆时卧室的配置。

少年时代的俞敏,虽知道父亲是一名了不起的烈士,但是对于他的一些事特别是“有血有肉”的事知之甚少。后来,俞敏了解到,父亲去世后,母亲就开始不停地搬家,新疆、重庆、南京、杭州、诸暨,最后到达上海。

八千里漫漫长路,母亲却坚持携带着父亲睡过的铁床、用过的箱子等。岁月更迭,随着深入研究和数次远赴俄罗斯寻觅珍档,俞敏真切感受到,因为这一路上都有父亲的奋斗印迹,亦凝结着母亲最真挚的爱与思念。

“他是在经历了朴素的爱国主义,到初步接触无政府主义,再到逐步抛弃无政府主义成为一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其思想发展是变化的,他曾在给父母的书信里写下‘我此后不想做个学问家,情愿做个举世唾骂的革命家’,‘我要救中国最大多数的劳苦群众’这样的铁骨铮言。”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俞敏开始了对于父亲资料的收集与研究工作。剥开荒烟蔓草,拂净岁月风尘。而今,俞敏数次赴俄罗斯寻觅珍档时翻拍下的许多照片,也成为红色场馆里当代人了解青年团历史的又一个窗口。

跨越百年青春对话

光阴流转,星火不灭。那些曾经在渔阳里出现的年轻身影,至今都给我们带来无限感动与经久启示。他们就像久别重逢的故人,跨越时空,与当下进行着青春对话。

最让忻平更感怀的是当时年轻人爱国、奋斗、牺牲、报国的理想之志。这些基本精神,至今产生情感共鸣,触动灵魂。“我这次出去,几时回来没有数。我要等到大家有饭吃,等到讨饭佬有饭吃,再回来。”那是20岁时俞秀松的少年远志。1919年的冬天,他作别家乡,后来,再未回过家乡,却真的成了一位“有利于国、有利于民的东西南北的人”。

每每触及这段史料,忻平内心都会泛起波澜。“如果说这是最早初心的话,那跟党的初心也是一样,为国为民谋福利,救国救民,人人有饭吃,从社会大同走向马克思主义。今天来看,他们的身上反映了当时的时代精神,在中华民族危难时刻,能够挺身而出舍生忘死。他们这批人也反映了最早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的雏形。”

青春跨越了百年。强国伟业呼唤青春担当,伟大理想需要接续奋斗。“新老渔阳里的地理位置、物理空间,都让历史与当下,传统与现代,始终交融。在追忆和致敬里,铭记历史、把握方向、扎根实践。在党团百年之际,我们认为,建党精神、建团精神和今天时代精神连接在一起,方能不负青春。”忻平这样说道。

  ·  奋斗  ·  

新时代青年接棒传承

“那些先辈如此年轻,却早早离开家乡,奔赴自己的理想。而我,还在纠结要不要回到家乡过舒适的小日子。”在渔阳里6号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的留言簿上,这样一句话,曾久久印刻于渔阳里展览与研究部主任施颖杰的脑海。原来,参观后的灵魂叩问,真的会如一颗种子一般深植于心间。

施颖杰是一名90后,已经在这里工作了四年,相比这幢承载着百年历史的石库门新渔阳里6号,在他心中,大家都只是光荣历史长河中一个小小的梦想“转述人”。“我们转述着那时年轻人发起成立了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时的梦想,也启发着大家对我们现在的中国梦进一步思考和实践。”

“我们今天所怀念的、铭记的每一位先辈,都将青春奉献给自己的理想、祖国的事业。我们只有不忘来路,才有出路。”因为机缘巧合,施颖杰这名新时代90后,在今年一部微团剧《隔空百年的对话》中饰演陈望道,而在几年前,他还饰演过俞秀松。当《共产党宣言》激昂的开篇辞、当“真理的味道很甜”从心而发,施颖杰发现,原来,这份激情澎湃,早已辉映在了新老两代90后的心里。

而今,百年渔阳里的故事,并不止在纪念馆进行现场讲解,也会送到课堂里,与青少年分享。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讲故事的人还是听故事的人,都会深深记住青年团发起人和当年从渔阳里走出的人。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走出苦难,走向辉煌。从参与新中国的建设,到改革开放,再到新时代的再出发,祖国的各行各业里,英才辈出,“奋斗”是青年永恒的底色。

百年后的这栋石库门建筑,青春活力依旧喷涌。

>>>1920

二零年春,陈独秀将《新青年》编辑部从北京迁回上海,入驻老渔阳里2号。同年6月,中国共产党发起组在此成立。

>>>1920

1920年8月22日,在中国共产党发起组的领导下,在新渔阳里6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团的早期组织。当时,八名发起者的平均年龄为24.5岁。

>>>1921

1921年3月,在各地团组织发展的基础上,在上海成立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临时中央执行委员会,俞秀松任书记。团中央机关仍设于新渔阳里6号。

>>>2020

2020年,新渔阳里伫立在淮海路,青年红见证了一代代团员青年的成长,也必将唤起更多新时代青少年自强不息、奋发向上、不断追梦的精神品质。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来源: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