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是一团火,散作满天星,36名8090后青年干部组团,共建更美好的吴淞
2020-08-21 青年


“满天星”青年突击队甘做默默无闻的社区守护者。

2019年11月15日,来自吴淞街道机关、事业单位、居民区的36位青年干部不约而同地聚集在一起,成为“满天星”青年突击队的成员。他们中有80后26人、90后10人,平均年龄33岁。

半年来,这支青年志愿者团队参与了吴淞 “四史”宣讲、创建全国文明城区(简称“创全”)活动。深入简出地传达革命精神,身体力行改造街道环境。以青年之力,为城区注入新的活力。疫情期间,这支团队又全力投入吴淞防疫工作以及复工复产建设中。在防疫前线奉献着青春力量,甘做默默无闻的社区守护者。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 实习生 吴佳潞


“满天星”青年突击队的队名意为“聚是一团火,散作满天星,初心常相伴,星火永相传”。以80后青年为主体,践行青春使命,不惧艰险,攻坚克难,砥砺前行。


齐抗疫 稳复工

青年突击队吹响集结号

今年对于这支青年突击队来说最重要的“大考”莫过于抗疫。年初抗疫阻击战打响之际,社区面临人手短缺。吴淞街道战“疫”的情报站迅速成立,形成7个临时集结的小组,由22位队员组成。突击队召集之快让队长张炎也感叹:“很多队员从事的工作和抗疫毫不沾边,但他们没有二话全部投身到一线。”

根据年初的政策,返沪人员需隔离14天,不免存在人员谎报、瞒报的情况。青年志愿者们纷纷“转行”当起了福尔摩斯。2月25日早上10点,居民区在信息排摸过程中,发现一家六口从四川南充不经过湖北自驾回沪,这户人家自称,24日早上8点从四川出发、25日早上7点抵达上海,行程区间23个小时。警惕的志愿者立马发现了问题:“若要从四川绕过湖北从其他省市回沪,行程起码在30小时左右。23小时的行程区间,势必横穿了整个湖北省。”于是,几位志愿者马上对6名人员行程进行手机信号路径采集,但6人中仅2人显示途经湖北,其余4人仅仅显示途经四川、安徽。志愿者随后分析,这四名人员神秘的行程,很可能是在车辆进入湖北省地界时手机关机,导致运营商无法采集行程信息。

“当时我们决定将一名中年男性作为突破口,通过与其拉家常,发现他们经过了十堰高速,而这条高速恰好位于湖北境内,我们用录音的方式固定了证据,事实面前,当事人不得不承认湖北旅居史,同意配合隔离。”张炎回忆说。

疫情防控到了后期,复工复产提上了日程。张炎清晰记得,首波复工潮来的时候,一天内就收到了380多套报备材料。队员们接到通知后,几乎每天都加班到晚上12点多,应对各种繁琐事务时总能轻松化解,俨然就是哆啦A梦。在“一网通办”企业复工人员网上登记(报备)系统上线前,复工报备相关纸质材料的归集是非常耗“眼力”的事。为提高工作效率,青年突击队协同街道多个部门(园区)安排指导不同类型企业尽快完成复工复产,甚至还在商务楼宇、企业园区内部以及街道办事处门口设摊,张贴入群二维码,建立联络群。

挖掘红色地标背后的故事

过老人口述生动宣传“四史”

继去年的学习强国后,今年最热的一个词无疑就是学“四史”。吴淞是宝山红色革命历史的起源地,宝山地区最早发展的一批共产党员所建立的第一个党组织就在吴淞。

为此,街道精心绘制了吴淞“四史”学习教育红色地图,将12个吴淞红色地标串联起来,形成家门口的“四史”教育红色线路。

但要讲好吴淞红色故事绝非易事,史料收集是前期的一个难点。青年队员蔡冬妮说:“网上几乎很少有相关史料。”为此,青年队员们需要翻阅史志书籍,从《上海市宝山区党史资料汇编》《宝山史志》等书籍中查阅、搜集资料。与此同时,老一辈居民的口述也为队员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根据居民区提供的辖区“老吴淞人”名单,队员们兵分几路实地走访、拜访吴淞的前辈们,聆听吴淞红色往事。

