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5000多公里,昼夜助力核酸检测,长宁这名90后成长了!
2020-09-13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周胜洁

出发,喀什!朝阳下,站在浦东机场登机口前,90后陈思禹右手比了个赞,留下一个坚定的背影。作为上海兰卫检验中心实验室检验技师,陈思禹今年8月驰援新疆,支援喀什疫情防控。

跨越5000多公里,60万人份的检测量……陈思禹所在的医疗队顺利完成任务。披上白大褂,使命在肩,陈思禹和参与一线的90后在抗疫中迅速成长。

35-40℃实验室里“全副武装”待10小时

当陈思禹再次走进检测中心微生物实验室时,一切都那么熟悉,他回到了正常的工作轨道,对病原微生物进行相关检测。

想起援疆的日日夜夜,从8月2日晚接到通知,8月3日前往喀什地区,到8月25日返程抵沪,一切历历在目。

7月,新疆疫情突然有了反复,上海各级医疗机构响应组织号召,迅速组建医疗队前往喀什地区,陈思禹作为其中一员,毅然背起行囊。

兰卫援疆医疗队总队长宋春光介绍说,队伍分为四个医疗分队,分别奔赴不同县域,支援当地疾控中心或医院实验室开展新冠核酸检测工作。四个医疗队全程满负荷运作,人员通宵两班倒,设备24小时不停运转,实现了极限检测能级。

陈思禹是援疆医疗队二分队的队长。到达当地后,他们发现基础设施的建设还未完善,实验室的温度常常能达到35-40℃,穿着防护服一待就是10个小时以上,为了能更快地出具检验结果,进实验室前必须减少水分的摄入量,实验中精神需高度集中,按照SOP规范做好每一项步骤。陈思禹所在的二分队35人就这么一天天熬了下来。

医疗队带着300箱1600公斤医疗物资,跨越5000余公里,14天完成了60万人份的检测量,填补了当地核酸检测的空缺,助力当地疫情防控工作。

“回来总结了这一串数字,背后其实都是援疆人的汗水在浇灌,这样一种凝聚力、向心力、爆发力,多年之后我依然会记得。”

赴广东助力核酸检测,每天就睡休息室

说起当时出发喀什的心情,陈思禹表示“很平静”,“因为有了上一次的抗疫经验。”原来在疫情发生后,陈思禹就主动请缨参与疫情检测工作中,连春节都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第一时间站出来保证新冠期间检验工作的正常进行。

从腊月二十八至正月初九,陈思禹连续在一线工作。期间实验室样本量较往年同期上涨15%,超出平时个人工作量的40%,超负荷的工作量并没有压垮这名90后小伙,科室报告正确率仍保持100%。

殊不知,全力投入工作的他背后承受了多大的心理压力:爷爷因突发脑梗入院,他父亲所在的医院里也已有多名确诊患者。父子二人仍冲锋在一线,与前线的同志并肩战斗。

“那时候也跟父亲视频、通电话,相互鼓励也相互嘱咐,我是跟着党员父亲的步伐,继续在一线奋战。”

援疆已不是陈思禹第一次出征。3月,正值广东地区复工复产热潮,新冠筛查需求激增,才值完春节班的陈思禹又赶赴广东支援当地新冠核酸检测。

为了减少人员流动,及时为附近县区企业出具核酸检测报告,他选择住在实验室的休息室里,每天“实验室-休息室”两点一线,“你要不要休息几天?”每当别人问他时,他总是摇摇头:“我可以休息,但疫情不会休息。”48万人份的样本检测量是他所在团队给当地交出的一份满意答卷。

这名上海市优秀团员、长宁区优秀青年经历了这一次抗疫,更坚定了要继续在卫生行业奋斗的决心,“作为一名医务人员必须掌握过硬的专业技能,危机来临时,作为人民的卫士应该冲在一线,把危机意识放在心头,爱国敬业,无私奉献,在普通的岗位上为人民服务。”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周胜洁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