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比赛的日子里,他们在崇明训练基地挥洒热血青春
2020-08-27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陈嘉音/文、图、视频

篮球馆里,球鞋与地板摩擦的声音不断,女篮队员们练得汗如雨下。烈日当头的曲棍球场上,皮肤黝黑的女球手们顶着40℃的烈日榨干最后一丝体力。

夏训,是狠抓体能、磨炼意志的关键期。申城持续高温,沪上体育健儿们冒着酷暑挥汗如雨,训练毫不松懈。在夏训期间,1544名运动员和255名教练员坚守崇明体育训练基地,与汗水和梦想作伴。

  夏练三伏    运动员挥汗如雨  

女篮训练

“对抗训练,开始!”教练一声令下,运动员两两组合,运球穿梭,开始了今天的对抗练习。篮球欢快地嘭嘭作响,身着红色球衣的女篮姑娘们在场馆中迅捷穿梭,挥汗如雨。

由于疫情关系,自大年初二所有队员归队后,她们就在崇明体育训练基地持续封闭训练到5月,可以说是从冬天一直练到夏天。记者发现,女篮的训练排得满满当当:以周二为例,每天9点准时开始个人技术和位置训练,持续三个小时。简单休整后,下午3点再开始进行下午的整体对抗专项体能训练,一直到5点。晚上7点,队内开始进行业务学习和加练。这便是篮球运动员夏训的日常。

高温天气,运动的消耗会比平时更多,也更加容易感到吃力。这样的状态下要坚持完成训练任务,必须比平时付出更多努力。为了振奋精神,她们不时地喊着“加油”,给自己和队友鼓劲。上海女篮青年队主教练焦岚告诉记者,现在虽然没有比赛机会,但球队一直坚持训练。” 我们还会和男队打比赛,目的就是为了保持队员的竞技状态。”

击剑训练

作为室外项目,曲棍球项目是运动员们“战高温”的最佳体现:天气炎热,在室外非常容易晒伤。但曲棍球队员每天却要坚持至少六个小时的户外训练。上海女曲队主教练崔英彪表示,对上海女子曲棍球队来说,下半年几乎没有赛事任务。尽管如此,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全队仍坚持训练,希望保持最好的竞技状态和体能储备。

如今女子曲棍球队里有35名队员,队员被晒得皮肤过敏的现象时有发生,但也没有人愿意戴遮阳帽。崔英彪说:“因为大家都习惯了,带了帽子反而会影响视野。”

现代五项运动员罗帅对体能训练深有感触。现代五项被誉为最艰难的运动项目,是运动员激情与冷静,勇气与力量,忍耐与智慧的完美结合,也是“更快、更高、更强”奥林匹克精神的最佳诠释。他表示,高温能够帮助磨练运动员的意志品质,而体能训练更是不可或缺的因素。“体能训练对于运动员们来说很有用处,譬如引体向上对游泳成绩有大幅度的提高。”

已经拿到东京奥运会资格的罗帅希望利用这次夏训机会,把成绩再提高一步。“我最终的目标还是在奥运会上。”

  科技赋能    有精度更有温度  

科研中心为运动员提供了有力的医疗和体能康复保障

4个高清摄像头、2个移动摄像头、12个机位组成了一个可以随意回放的智能运动视频及数据反馈系统。上海乒乓球队领队童本俊介绍道,这个系统具备视频记录、反馈和多机同步的功能,能让教练和队员更直观地看清动作,“俯视的角度更清楚,能清晰地看到每个失误的动作。”

“我们乒乓球队也多了很多新颖的东西。” 童本俊向记者介绍了现在乒乓球队运动员如今常用的胶皮反弹板,“反弹板可以训练运动员的手感和稳定性,它的要求很高,要对得准。”这块由一块木板、支架和胶皮组成的反弹板如今是乒乓球队的热门新器材,大家已经用了一个多月了。

科技的福利在很多运动项目中都有体现,体操运动中心主任叶晓东也对回放系统好评连连:“很多时候,队员做完一个动作之后,马上就会观看回放,这个系统带来了更直观的感受。”

记者看到,除了先进的摄像设备,体操馆里还有各式各样的“防伤提醒”。叶晓东告诉记者,对于体操运动员来说,防伤是最重要的事情。体操队队员的年龄从9岁到20岁的都有,他们双手无一不布满了厚厚的老茧,一直咬牙在平衡木、高低杠、鞍马上刻苦训练。“孩子们训练很刻苦,前段时间除了训练就是上网课。对于他们来说,我们就像是家长,除了训练,我们也会在生活上关心他们,包括辅导他们做作业。” 叶晓东笑着说。

高温训练也不是要盲目突破人体极限——为防止队员中暑,各支队伍对室外项目进行了科学调整。比如,女子曲棍球队训练时间从早上5点半到8点半,下午5点到晚上7点。女子垒球队则是把训练时间调整到夜间7时开始。

  后方保障    让血和汗都有价值  

来自爱尔兰的物理治疗师正在帮助运动员进行康复训练

如今,不单单要重视技战术,还要夯实运动员体能,现在的训练已经从以前的经验教学和凭感觉的手段提升到了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尖端科技,科学提供后勤、营养膳食等保障。

上海竞技体育运动管理中心训练处副处长赵永吉介绍:“受到疫情的影响,今年的冬训无缝对接了夏训。为了解决上半年没有比赛的情况,我们的教练和科研保障人员制定科学训练计划,以便让运动员能够回复状态从而调整训练节奏。”

据了解,崇明体育训练基地内的科研中心对标国际、国内领先水平,为运动员提供了有力的科医和体能康复保障,让运动员流的血和汗都有价值。

在科研中心有生化、康复、心理评估、运动营养实验室等多个实验室,还将新增特殊环境低氧实验室、运动性失眠实验室等,通过科学技术手段,全方位地提升运动训练水平。副所长邱俊告诉记者,通过运动员的血液、汗液、尿液等阶段的机能指标检测,可以评估运动员的身体状况,帮助教练及时调整训练计划。

新陈代谢检测

水下康复实验室是康复中心里最热门的地方,目前已经累计接待了2500人次。“自从去年投入使用后,水下康复实验室一直都在满负荷运行。”康复中心的工作人员介绍,除了在传统的冷热放松池中放松肌肉,运动员还可以通过水下跑步机、水下自行车和水下椭圆机等对抗水流速度进行有氧训练。“水下康复系统对急性运动伤病的预防、个体运动功能的恢复、部分运动慢性病的康复等有着明显的作用,还能有效帮助运动员消除疲劳。”  

“除了体能状态,我们也格外重视运动员精神状态。” 赵永吉介绍,利用训练间隙组织形式多样的团建活动,舒缓运动员心理,形成团队合力,激发训练热情。乒乓球队不仅在队内搞了一次大型电竞赛事,还邀请羽毛球队、体操队一起参赛,比赛内容是时下孩子们最喜欢的《王者荣耀》。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陈嘉音/文、图、视频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