经过队员们的反复推敲,最终选取了六个点位作为宣讲点,它们分别是吴淞开埠纪念广场、淞沪铁路吴淞站遗址、半岛1919文化创意产业园、宝山区档案馆、三营房双拥小苑和社区党群服务中心。

一德大药房原址是吴淞开埠广场点位中的一个地标,相关文字记载也少。蔡冬妮透露说,所幸他们在踩点时遇到了一位老居民,讲述了当年大药房作为新四军吴淞情报组联络点时不为人知的故事。“通过这些老吴淞人口述的亲身经历,通过‘四史’讲解,已经尘封的故事再度鲜活起来。”

今年六月,“四史”讲解正式开始。各区域化共建单位党团员青年、社区党员群众前往宣讲点参观。队员们融入自己对红色故事的理解,娓娓讲述“四史”。如今对讲解已颇有心得的蔡冬妮表示,“针对不同年龄段的观众,讲解方式也不一样。比如面对年轻观众时,我们会讲解得更活泼有趣点。在探访史迹的过程中,参与者不仅学深‘四史’,也看到了党建引领下的社会治理成果,加深了‘吴淞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归属感。”

青年团队深入社区

共同打造吴淞新面貌

从6月初开始,吴淞街道又参与到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创全”)行动中来,青年突击队的队员们与街道创全办紧密沟通,全面参与到“创全”迎检工作中,无论是路面执勤、楼道整治、堆物清理等都可以看到他们活跃的身影。

在开展多次筹备会议,前期排摸后,大家发现楼道整治是一大难题。青年队员吴佳告诉记者,为了减少居民的顾虑,队员们前期走访了许多人家做工作,主动要求先啃“硬骨头”。面对86岁老人及其子女,他们将老人搀扶下楼,安排医护人员进行照顾,开展心理疏导,切实保障了后期工作的顺利执行。“大多数居民听说要整治环境都很高兴。非常配合我们的工作。后来看到楼道和小区环境变得更美了,更加支持我们的工作。”

6月初起,“创全”处于攻坚期。青年志愿者投入吴淞地区的路面执勤等工作,兵分多路在小区内巡逻,捡拾绿化带内的各类杂物、垃圾,规范非机动车停放,清除“牛皮癣”小广告与楼道堆物。

值得欣喜的是,“班前班后一小时”交通路口执勤行动也取得了良好效果。吴佳说:“志愿者每天7点半就要到岗。不论是刮风下雨,还是烈日当空,都不曾停歇。记得一次暴雨,有领导看到志愿者十分辛苦,跟他们说可以休息一下。他们嘴上应着,手上却一把拿起伞冲出去干劲十足。”

  ·  担当  ·  

为吴淞建设发展吹响青春号角

谈及“满天星”,队长张炎的言语中透着掩不住的骄傲:“真的是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战友。”

经历了“四史”宣讲、抗疫、垃圾分类、创全等层层考验,张炎感慨颇多,“这些历练让我们懂得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破除惯性思维、跳出舒适圈。做一名充满激情、富于创造、勇于担当的青年干部。虽然我没有经历过战争的洗礼和国家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艰难险阻。但‘四史’宣讲使我不断深入了解吴淞的红色历史。让我从党的光辉历程和伟大业绩中获取强大动力。更加深刻理解一名基层青年干部被赋予的使命与责任。”

吴淞街道办事处主任郁梦娴对“满天星”青年突击队的评价很高。她认为,在纪念建党99周年之际,队员们以“四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努力争做红色文化的传播员,展现吴淞地区改革变迁的丰硕成果。聚焦重点领域,建言献策凝聚共识,发动青年坚定不移地往社区走,为助力“创全”及垃圾分类等工作开展注入新活力,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格局。年初疫情暴发,防控战全面打响。青年突击队队员又作为街道的先锋力量,全力参与到抗击疫情、复工复产工作中,主动作为,冲锋在前,为吴淞建设发展吹响青春号角。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 实习生 吴佳潞

来源: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