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枚T-7探空火箭发射60周年,上海航天青年接过老一辈接力棒
2020-09-13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文、图(除署名外)

60年前的今天,中国首枚T-7探空火箭在603基地成功发射!今天,上海航天举行纪念603基地建成启用暨成功首飞60周年座谈会。参与首枚探空火箭研制的老同志当时平均年龄只有24岁,如今已是耄耋老人,聆听他们当年的奋斗故事,上海航天青年立志要接过老一辈的接力棒!

受访者/图

  首枚探空模型火箭在上海南汇老港一飞冲天  

随着纪录片《使命六〇三》的放映,老专家们仿佛又回到了那段深山铸箭、荒野报国的流金岁月。

1960年9月13日,603基地成功发射我国第一枚T-7探空火箭,火箭起飞重量700公斤,飞行高度19.2公里,开启了603基地发射探空、气象、生物火箭试验的先河,为我国以后的返回式卫星和载人航天工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早在当年2月19日,中国第一枚探空模型火箭在上海南汇老港一飞冲天,吹响了航天人在黄浦江畔奋斗的号角。为满足后续火箭发射回收的需要,1960年3月,航天人选址安徽广德开始建设603基地,历时3个月建成并启用。

603基地是中国第一个探空火箭发射场。自1960年9月13日首枚探空火箭成功发射起,在此后的6年时间里,603基地共进行30多次各种类型和用途的探空、气象、生物火箭发射试验,创造了中国航天史上的多个第一:第一次运用现代控制技术,成功地发射了我国第一枚液体燃料气象探空火箭;成功地发射和回收了我国第一枚高空生物试验火箭;成功地完成了我国第一次电离层探测试验任务。此外,在成功回收的生物火箭试验中,“小豹”和“珊珊”两只小狗搭载回收成功,飞行高度为70多公里,为载人航天后续的发展铺平道路。

受访者/图

  “两弹一星”功勋院士发来祝福  

会场播放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时任上海机电设计院总工程师王希季院士发来的祝福语音,回忆了我国第一枚探空火箭的研制历程,并对本次会议送上祝福。

王院士对他早年曾经参与研制过的探空火箭有着深厚的情结。他曾回忆说,探空火箭研制之初,是在我国工业基础十分薄弱,缺少必要的精密制造和检测设备,缺乏航天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情况下起步的,也是在西方国家严密封锁、没有他人帮助和提供资料的条件下进行的。

与会人员回忆,T-7M试验模型火箭研制时,发动机推进剂加注是依靠自行车打气筒加压进行的,而发射时控制时间的机构是利用市场上买来的小闹钟改装的,火箭的点火装置是用手电筒灯泡内的钨丝裹上硝化棉制成的,发射控制室则设在泥土堆成的地堡内,指挥员依靠手势和喊声来指挥火箭的发射……这些,对今天从事航天高科技的科研人员来说,简直就像天方夜谭。

参与探空火箭研制的老同志们说,虽然条件艰苦,但是早期的航天人自行研制、自主创新,取得了首次采用固体、液体发动机,飞行高度达到125公里以上,具有工程实践意义的探空火箭。我国首次有菌类搭载飞行试验和小狗搭载上天并成功回收,首次携带科学测试仪器升空并成功回收等,都具有开创性意义。

参加会议的老同志们表示,虽然那时设计和加工手段非常落后,但大家仍然严格按照科学规律办事,根据当时的实际可能,所做的各种试验都非常严谨。如计算弹道,虽然用的是手摇计算机,要算上几天几夜,但大家非常认真,一丝不苟,以不出一点差错为追求目标。再如发动机试车,是在上海江湾机场一个抗战时期留下的废旧碉堡里进行的。“一次次的试,究竟试了多少次,我们也记不清了。各个环节都通过充分的试验,来验证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受访者/图

  钱学森曾亲赴发射现场勉励年轻人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航天事业的莫基人和先驱者钱学森,曾于1960年12月底亲临603指导发射试验。一路颠簸、风尘仆仆的钱老,那天一下车顾不上休息,踏着崎岖不平的山间小道直奔发射场。在发射现场,他仔细地观看竖立在发射架上的探空火箭,询问有关技术问题,并在现场指导发射。他还勉励年轻人要树雄心、立壮志,“外国人能做到的,我们也一定能干出来”。航天长者的谆谆教诲,一直激励着一代代航天人。

当时平均年龄只有24岁的发射团队有的刚从大学或中专毕业,有的甚至还没有毕业。但是,为了祖国的号召,为了神圣的事业,他们毅然跨出校门,踏进航天,用热血和青春报效祖国。

当年参与探空火箭研制的吕德鸣、戚南强、钱家正、张剑等老专家作为历史的见证者和亲历者,娓娓道来,抚今追昔,讲述了当年各自鲜为人知的精彩故事,回忆了当年激情燃烧的光辉岁月。

“作为航天事业的后浪,我们要感谢老一辈航天人为我们开创的伟大事业。前辈们用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奋斗精神,推动我国航天事业实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完美巨变,向世界彰显了不同凡响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上海航天青年设计师代表、来自811所的廖倩文感谢老一辈航天人铸就了精神家园。“国家最重,名利最轻。我们生逢其时,重任在肩。作为青年一代的航天人,我们正从前辈的手中接过航天事业的接力棒。今后,我们将始终秉承航天前辈们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坚定航天报国初心,坚定航天强国使命,凝心聚力、锐意进取,以昂扬的奋斗姿态,续写上海航天的辉煌篇章!”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文、图(除署名外)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