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农创客|有人说她“以卵击石”,她却以所思所行诠释了“大米西施”的当代意义
2020-09-06 青年

【编者按】

日前,由市农业农村委和市妇联主办的第四届上海市农村创新创业大赛暨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大赛上海地区选拔赛落下帷幕。此次共有29位选手入围决赛,经过决赛PK,来自“初创组”的19位选手和来自“成长组”的10位选手中,分获前两名的队员将代表上海参加“国赛”角逐。记者走近了三位从这次比赛中脱颖而出的80后农业创客,倾听他们回乡创业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

大学毕业后在一家法律公司从事软件开发做到中高层,原本IT女生朱燕的工作轨迹一眼可以望到头,但她却在2015年选择了一个人生大转折——返回松江叶榭老家,开起了民宿,学起了非遗,做起了软糕。

她把自己的家改造成了“八十八亩田”,在拿到松江区首张乡村民宿经营许可铭牌后,她的家成为松江第一家民宿。前不久,她又受邀将叶榭软糕送进了网红酒店——深坑酒店。

▎师从非遗传人  ▎

将小小软糕打造成“城市伴手礼”

2015年底,计算机专业毕业的朱燕辞去了工作10年、收入颇丰的体面工作,回到村里,打算自己创业,和她一起回家的还有3位老同事。朱燕打算推广家乡的非遗美食叶榭软糕,并将宅基地改造成多功能民宿。

起初,这一决定遭到了爸妈和朋友们的反对,她听到最多的评价是“以卵击石”,也有人称这是一种“堂吉诃德式”的创业。

叶榭软糕有400多年的历史,始于1573年。早在清朝的乾隆年间,叶榭镇就是船民集结之地,由于地处水运要道,船民众多,又大多为短暂停留,因此吃饭、点心就成了大问题,给船民们带来许多不便。于是当地糕点大师施茂隆研制了一种糯米糕,其糕色洁白,形状外方内圆,加入豆沙等配料,吃起来口感香糯软滑,好吃又易带,很受船民们的欢迎。从此,叶榭软糕名传于世,成为松江古老的地方特产。

返乡后的第一件事,朱燕就拜师上海市非遗文化传承人顾火南,一学就是3年多。顾师傅在叶榭享有“软糕制作传人”的名望,从事叶榭软糕制作30余年。“制作软糕的精髓在于料,需选用当地优质的松江大米,将粳米、糯米按比例配制而成,并将这两种米在冷水中浸泡7天以上,每天换水,使米的发酵成分全部挥发完。经晾透后用石臼春粉细筛,再用筛子筛入蒸格,辅以精细绵白糖和各色馅心,荷叶衬垫,蒸煮而成,口感清香、松软、香甜。整个过程需要经过18道工序。”朱燕介绍说,在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中,一直有“吃糕步步高”的习俗。江南地区更是流行,男婚女嫁、生儿育女、长辈做寿、高考入榜等,都会向左邻右舍或者亲朋好友分发糕点以示同喜。

师承传统,却没有止步于传统,朱燕在软糕的口感、多样性和门店的创新性上进行了提升和改进。

“花好月圆”“生日快乐,人见人爱,花见花开”“叶家水榭,有米是吉”,一块块看似平常的软糕上刻上吉祥的字眼,立即化身为一份有意义的伴手礼。“这是以前的叶榭软糕及店铺,这是我们在现有的基础上改良和创新的产品,定位城市伴手礼。”朱燕向大赛评委们展示了新旧产品的对比图,“我们拓展软糕产品的多形态,让不同的客群都能根据自己的需求,来品尝和体验我们的软糕。我们开始走主题定制路线,为儿童定制了DIY,为企业客户定制了文化。在坚持口感独到的前提下,给这一块块小小软糕赋予了生命。”

入坑后,朱燕把自己的微信昵称改成了“大米西施”。前不久,在她的努力下,“八十八亩田”的叶榭软糕展位入驻上海佘山世茂深坑酒店,非遗文化与五星级酒店这两个看似没有交集的领域,在这位80后返乡创客的牵线下完美融合。

▎挖掘乡村文化  ▎

为游客提供全方位的米糕体验

位于松江叶榭兴达村的一家民宿原本是朱燕的家,为了更好地推广米糕文化,她将家改建成了“八十八亩田”的体验地。这里有松江001号民宿、松江第一座大米体验馆、米糕DIY中心、1800亩绿色大米的水稻田和米食餐厅。

“为何叫‘八十八亩田’,难道你的基地有88亩那么大?”这个问题许多人问到过,朱燕总是“哈哈哈”笑着回应说,“米”字拆开来不就是“八十八”么?“‘米糕基地’作为产品的载体,能为客户提供‘视觉触觉嗅觉味觉听觉’全方位的米糕体验。”

  这个风景宜人的基地在大众点评上被一些游客称为“世外桃源”。民宿门口是一望无垠的生态稻田,毗邻“稻香森林”涵养林,可以在森林里尽情游玩,甚至还可以开森林主题宴会;主楼一楼是米食餐厅,同时开设了古色古香的“叶榭软糕”制作室;二楼则设有一间间客房,此外还配有会议室、活动室等。

“我们正在将松江大米产业化。充分挖掘本地的乡村文化,将它们重新建设、设计,再推向市场,这其中需要审美,也需要理念和很多创新。”朱燕介绍说,目前他们的团队分成几路,一路做民宿运营,将米文化课堂做成课件,邀请大家到松江大米体验馆了解农产品文化。另一路则主攻非遗产品:“我们不仅在‘八十八亩田’建立了叶榭软糕的旗舰店,米糕被邀请进入了深坑。”

如今,朱燕还和村里的12个家庭农场主合作,成立了松江大米合作社。她的愿景是:传承非遗,推广上海土产,带领农业就业,帮助农户增收,让创意点亮乡村,让村民的笑容成为最亮的光。

== 对话朱燕 ==

乡村振兴需要人才回归

记者:原本你在市区有一份很好的工作,为何会想到中途改行,回到乡村呢?

朱燕:即便以前在市区工作,每次回家我都在考虑为村里做一些事。现在经常讲城市让生活更美好,那么乡村是否也能让生活更美好?这里有很好的农产品、世外桃源般的自然田野风光、非遗文化。年轻人返乡,是否可以让乡村农产品更有价值,让村里人更有自豪感?

记者:卖软糕,一家夫妻老婆店足矣,你和当地村民原来的经营模式有何区别?

朱燕:夫妻老婆店不足以支撑这个产业。农产品属于一产,价值点低,而深加工的产品看不见天花板。

我们其实是在做品牌农业、智慧农业,通过数据连接等智能化手段将生产、加工、市场等结合在一起,这样品牌才会有价值,实现从卖产品到卖品牌的转型。

记者:乡村振兴需要人才,你觉得如何才能将人才留在乡村?

朱燕:乡村和市场的结合是最难的,我能招募到这样的团队是很庆幸的。其实,在创业过程中,乡村人才的回归是比较难的。年轻人在乡村很少有夜生活。比如看场电影,要开车至少半小时到繁华的地方去看,生病看医生,要开车45分钟去城里。乡村要吸引年轻人,先要有基础设施的开发,才能让人才留在乡村。而只有人才的回归,乡村才能更好地发展。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