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滩大会今日收官,绿色和公益成外滩大会压轴议题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冷梅
9月26日,全球顶级金融科技论坛外滩大会迎来收官,绿色和公益话题成大会压轴议题。今天,大会着重探讨绿色金融、科技和人与自然的关系。
为破解人象冲突,智能项圈首次亮相
科技公益分论坛上,全场最小嘉宾代表、一位7岁小学生为解决人象冲突大开脑洞,提出给大象戴上“耳环”和“帽子”,用IOT技术跟踪大象,并用安装蜂鸣器的的无人机喷洒辣椒水驱赶大象。上海交大一名大学生表示,可以绘制野象觅食行为地图,主打野象觅食观察,缓解人象冲突的同时为村民创收,还提出可以用虚拟现实与脑科学技术教育大象,实现人与大象沟通。
在A•Museum展馆中,一款周长超3米的大象智能项圈引发大量参会者围观。通过卫星技术和地面网络结合,该项圈能对野生亚洲象活动进行精准定位跟踪,其内置的电子围栏还能根据大象所处区域灵活调整信息采集和上报频率,以更加高效地帮助管理部门了解大象活动,及时发布预警。这一项圈由蚂蚁集团联合专业团队特意为解决人象冲突设计,是国内首个专为亚洲象设计的智能项圈,是“蚂蚁保护大象”计划的关键一步。
中国人用手机“种出”百亿生态财富
在科技公益论坛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公布了《蚂蚁森林造林项目生态价值评估》的中期结果:2016年至今,蚂蚁森林造林超过2.23亿棵,造林面积超过306万亩,当所属区域植被达到成熟状态时,GEP(生态系统生产总值)可达111.8亿元人民币,评价指标里包括防风固沙、气候调节、固碳释氧、水源涵养等方面。
IUCN中国代表处张诚表示:GEP概念的提出,旨在建立一套与GDP(国内生产总值)相对应的、衡量生态良好的统计与核算体系。IUCN过去半年来根据蚂蚁森林不同树种,测算一棵树能够实现的生态效益,再根据种植规模,得到整体评估数值。这次中期评估结果表明:蚂蚁森林为中国社会创造的“生态财富”已超过百亿。
“低碳生活减排放,每天早起收能量”已经成为很多人的日常。手机里的小树长到一定程度,就能在荒漠里种下一棵真树,这是近年来蚂蚁森林引导公众参与环保的创新模式。
数据显示,目前已有超过5.5亿中国人参与到“手机种树”的环保行动中。这意味着IUCN评估出的蚂蚁森林百亿“生态财富”是由四成中国人共同创造的。因成功唤醒全社会的环保意识,推动了绿色低碳在中国成为流行风尚,2019年9月26日,蚂蚁森林获得联合国最高环境荣誉"地球卫士奖"。据统计,蚂蚁森林还在内蒙古、甘肃等落地区域累计创造73万人次的绿色就业岗位,带动劳务增收超过1亿元。
在“外滩大会”现场,蚂蚁集团社会公益事业群总裁彭翼捷披露了一组数据:上海网友通过蚂蚁森林,在荒漠化地区累计种下了近2000万棵真树。在“种植棵数、参与人数,以及低碳生活积累绿色能量”三项上,上海均超过了北京、广州和深圳,在全国城市里名列第一。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冷梅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